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作为一个旅游业GDP占比约1/5的国家,每年接待着上千万的外国游客的到访。
随着全球疫情逐渐趋于稳定,曾经萧条近3年的泰国热门旅游地区如今又恢复了往日的熙熙攘攘。而这人来人往的游客当中,有一种被称作“乞讨客”的群体又再次出现。
“乞讨客”(begpacker)由“背包客”(backpacker)演变而来。如果说“背包客”侧重户外、徒步,以相对经济的方式进行旅行活动,“乞讨客”则表现得更为极致,他们旅行更像是一种有明确目的的流浪。
但和人们印象中那种游走于大城市的乞丐和拾荒者不同,他们往往并不是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形象,其中不乏一些人还随身使用价值不菲的相机、手机。而乞讨行为也不是偶尔为之以解燃眉之急,而是他们在当地长期生活的谋生手段。
那么,究竟是何种原因造成了这一现象?

位于泰国南端的芭提雅原本只是籍籍无名的海滨小渔村,早在1960年代至1970年代期间,这里成为了当时越南战争时期美国海军陆战队的重要驻扎基地,在此聚集的美军逐渐带动了当地服务业的发展,其中最为人所知的就是色情行业。
对于身处战地、远离家乡的美国大兵来说,今天还能揽着美女畅饮美酒,明天可能就结束生命喋血战场,告别这个世界。
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享乐主义,就成了他们当时奉行的生活方式。

而对于当时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泰国来说,挥金如土的西方白人就是他们眼中的财神爷,年轻女子们靠出卖色相就能换得了大把的美元。
当越战结束后,美国大兵离开了泰国,却对芭提雅迷人的海滨风情和热情火辣的姑娘们念念不忘,他们将这里如天堂般的体验广为宣传,继而又吸引了不少人慕名而来。
盛名在外的芭提雅并未因战争的结束而重回昔日的沉静,反而打出了美女、美景、美食的旅游名片,泰国政府也因势利导,大力鼓励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把芭提雅划成经济特区,将这里打造成了“东方夏威夷”。

从消费水平看,泰国交通、食宿等各方面物价低廉。比起欧美同类型的海滨度假胜地来看,在经济情况一般的西方人眼中,泰国简直是“超值平替”。
原本在本国只是消费能力有限的普通人,甚至穷人,在泰国却能体会一把被尊为“有钱人”的乐趣,发达国家的收入水平与发展中国家的消费水平达成了“降维适配”。
从文化方面来说,泰国的宗教、艺术又充满了神秘色彩和异域风情,满足了西方人的东方主义猎奇心理;
且同时由于历史原因,亚洲国家和民族普遍对白种人抱着仰视的态度,认为只要是白人,就是有钱人,其中也不乏一些泰国女性希望借助与其恋爱、结婚达成阶级跃升或移民的目的。

也因此,泰国成为了不少西方国家白人男性退休后的首选定居地。
在这里,不论是短住还是久居,他们可以选择“租”一个当地女子做为短期伴侣,既可以做导游陪玩,也可照料其饮食起居,亦可满足其他亲密需求。
抱有这样目的来到泰国的白人男性不在少数,也由此催生出了相关的专业经纪公司和服务网站,为这些外国客户推荐介绍合适的“租妻”人选。这些泰国女性会根据年龄、学历、外语能力被划分成不同等级,提供不同报价,“租期”也可从几天到几年不等。

随着“租妻”产业不断壮大,其范围早已不只局限于芭堤雅,如今已经遍布全泰国,只要是看到一个泰国女子亲昵地挽着一个白人男子走在街上,十有八九他们之间就是“租赁”关系。
有些在本国没有条件娶妻的大龄单身汉,在这里若找到了合适的伴侣,他们就干脆就地结婚。某种程度上,泰国的“租妻”们和嫁到国外的“越南新娘”、“柬埔寨新娘”们本质上并无不同,区别是西方白人们更喜欢“入赘”泰国,长久定居于此。
虽然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但安逸舒适的生活和温柔体贴的泰国“妻子”却是实实在在可以享受到美好生活,那些在自己的国家和社会中被视为失败者、穷人的白人男性,在这里却被奉为“金主”,能够体会到被尊重、被奉承的乐趣。

可这样的“付费体验”也是非常现实的,一旦没有了金钱的维系,这些泰国“妻子”们转脸就会离开,有的还会脚踩两只船,同时服务两个及以上的雇主,哪个给的钱更多,就会跟哪个走。
当他们花光积蓄,失去以往的生活来源后,有的人还会靠领取本国的福利救济金来继续维持在泰国的生活,领不到救济的人宁肯上街乞讨也要留在泰国。

这样做无外乎有两个原因。
一是由奢入俭难。享乐久了就丧失了工作谋生的能力和意志,很难再回到本国继续工作。
他们在泰国,因为语言和文化的差异,也很难融入当地社会找到合适工作;即使找到了,以泰国的平均收入水平也难以维系“租妻”这样奢侈的生活方式。泰国的平均月工资水平约1.5万泰铢,而“租妻”最低也要每个月2万泰铢左右。
另一个原因是,确实单凭乞讨就可以让他们在泰国生活下去。
尽管肯定是不再付得起“租妻”的费用,但不用劳动就能继续在泰国生存下去,在他们看来也是种不错的选择。

据说,在人流量较多的旅游地区,乞讨者每天可收入至少200泰铢以上,吃饭如果只吃路边摊,30至50泰铢就能吃饱;
住宿选择住最便宜的青年旅社,一个床位只要100泰铢左右,更不用说泰国地处亚热带,全年最低气温也还有20℃左右,即使露宿街头也无妨,所以他们单凭要饭就能做到衣食无忧。
但这一切仍是以健康且有行动能力为前提的。当他们贫病交加又身处异乡,或许只有主动结束生命才能从这样的痛苦中获得解脱。

仅在2017年至2019年的三年时间里,芭提雅中央节日购物中心就有过3名白人中老年男性通过翻越6层的围栏跳楼自杀。
这还仅是能被公众注意并被报道出来的新闻事件,而在泰国不为人知的角落,还有多少陷入生活困境的白人会选择轻生的方式最后郁郁而终,就不得而知了。
即便如此,能有短暂的享乐,也使泰国成为大多数西方白人眼中的乐园。

如果说中老年白人男性将泰国视为充满感官享乐体验的“成人迪士尼”,那么年轻的旅行者们则将这里当作环球旅行中最适合长期停留的“补给站”。
在泰国,乃至整个东南亚,人们最常见到的“乞讨客”们,绝大多数都是年富力强的年轻人。他们穿着得体,精神饱满,和那些来专门来过退休生活的中老年白人追求的有所不同,年轻人更多的是享受“穷游”带来的乐趣和满足感。
泰国的世界免签国家多达30余个,其中绝大多数是国民收入水平较高的发达国家和地区,这就使得这些来自免签国家的旅行者们到达这里的成本更为低廉。
他们不需要考虑来了以后住哪里的房子,盘算饮食、交通要花费多少预算,只需要搞定一张来到泰国的单程机票,剩下的全靠乞讨解决。

这些出没于街头的“乞讨客”们,通常是在路边席地而坐,摆上一张纸,用英文或泰文写着“护照/钱包丢了,求帮助”这样的信息直接讨要现金。施舍者中既有泰国本地人,也有其他来泰国旅行的游客。
起初,人们还相信这些乞旅行者们是真的遇到麻烦才被迫如此,毕竟在当地人普遍对白人有着“不会太穷”的刻板印象。
加之泰国是一个信奉佛教的国度,出于信仰的缘故泰国人普遍乐善好施,而其他旅行者也往往因为出于对身在异乡却陷入困境的人感同身受,才慷慨解囊。

但后来,人们发现这样的乞讨客越来越多,有的人获得了援助却还是流连于街头继续乞讨,还有一些人会将自己的乞讨的过程拍下影像上传到社交网络,给自己涨粉丝,将自己炒作成网红,更有甚者还会直接在网上发起众筹“在线乞讨”。
当得知真相的人们意识到这群无所事事的乞讨客们是在利用他人的同情和善意来满足自己享乐的目后,便开始对这一群体产生了厌恶。
特别是泰国本地人,更是对满街的外国乞讨者深恶痛绝。他们不能给泰国带来经济价值,还在消耗着当地的各种资源,并且还会造成潜在的治安隐患。

在泰国和很多东南亚国家,乞讨其实是违法行为。泰国政府为了治理这些乞讨乱象,要花费相当多的警力来处理他们。可即使是将这些乞讨客们抓起来,也只是治标不治本,关几个月再放出来,他们依旧如故,还会通过卖艺、出售一些没什么价值的小物件来掩饰其乞讨的本质。
有人认为那些直接乞讨的行为应当是被禁止的,但对于那些卖艺或出售手工艺品的乞讨客应适当宽容一些。
但也有反对者并不认同这样的看法,即使这些乞讨客看似付出了一些“劳动”,却也挤压了当地街头艺人和小贩的生存空间。对于乞讨客来说,他们的旅行只是可有可无的娱乐活动,但当地人却是要以此谋生的。

泰国政府也曾通过遣返的方式将这些违法乞讨的外国游客驱逐出境,但一些极端的乞讨客们会干脆损毁或丢掉自己的护照,成为真正“身份不明”的流浪汉,让泰国政府对他们束手无策。他们大概自己都没想到,发达国家的白人竟会这样不择手段地“非法移民”到泰国。
尽管这是不被支持的行为,为什么他们还能用这种的方式生活在泰国?之所以乞讨客们还能有生存空间,是因为这种乞讨穷游的方式被解读为浪漫、勇敢。
一些直白的乞讨客,除了会摆出字牌说明自己有经济困难外,还会向人展示自己在旅行中的照片,为自己打造出一个“说走就走”的旅行家形象,若再配上一把乐器演奏卖艺,就更像是个现代的吟游诗人。

这一招确实很凑效,能打动一些感性、善良的路人。他们愿意资助这些乞讨客们继续旅行,既是一种自我感动,也是将自己心中憧憬并美化过的流浪生活投射到了这群旅行者身上。
当然也会有一些理性的人不为所动,清醒地认识到这样的捐助就是在给别人的梦想买单,并痛斥乞讨客这种好逸恶劳的行为是在消耗别人的善良,是“情绪勒索”。
旅行原本就是一种奢侈的消费行为,当你没有能力进行这种消费的时候,就应该量力而行,适可而止。

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乞讨客们的照片在网上广为流传,也有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这一群体的存在和真实目的,他们所能利用的信息差越来越有限,对他们口诛笔伐的人也越来越多。
泰国和其他亚洲国家人民也十分反感这些“洋垃圾”。
发达国家不仅在制造业、环保等领域享受着发展中国家提供的人口和环境资源红利,如今还公然利用当地的旅游政策之便和当地人的热情好客来占便宜,无耻地侵占着别人的生活空间和生存机会。

如今,旅游业仍然是泰国的重要支柱产业,泰国政府还做出了“2027年旅游业占GDP比重不低于25%”的发展目标,这一计划势必会延伸出更多吸引外国游客的政策,签证标准只会更为宽松。
而同时,随着一些老牌发达国家的经济衰退,以及后疫情时代人们在经济和精神方面所陷入的困境,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西方白人会用乞讨客的方式在泰国享受这种醉生梦死的生活。
届时,泰国所要面临的不只有非法滞留人口带来的资源压力,可能还会引发更深层次的种族、文化冲突和社会矛盾。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芭提雅
https://baike.baidu.com/item/%E8%8A%AD%E6%8F%90%E9%9B%85/8870124?fr=ge_ala
百度百科:泰国式租妻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B3%B0%E5%9B%BD%E5%BC%8F%E7%A7%9F%E5%A6%BB/12779234?fr=ge_ala
东方财富网《泰国预计上半年接待外国游客人数超1200万 创疫情以来新高》
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2306262760798229.html
环球印象《2022年泰国旅游业现状、占gdp比重以及发达的原因》
http://www.zcqtz.com/news/287004.html
看看新闻《白人男子泰国购物中心跳楼身亡 警方:疾病厌世?》
https://www.kankanews.com/detail/EnwNDBOkEya
光明网《泰国计划2027年旅游业占GDP比重不低于25%》
https://m.gmw.cn/baijia/2023-01/05/1303244334.html
九派新闻《西方“乞讨客”重回亚洲街头讨旅费,是“白人特权”还是“旅游新方式”?》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68857252960931794&wfr=spider&for=pc
环球网《边乞讨边旅行!背包客落伍了,乞讨客都靠哭穷赚路费》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39923525619958777&wfr=spider&for=pc
环球网《西方“乞讨旅行者”在泰国街头乞讨引众怒》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10269564668910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