邯郸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邯郸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冀南新区管委会,市对口各单位,市政府各部门:
《邯郸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2020年9月10日市政府办公室印发的《邯郸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2020〕—29)同时废止。
邯郸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12月4日
邯郸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
一、总则
(一)编制目的。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建立健全自然灾害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提升救灾救助工作法治化、规范化、现代化水平,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灾害处置保障能力,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维护受灾地区社会稳定。
(二)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河北省自然灾害救助办法》《河北省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预案》《河北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和《邯郸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预案》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邯郸市行政区域内发生重大自然灾害的市级灾害救助等工作。
(四)工作原则。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切实把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落到实处;坚持统一指挥、综合协调、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参与、群众自救,充分发挥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公益性社会组织的作用;推动防范救援救灾一体化,实现高效有序衔接,强化灾害全过程管理。
二、组织指挥体系
(一)邯郸市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
邯郸市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以下简称市防减救灾委)为全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综合协调机构,统筹指导、协调和监督全市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协调开展重大自然灾害救助活动。
由市委、市政府组织开展的抢险救援救灾,按有关规定执行。
(二)邯郸市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
邯郸市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市防减救灾办)负责与有关部门、县(市、区)的沟通联络、政策协调、信息通报等,组织开展灾情会商评估、灾害救助等工作,协调落实相关支持政策和措施。主要包括:
1.组织开展灾情会商核定、灾情趋势研判及救灾需求评估;
2.协调解决灾害救助重大问题,并研究提出支持措施,推动有关成员单位加强与受灾县(市、区)的工作沟通;
3.调度灾情和救灾工作进展动态,按照有关规定发布灾情以及受灾县(市、区)需求,并向各成员单位通报;
4.组织指导开展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综合评估,督促做好倒损住房恢复重建工作;
5.跟踪督促灾害救助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推动重要支持措施落地见效,做好中央、省、市救灾款物监督和管理,健全完善救灾捐赠款物管理制度;
6.按规定及时向省防减救灾委及市委、市政府报告灾情和救助情况。
(三)专家委员会
市防减救灾委设立专家委员会,对全市减灾救灾工作重大决策和重要规划提供政策咨询和建议,为全市重大自然灾害的灾情评估、灾后救助和灾后恢复重建提出咨询意见。
三、灾害救助准备
气象、自然资源和规划、水利、农业农村、林业等部门及时向市防减救灾办和市防减救灾委成员单位通报灾害预警预报信息,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根据需要及时提供地理信息数据。市防减救灾办根据自然灾害预警预报信息,结合可能受影响县(市、区)的自然条件、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对可能出现的灾情预判分析,当可能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影响基本生活时,视情采取下列一项或多项措施:
(一)向可能受影响县(市、区)的防灾减灾救灾议事协调机构或应急管理部门通报预警信息,提出灾害救助准备工作要求;
(二)加强应急值守,密切跟踪灾害风险变化和发展趋势,对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动态评估,及时调整相关措施;
(三)做好救灾物资准备,紧急情况下提前调拨;启动与交通运输、铁路、民航等部门和单位的应急联动机制,做好救灾物资调运准备;
(四)派出工作组,实地了解灾害风险,检查指导各项灾害救助准备工作;
(五)向市防减救灾委成员单位通报灾害救助准备工作情况,重要情况及时向市委、市政府和省应急管理厅报告;
(六)向社会发布预警及相关工作开展情况。
四、灾情信息报告和发布
市、县两级应急管理部门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关于突发灾害事件信息报送的要求,以及《自然灾害情况统计调查制度》和《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统计调查制度》等有关规定,组织做好灾情信息统计报送、核查评估、会商核定和部门间信息共享等工作。
(一)灾情信息报告
1.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应严格落实灾情信息报告责任,健全工作制度,规范工作流程,确保灾情信息报告及时、准确、全面,坚决杜绝迟报、瞒报、漏报、虚报灾情信息等情况。
2.各县(市、区)应急管理部门在接到灾害事件报告后,应在规定时限内向本级党委、政府以及市应急管理部门报告。县级有关涉灾部门应及时将本行业灾情通报同级应急管理部门。接到重大自然灾害事件报告后,各县(市、区)应急管理部门应及时向本级政府以及市应急管理局报告,同时向省应急管理厅和应急管理部报告。
3.通过国家自然灾害灾情管理系统汇总上报的灾情信息,要按照《自然灾害情况统计调查制度》和《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统计调查制度》等规定报送。特殊紧急情况下(如断电、断路、断网等),可先通过卫星电话、传真等方式报告,后续及时通过系统补报。
4.地震、山洪、地质灾害等突发性灾害发生后,遇有死亡和失踪人员相关信息认定困难的情况,受灾县(市、区)应急管理部门应按照因灾死亡和失踪人员信息“先报后核”的原则,第一时间先上报信息,后续根据认定结果进行核报。
5.受灾地区应急管理部门要建立因灾死亡和失踪人员信息比对机制,主动与公安、自然资源和规划、交通运输、水利、民政、农业农村、卫生健康等部门沟通协调;对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灾害事件,及时开展信息比对和跨地区、跨部门会商。部门间数据不一致或定性存在争议的,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开展调查并出具调查报告,向本级政府报告,同时抄报上一级应急管理部门。
6.重大自然灾害灾情稳定前,受灾县(市、区)应急管理部门执行灾情24小时零报告制度,每日上报市应急管理局。灾情稳定后,应急管理部门要及时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开展灾情核查,客观准确核定各类灾害损失,并及时组织上报。
7.对干旱灾害,各县(市、区)应急管理部门应在旱情初显、群众生产生活受到一定影响时,初报灾情;在旱情发展过程中,每10日至少续报一次灾情,直至灾情解除;灾情解除后及时核报。
8.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要建立健全灾情会商制度,由本级防减救灾委或应急管理部门针对重大自然灾害过程、年度灾情等,及时组织有关涉灾部门开展灾情会商,通报灾情信息,全面客观评估、核定灾情,确保各部门灾情数据口径一致。灾情信息要及时通报本级防减救灾委有关成员单位。
(二)灾情信息发布
灾情信息发布坚持实事求是、及时准确、公开透明的原则。发布形式包括授权发布、组织报道、接受记者采访、举行新闻发布会等。受灾县(市、区)政府(管委会)要主动通过应急广播、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重点新闻网站或政府网站、微博、微信、客户端等发布信息。各级广播电视行政管理部门和有关单位应配合应急管理等部门做好预警预报、灾情信息发布工作。
灾情稳定前,受灾县(市、区)政府(管委会)防减救灾委或应急管理部门应及时向社会滚动发布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以及救助工作动态、成效、下一步安排等情况;灾情稳定后,应及时评估、核定并按有关规定发布灾害损失情况。
关于灾情核定和发布工作,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五、应急响应
根据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灾害救助工作需要等因素,市级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响应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一级响应最高。
(一)一级响应
1.启动条件。全市行政区域内发生重大自然灾害,一次灾害过程出现或会商研判可能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可启动一级响应:
(1)死亡和失踪50人(不含本数)以上;
(2)紧急转移安置和需紧急生活救助10万人以上;
(3)倒塌和严重损坏房屋2万间或6500户以上;
(4)干旱灾害造成群众缺粮或缺水等生活困难,全市范围内需政府救助人数50万人以上;某一县(市、区)需政府救助人数占农牧业人口30%以上或15万人以上。
2.启动程序。灾害发生后,市防减救灾办经分析评估,认定灾情达到启动条件,向市防减救灾委提出启动一级响应的建议;市防减救灾委主任决定启动一级响应,并向市委报告。
3.响应措施。市防减救灾委副主任(分管应急管理工作的副市长)组织协调市级层面灾害救助工作,指导支持受灾县(市、区)灾害救助工作。市防减救灾委及其成员单位采取以下措施:
(1)会商研判灾情和救灾形势,研究部署灾害救助工作,对指导支持受灾县(市、区)救灾重大事项作出决定,有关情况及时向市委、市政府和省应急管理厅报告。
(2)派出由有关部门组成的工作组,赴受灾县(市、区)指导灾害救助工作,核查灾情,慰问受灾群众。根据工作需要,市应急管理局可派出先期工作组,赴受灾县(市、区)指导开展灾害救助工作。
(3)汇总统计上报灾情。市防减救灾办及时掌握上报灾情和救灾工作动态信息,按有关规定发布灾情和受灾县(市、区)需求。市防减救灾委有关成员单位做好灾情、受灾县(市、区)需求、救灾工作动态等信息共享,每日向市防减救灾办报告。必要时,市防减救灾委专家委员会组织专家开展灾情发展趋势及受灾县(市、区)需求评估。
(4)下拨救灾款物。市财政局会同市应急管理局根据初步判断的灾情及时预拨中央、省级和市级自然灾害救灾资金。灾情稳定后,根据县级申请和灾情核定情况进行清算。市应急管理局紧急调拨生活救灾物资,市发展改革委将救灾物资运抵受灾县(市、区)。市应急管理局、市财政局指导监督基层落实救灾应急措施和救灾款物发放。交通运输、铁路、民航等部门和单位协调指导开展救灾物资、人员运输与重要通道快速修复等工作,保障各类救灾物资运输畅通和人员及时转运。
(5)投入救灾力量。市应急管理局组织协调市级消防救援队伍、专业救援队伍投入救灾工作,积极帮助受灾县(市、区)转移受灾群众、运送发放救灾物资等。市国资委督促监管范围内的国有企业积极参与抢险救援、基础设施抢修恢复等工作。市委社会工作部统筹指导有关部门和单位,动员引导志愿服务力量在受灾县(市、区)党委(党工委)、政府(管委会)调度下,科学有序参与灾害救助工作。邯郸军分区、武警邯郸支队根据市有关部门和受灾县(市、区)政府(管委会)请求,组织协调解放军、武警部队、民兵参与救灾,协助受灾县(市、区)政府(管委会)做好灾害救助工作。
(6)安置受灾群众。市应急管理局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受灾县(市、区)统筹安置受灾群众,加强集中安置点管理,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市卫生健康委及时组织医疗卫生队伍赴受灾县(市、区)协助开展医疗救治、灾后防疫和心理援助等工作。
(7)恢复受灾县(市、区)秩序。市公安局指导加强受灾县(市、区)社会治安和道路交通应急管理。市发展改革委、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等有关部门做好保障市场供应工作,防止价格大幅波动。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应急管理局组织协调救灾物资装备、防护和消杀用品、药品和医疗器械等生产供应工作。邯郸金融监管分局指导做好受灾县(市、区)保险理赔和金融支持服务工作。
(8)抢修基础设施。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城管执法局指导灾后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的安全应急评估等工作。市水利局指导受灾县(市、区)水利水电工程设施修复、蓄滞洪区运用及补偿、水利行业供水和村镇应急供水工作。市发展改革委指导监管范围内的水电工程修复及电力应急保障等工作。
(9)提供技术支撑。市通信发展办组织做好受灾县(市、区)应急通信保障工作。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及时提供受灾县(市、区)地理信息数据,组织受灾县(市、区)开展现场影像获取等应急测绘,开展地质灾害灾情监测,提供应急测绘保障服务。市生态环境局及时监测因灾害导致的生态环境破坏、污染、变化等情况,开展受灾县(市、区)生态环境状况调查评估。
(10)启动救灾捐赠。市应急管理局会同市民政局组织开展全市救灾捐赠活动,指导具有救灾宗旨的社会组织加强捐赠款物管理、分配和使用。市外事办协助做好救灾的涉外工作。市红十字会、市慈善总会等社会组织依法组织救灾募捐活动。
(11)加强新闻宣传。市委宣传部统筹负责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指导有关部门和县(市、区)建立新闻发布与媒体采访服务管理机制,及时组织新闻发布会,指导做好媒体联络服务保障工作,协调指导各级媒体做好新闻宣传。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等按职责组织做好新闻报道和舆论引导工作。
(12)开展损失评估。灾情稳定后,根据市委、市政府和省应急管理厅部署要求,市应急管理局会同市有关部门指导受灾县(市、区)政府(管委会)组织开展灾害损失综合评估,并按有关规定发布。
(13)市防减救灾委其他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工做好有关工作。
(14)市防减救灾办及时汇总各部门开展灾害救助等工作情况并上报。
(二)二级响应
1.启动条件。全市行政区域内发生重大自然灾害,一次灾害过程出现或会商研判可能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可启动二级响应:
(1)死亡和失踪20人(含本数)以上50人(含本数)以下;
(2)紧急转移安置和需紧急生活救助5万人以上10万人以下;
(3)倒塌和严重损坏房屋5000间或1500户以上、2万间或6500户以下;
(4)干旱灾害造成群众缺粮或缺水等生活困难,全市范围内需政府救助人数30万人以上50万人以下;某一县(市、区)需政府救助人数占农牧业人口15%以上30%以下,或10万人以上15万人以下。
2.启动程序。灾害发生后,市防减救灾办经分析评估,认定灾情达到启动条件,向市防减救灾委提出启动二级响应的建议,市防减救灾办主任(市应急管理局主要负责同志)报市防减救灾委副主任(分管应急管理工作的副市长)决定。
3.响应措施。市防减救灾办主任(市应急管理局主要负责同志)组织协调市级层面灾害救助工作,指导支持受灾县(市、区)灾害救助工作。市防减救灾委及其成员单位采取以下措施:
(1)会商研判灾情和救灾形势,研究落实救灾支持政策和措施,有关情况及时向市委、市政府和省应急管理厅报告。
(2)派出由有关部门组成的工作组,赴受灾县(市、区)指导灾害救助工作,核查灾情,慰问受灾群众。
(3)汇总统计上报灾情。市防减救灾办及时掌握上报灾情和救灾工作动态信息,按有关规定发布灾情和受灾县(市、区)需求。市防减救灾委有关成员单位做好灾情、受灾县(市、区)需求、救灾工作动态等信息共享,每日向市防减救灾办报告。必要时,市防减救灾委专家委员会组织专家开展灾情发展趋势及受灾县(市、区)需求评估。
(4)下拨救灾款物。市财政局会同市应急管理局根据初步判断的灾情及时预拨中央、省级和市级自然灾害救灾资金。灾情稳定后,根据县级申请和灾情核定情况进行清算。市应急管理局紧急调拨生活救灾物资,市发展改革委将救灾物资运抵受灾县(市、区)。市应急管理局、市财政局指导监督基层落实救灾应急措施和救灾款物发放。交通运输、铁路、民航等部门和单位协调指导开展救灾物资、人员运输与重要通道快速修复等工作,保障各类救灾物资运输畅通和人员及时转运。
(5)投入救灾力量。市应急管理局组织协调市级消防救援队伍、专业救援队伍投入救灾工作,积极帮助受灾县(市、区)转移受灾群众、运送发放救灾物资等。市国资委督促监管范围内的国有企业积极参与抢险救援、基础设施抢修恢复等工作。市委社会工作部统筹指导有关部门和单位,动员引导志愿服务力量在受灾县(市、区)党委(党工委)、政府(管委会)调度下,科学有序参与灾害救助工作。邯郸军分区、武警邯郸支队根据市有关部门和受灾县(市、区)政府(管委会)请求,组织协调解放军、武警部队、民兵参与救灾,协助受灾县(市、区)政府(管委会)做好灾害救助工作。
(6)安置受灾群众和恢复受灾县(市、区)秩序。市应急管理局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受灾县(市、区)统筹安置受灾群众,加强集中安置点管理,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市卫生健康委及时组织医疗卫生队伍赴受灾县(市、区)协助开展医疗救治、灾后防疫和心理援助等工作。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及时提供受灾县(市、区)地理信息数据,组织受灾县(市、区)开展现场影像获取等应急测绘,开展地质灾害灾情监测,提供应急测绘保障服务。邯郸金融监管分局指导做好受灾县(市、区)保险理赔和金融支持服务。
(7)救灾捐赠活动。市应急管理局会同市民政局指导受灾县(市、区)开展救灾捐赠活动。市红十字会、市慈善总会等社会组织依法组织救灾募捐活动。
(8)加强新闻宣传。市委宣传部统筹负责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指导有关部门和县(市、区)建立新闻发布与媒体采访服务管理机制,及时组织新闻发布会,指导做好媒体联络服务保障工作,协调指导各级媒体做好新闻宣传。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等按职责组织做好新闻报道和舆论引导工作。
(9)开展损失评估。灾情稳定后,市应急管理局会同市有关部门指导受灾县(市、区)政府(管委会)组织开展灾害损失综合评估,并按有关规定发布。
(10)市防减救灾委其他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工做好有关工作。
(11)市防减救灾办及时汇总各部门开展灾害救助等工作情况并上报。
(三)三级响应
1.启动条件。全市行政区域内发生重大自然灾害,一次灾害过程出现或会商研判可能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可启动三级响应:
(1)死亡和失踪5人(不含本数)以上20人(不含本数)以下;
(2)紧急转移安置和需紧急生活救助1万人以上5万人以下;
(3)倒塌和严重损坏房屋1500间或500户以上、5000间或1500户以下;
(4)干旱灾害造成群众缺粮或缺水等生活困难,全市范围内需政府救助人数20万人以上30万人以下;某一县(市、区)需政府救助人数占农牧业人口10%以上15%以下,或5万人以上10万人以下。
2.启动程序。灾害发生后,市防减救灾办经分析评估,认定灾情达到启动条件,向市防减救灾委提出启动三级响应的建议,市防减救灾办主任(市应急管理局主要负责同志)决定启动三级响应,并向市防减救灾委副主任(分管应急管理工作的副市长)报告。
3.响应措施。市防减救灾办主任(市应急管理局主要负责同志)或其委托的市防减救灾办副主任(市应急管理局分管负责同志)组织协调市级层面灾害救助工作,指导支持受灾县(市、区)灾害救助工作。市防减救灾委及其成员单位采取以下措施:
(1)市防减救灾办组织有关部门分析灾情形势,研究落实救灾支持政策和措施,有关情况及时上报省应急管理厅、市防减救灾委主任和副主任,并通报有关成员单位。
(2)市防减救灾办派出由有关部门组成的工作组,赴受灾县(市、区)指导灾害救助工作,核查灾情,慰问受灾群众。
(3)汇总统计上报灾情。市防减救灾办及时上报并按有关规定发布灾情和救灾工作动态信息。
(4)下拨救灾款物。市财政局会同市应急管理局根据初步判断的灾情及时预拨中央、省级和市级自然灾害救灾资金。灾情稳定后,根据县级申请和灾情核定情况进行清算。市应急管理局紧急调拨生活救灾物资,市发展改革委将救灾物资运抵受灾县(市、区)。市应急管理局、市财政局指导监督基层落实救灾应急措施和救灾款物发放。交通运输、铁路、民航等部门和单位协调指导开展救灾物资、人员运输与重要通道快速修复等工作,保障各类救灾物资运输畅通和人员及时转运。
(5)投入救灾力量。市应急管理局组织协调市级消防救援队伍、专业救援队伍投入救灾工作,积极帮助受灾县(市、区)转移受灾群众、运送发放救灾物资等。市委社会工作部统筹指导有关部门和单位,动员引导志愿服务力量在受灾县(市、区)党委(党工委)、政府(管委会)调度下,科学有序参与灾害救助工作。邯郸军分区、武警邯郸支队根据市有关部门和受灾县(市、区)政府(管委会)请求,组织协调解放军、武警部队、民兵参与救灾,协助受灾县(市、区)政府(管委会)做好灾害救助工作。
(6)安置受灾群众和恢复受灾县(市、区)秩序。市应急管理局会同市有关部门指导受灾县(市、区)统筹安置受灾群众,加强集中安置点管理,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市卫生健康委及时组织医疗卫生队伍赴受灾县(市、区)协助开展医疗救治、灾后防疫和心理援助等工作。邯郸金融监管分局指导做好受灾县(市、区)保险理赔和金融支持服务工作。
(7)救灾捐赠活动。市应急管理局会同市民政局指导受灾县(市、区)开展救灾捐赠活动。市红十字会、市慈善总会等社会组织依法组织救灾募捐活动。
(8)灾情稳定后,市应急管理局指导受灾县(市、区)评估、核定灾害损失情况。
(9)市防减救灾委其他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工做好有关工作。
(四)四级响应
1.启动条件。全市行政区域内发生重大自然灾害,一次灾害过程出现或会商研判可能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可启动四级响应:
(1)死亡和失踪3人(不含本数)以上5人(含本数)以下;
(2)紧急转移安置和需紧急生活救助5000人以上1万人以下;
(3)倒塌和严重损坏房屋1000间或350户以上、1500间或500户以下;
(4)干旱灾害造成群众缺粮或缺水等生活困难,全市范围内需政府救助人数10万人以上20万人以下;某一县(市、区)需政府救助人数占农牧业人口5%以上10%以下,或3万人以上5万人以下。
2.启动程序。灾害发生后,市防减救灾办经分析评估,认定灾情达到启动条件,市防减救灾办副主任(市应急管理局分管负责同志)决定启动四级响应,并向市防减救灾办主任(市应急管理局主要负责同志)报告。
3.响应措施。市防减救灾办组织协调市级层面灾害救助工作,指导支持受灾县(市、区)灾害救助工作。市防减救灾委及其成员单位采取以下措施:
(1)市防减救灾办组织有关部门分析灾情形势,研究落实救灾支持政策和措施,有关情况及时上报市防减救灾委主任、副主任并通报有关成员单位。
(2)市防减救灾办派出工作组,赴受灾县(市、区)协助指导开展灾害救助工作,核查灾情,慰问受灾群众。必要时,可由有关部门组成联合工作组。
(3)汇总统计上报灾情。市防减救灾办及时掌握上报并按有关规定发布灾情和救灾工作动态信息。
(4)下拨救灾款物。市财政局会同市应急管理局根据初步判断的灾情及时下拨自然灾害救灾资金。市应急管理局紧急调拨生活救灾物资,市发展改革委将救灾物资运抵受灾县(市、区)。市应急管理局、市财政局指导监督基层落实救灾应急措施和救灾款物发放。交通运输、铁路、民航等部门和单位协调指导开展救灾物资、人员运输与重要通道快速修复等工作,保障各类救灾物资运输畅通和人员及时转运。
(5)投入救灾力量。市应急管理局组织协调市级消防救援队伍、专业救援队伍投入救灾工作,积极帮助受灾县(市、区)转移受灾群众、运送发放救灾物资等。邯郸军分区、武警邯郸支队根据市有关部门和受灾县(市、区)政府(管委会)请求,组织协调解放军、武警部队、民兵参与救灾,协助受灾县(市、区)政府(管委会)做好灾害救助工作。
(6)安置受灾群众。市应急管理局会同市有关部门指导受灾县(市、区)统筹安置受灾群众,加强集中安置点管理,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市卫生健康委及时组织医疗卫生队伍赴受灾县(市、区)协助开展医疗救治、灾后防疫和心理援助等工作。
(7)市防减救灾办其他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工做好有关工作。
(五)启动条件调整
对灾害发生在敏感地区、敏感时间或救助能力薄弱的革命老区、民族地区、欠发达地区,或灾害对受灾县(市、区)经济社会造成重大影响时,应急响应启动条件可酌情降低。
(六)响应联动
对已启动市级防汛抗旱防台风、地震、地质灾害、森林草原火灾应急响应的,市防减救灾办要强化灾情态势会商,必要时按本预案规定启动市级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响应。
启动三级以上市级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响应后,及时向省应急管理厅报告。县(市、区)启动三级以上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响应的,应及时向市应急管理局报告。启动市级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响应后,市防减救灾办、市应急管理局向有关县(市、区)通报,所涉及县(市、区)要立即启动本级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响应,并加强会商研判,根据灾情发展变化及时作出调整。
(七)响应终止
救灾应急工作结束后,经研判,市防减救灾办提出建议,按启动响应的相应权限终止响应。
六、灾后救助
(一)过渡期生活救助
1.灾害救助应急工作结束后,受灾县(市、区)应急管理部门及时组织将因灾房屋倒塌或严重损坏需恢复重建无房可住人员、因次生灾害威胁在外安置无法返家人员、因灾损失严重缺少生活来源人员等纳入过渡期生活救助范围。
2.对启动市级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响应的灾害,市防减救灾办、市应急管理局要指导受灾县(市、区)应急管理部门统计摸排受灾群众过渡期生活救助需求情况,明确需救助人员规模,及时建立台账,并统计生活救助物资等需求。
3.市应急管理局根据受灾县(市、区)过渡期生活救助资金申请,商市财政局研究确定后,及时向省应急管理厅、省财政厅报送资金申请,待救助资金下达后,市财政局、市应急管理局及时拨付过渡期生活救助资金。市应急管理局指导做好过渡期生活救助的人员核定、资金发放等工作,督促做好受灾群众过渡期基本生活保障工作。
4.市防减救灾办、市应急管理局、市财政局监督检查受灾县(市、区)过渡期生活救助政策和措施的落实情况,视情通报救助工作开展情况。
(二)倒损住房恢复重建补助
1.因灾倒损住房恢复重建由受灾县(市、区)政府(管委会)负责组织实施,提供资金支持,制定完善因灾倒损住房恢复重建补助资金管理有关标准规范,确保补助资金规范有序发放到受灾群众手中。
2.恢复重建资金等通过政府救助、社会互助、自行筹措、政策优惠等多种途径解决,并鼓励通过邻里帮工帮料、以工代赈等方式实施恢复重建。积极发挥商业保险经济补偿作用,发展综合巨灾保险、农房保险、灾害民生保险等相关保险,完善市场化筹集恢复重建资金机制,帮助解决受灾群众基本住房问题。
3.恢复重建规划和房屋设计要尊重群众意愿,加强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转化运用,因地制宜确定方案,科学安排项目选址,合理布局,避开地震断裂带、洪涝灾害高风险区、地质灾害隐患点等,避让地质灾害极高和高风险区。无法避让地质灾害极高和高风险区的,须采取工程防治措施,提高抗灾设防能力。
4.对启动市级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响应的灾害,市应急管理局根据受灾县(市、区)应急管理部门倒损住房核定情况,视情况组织评估组,参考其他涉灾部门评估鉴定数据,对因灾倒损住房情况综合评估,明确需恢复重建救助对象规模。
5.市应急管理局根据受灾县(市、区)资金申请以及需恢复重建救助对象规模,商市财政局研究确定后,及时向省应急管理厅、省财政厅报送资金申请,待补助资金下达后,市财政局会同市应急管理局按相关规定拨付补助资金。
6.倒损住房恢复重建工作结束后,市、县两级应急管理部门应采取实地调查、抽样调查等方式,对本行政区域补助资金管理工作开展绩效评估,并将评估结果按规定报上一级应急管理部门。
7.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负责倒损住房恢复重建的技术服务和指导,强化质量安全管理。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指导做好灾后重建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指导县(市、区)根据评估结论采取必要的工程治理措施;做好国土空间规划、计划安排和土地整治,同时做好建房选址,加快用地、规划审批,简化审批手续。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制定优惠政策,支持做好住房恢复重建工作。
(三)冬春救助
1.受灾县(市、区)政府(管委会)负责解决受灾群众在灾害发生后的当年冬季、次年春季遇到的基本生活困难。市应急管理局、市财政局根据市委、市政府有关部署加强统筹指导,县(市、区)应急管理部门、财政部门抓好落实。
2.市应急管理局每年9月下旬开展冬春受灾群众生活困难情况调查,并会同受灾县(市、区)应急管理部门,组织有关专家赴灾区开展受灾群众生活困难状况评估,核实情况。
3.受灾县(市、区)应急管理部门应在每年10月底前统计、评估本行政区域受灾群众当年冬季、次年春季的基本生活救助需求,核实救助人员,编制工作台账,制定救助工作方案,经本级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并上报市应急管理局备案。
4.市财政局、市应急管理局根据受灾县(市、区)资金申请和评估需求,按相关政策规定下拨中央、省级和市级冬春救助资金,专项用于帮助解决冬春期间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困难。
5.受灾县(市、区)应急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调拨发放衣被等物资,市应急管理局、市发展改革委根据县级申请视情调拨救灾物资予以支持。
七、保障措施
(一)资金保障
1.市、县两级党委和政府将灾害救助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与灾害救助需求相适应的资金、物资保障机制,将自然灾害救灾资金和灾害救助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2.市财政局每年综合考虑有关部门灾情预测和此前年度实际支出等因素,合理安排市级自然灾害救灾资金预算,支持县级党委、政府履行自然灾害救灾主体责任,用于组织开展重大自然灾害救灾和受灾群众救助等工作。
3.市财政局会同市应急管理局根据受灾县(市、区)灾情和救灾工作进展,按照及时快速、充分保障的原则统筹分配中央、省级预拨和市级安排的救灾资金,满足受灾县(市、区)灾害救助工作资金急需。灾情稳定后,根据县(市、区)申请和灾情核定情况对预拨资金进行清算。市发展改革委及时组织下达灾后应急恢复重建预算内投资。
4.救灾预算资金不足时,各级政府通过预备费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需要。
5.各级政府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自然灾害生活救助成本等因素,适时调整自然灾害救助政策和相关补助标准。
(二)物资保障
1.充分利用现有储备仓储资源,合理规划、设置市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和代储库,灾害多发易发地区的县级政府、交通不便或灾害事故风险等级高地区的乡镇(街道)政府(办事处),应根据灾害特点、居民人口数量和分布等情况,按布局合理、规模适度的原则,设立救灾物资储备库(点)。推动市、县救灾物资前置,缩短物资运输时间,提高受灾群众自救互救能力。优化救灾物资储备库布局,完善救灾物资储备库的仓储条件、设施和功能,形成救灾物资储备网络。
2.制定救灾物资保障规划,科学合理确定储备品种和规模。市、县两级政府应结合本地灾害事故特点,储备能够满足本行政区域启动二级响应需求的救灾物资,并留有安全冗余。建立健全救灾物资采购和储备制度,每年根据应对重大自然灾害需求,及时补充更新救灾物资。按实物储备和能力储备相结合的原则,提升企业产能保障能力,优化救灾物资产能布局。依托河北省应急物资信息系统,按照省级部署安排,及时更新重要救灾物资数据库。建立健全应急状态下集中生产调度和紧急采购供应机制,提升救灾物资保障的社会协同能力。
3.依托应急管理、发展改革、水利等部门市级库和代储库,提高物资调运和配送能力。建立健全救灾物资紧急调拨和运输制度,配备运输车辆装备,优化仓储运输衔接,提升救灾物资前沿投送能力。充分发挥各级物流保通保畅工作机制作用,提高救灾物资装卸、流转效率。增强应急调运水平,与市场化程度高、集散能力强的物流企业建立战略合作,探索推进救灾物资集装单元化储运能力建设。
4.加强救灾物资保障全过程信息化管理。
(三)通信和信息保障
1.市通信发展办健全应急通信保障体系,增强通信网络容灾抗毁韧性,加强基层应急通信装备预置,提升受灾县(市、区)应急通信抢通、保通、畅通能力。
2.指导各县(市、区)建设、管理应急通信网络,确保各级政府和救灾指挥机构及时准确掌握重大灾情。
3.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设备,完善灾情和数据共享平台,健全灾情共享机制,及时共享数据。加强灾害救助工作信息化建设。
(四)装备和设施保障
1.市防减救灾委有关成员单位应协调为基层配备灾害救助必需的设备和装备。市、县两级党委和政府要配置完善调度指挥、会商研判、业务保障等设施设备和系统,为防灾重点区域和高风险乡镇、村组配备必要装备,提升基层自救互救能力。
2.市、县两级党委和政府应根据发展规划、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等,结合居民人口数量和分布等情况,统筹推进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明确相关技术标准,统筹利用学校、公园绿地、广场、文体场馆等公共设施和场地空间建设综合性应急避难场所,科学合理确定应急避难场所数量规模、等级类别、服务半径、设施设备物资配置指标等,并设置明显标志。灾害多发易发区域可规划建设专用应急避难场所。
3.灾情发生后,市、县两级政府要视情及时启用各类应急避难场所,科学设置受灾群众安置点,避开山洪、地质灾害隐患点及其他危险区域,避免次生灾害。同时,要加强安置点消防安全、卫生医疗、防疫消杀、食品安全、治安等保障,确保安置点安全有序。
(五)人力资源保障
1.加强自然灾害各类专业救灾队伍建设、灾害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提高灾害救助能力。支持、培育和发展相关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队伍,鼓励和引导其在救灾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
2.组织应急管理、自然资源和规划、住房城乡建设、生态环境、交通运输、水利、农业农村、工业和信息化、商务、卫生健康、林业、地震、消防救援、气象、电力、红十字会等方面专家,重点开展灾情会商、赴受灾县(市、区)现场评估及灾害管理的咨询工作。
3.健全覆盖市、县、乡、村的灾害信息员队伍,落实灾害信息员注册登记和培训制度。村(居)民委员会和企事业单位应设立专职或者兼职的灾害信息员,有条件的设立AB岗。
(六)社会动员保障
1.建立健全灾害救助协同联动机制,引导社会力量有序参与。
2.完善非灾区支援灾区、轻灾区支援重灾区的救助对口支援机制。
3.做好灾害应急救援救助平台推广使用,引导社会力量和公众通过平台开展相关活动。
4.科学组织、有效引导,充分发挥乡镇党委和政府、街道办事处、村(居)民委员会、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在灾害救助中的作用。
(七)科技保障
1.完善提升市级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系统平台,汇聚涉灾部门行业管理系统数据资源,综合研判评估风险,为及时有效防范化解重大自然灾害风险提供有力支撑。加强各类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建设,推动各行业部门数据资源的汇交共享。
2.组织应急管理、自然资源和规划、生态环境、交通运输、水利、农业农村、卫生健康、林业、地震、消防救援、气象等行业开展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数据动态更新,及时完善自然灾害风险和防治区划图。
3.支持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开展灾害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加强对先进应急装备的跟踪研究,加大技术装备开发、推广应用力度,建立合作机制,鼓励开展结合邯郸市灾害特点的防灾减灾救灾政策理论研究。
4.开展应急广播相关技术、标准研究,建立健全邯郸市应急广播体系,实现灾情预警预报和减灾救灾信息全面立体覆盖。
(八)宣传和培训
加强突发事件应急科普宣教工作,组织开展防灾减灾救灾宣传活动,利用各种媒体宣传应急法律法规和灾害预防、避险、避灾、自救、互救、保险常识,组织好“全国防灾减灾日”“国际减灾日”“世界急救日”“世界气象日”“全国科普日”“全国科技活动周”“全国消防日”和“国际民防日”等活动,加强防灾减灾救灾科普宣传,增强公民防灾减灾救灾意识和能力。积极推进社区减灾活动,筑牢防灾减灾救灾人民防线。
组织开展对各县(市、区)党委(党工委)和政府(管委会)分管负责人、灾害管理人员和专业救援队伍、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的培训。
八、附则
(一)术语解释
1.本预案所称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洪涝、干旱等水旱灾害,台风、风雹、低温冷冻、高温、雪灾、沙尘暴等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暴潮、海浪、海啸、海冰等海洋灾害,森林草原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
2.本预案所称自然灾害救助是指对因自然灾害造成基本生活出现困难的人员给予的食品、饮用水、衣被、取暖、临时住所、医疗防疫等临时性、阶段性生活救助以及对因灾死亡人员家属给予的抚慰。
3.本预案所称紧急转移安置人口指本行政区域内遭受自然灾害影响,不能在现有房中居住,需由政府转移安置(包括集中安置和分散安置)并给予临时生活救助,保障食品、饮用水、临时住所等基本生活的人员数量(含非常住人口)。
4.本预案所称需紧急生活救助人口指本行政区域内遭受自然灾害后,住房未受到严重损坏、不需要转移安置,但因灾造成当前正常生活面临困难,需要给予临时生活救助的人员数量(含非常住人口)。
(二)责任与奖惩
各级各部门要压实责任,严格落实任务要求,对灾害救助过程中表现突出、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按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奖励;对玩忽职守造成损失的,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当事人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预案管理
1.本预案由市应急管理局负责组织编制,报市政府批准后实施。预案实施过程中,市应急管理局应结合重大自然灾害应对处置情况,适时召集有关部门和专家开展评估,并根据灾害救助工作需要及时修订完善。
2.有关部门和单位可结合实际制定落实本预案任务的工作手册、行动方案等,确保责任落实到位。
3.县级政府的防灾减灾救灾综合协调机构,应根据国家、省、市预案修订本级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县级预案报市应急管理局备案,由市应急管理局统一报省应急管理厅备案。市应急管理局加强对县(市、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的指导检查,督促县(市、区)动态完善预案。
4.市防减救灾办协调市防减救灾委成员单位制定本预案宣传培训和演练计划,并定期组织演练。
5.本预案由市防减救灾办负责解释。
(四)参照情形
发生自然灾害以外的其他类型突发事件,根据需要可参照本预案开展救助工作。
(五)预案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来源:邯郸市人民政府网、邯郸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