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圈总有那么一些人,年少成名就站上神坛,却在岁月的流逝中逐渐失去了最初的光彩。周迅就是这样一个让人唏嘘的例子。
还记得2022年《如懿传》开播时的那场风波吗?当年被称为"天才演员"的周迅,竟然因为嫌台词太多,直接把原著的精彩对白给删了个干净。
从原本该有的"后宫保胎惊魂记",硬生生变成了"皇后娘娘被窝偷吃"的戏码。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在那些关键的宫斗戏份中,她来了句"臣妾百口莫辩",直接把如懿皇后的形象演得窝囊至极。
这哪还是当年那个被誉为"老天爷赏饭吃"的周公子啊?
让我们把时间倒回到24岁那年,周迅在《大明宫词》中饰演少年时期的太平公主。那双灵动如小鹿般的眼睛,那份天生的灵气,简直就像是一个从天而降的精灵,轻轻松松就把观众的心给勾走了。
那时的她,随随便便一个眼神,都能让人过目难忘。
巅峰时期的周迅,可真是拿奖拿到手软。98年就已经是国际影后了,到了02年又摘下了百花奖最佳女主角的桂冠。
从《画皮》里那个让人过目难忘的小妖,到《李米的猜想》中的李米,她的每一个角色都像是为她量身定做的一样。
谁能想到,这样一个被上天眷顾的演员,现在却沦落到要靠"嘟嘴卖萌"来博关注?在《如懿传》里,那些曾经令人惊艳的细腻表演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生硬的台词和尴尬的表情。
50岁的周迅最近因为一组粉色晚礼服照片又上了热搜,标题是"50岁正是迷死人的年纪"。照片里的她,温婉优雅,挽着高高的发髻,看起来确实很美。
如果让你说,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周迅的演技开始走下坡路的?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答案。但有一点是确定的:当一个演员开始依赖天赋,忽视技巧的打磨,那么再大的才华,终究会被时光磨平棱角。
说起秦海璐这个"戏霸",圈内人都是既敬且畏。为什么《红高粱》的导演郑晓龙会特意邀请她来"制衡"周迅?这里头可大有文章。
当年周迅一开始是拒绝出演《红高粱》的。可当她听说秦海璐要来演大嫂时,态度立马就变了。只是她没想到,导演找秦海璐来可不是因为她俩关系好,而是看中了秦海璐身上那股子"谁都不服"的劲儿。
要说这"戏霸"的称号,秦海璐那可是实打实演出来的。在圈内,她可是出了名的较真。拍戏时和"大胖橘"因为对戏意见不合,能把自己气到住院;和段奕宏合作时,就为了一个角色理解的问题,能跟人辩论一个小时。
这种较真劲儿,搁谁谁受得了?但不得不说,正是这种对艺术近乎偏执的追求,成就了她的演技。
《红高粱》开拍的时候,可就有意思了。周迅这边抱着剧本刻苦钻研,连睡觉都在背台词。再看秦海璐,人家那叫一个洒脱,开拍前随便扫两眼就行。
但等到正式拍摄的时候,秦海璐的表演却行云流水,把个大嫂演得活灵活现。
周迅看傻了眼,赶紧向秦海璐请教。结果秦海璐一句话就把她给怼回去了:"我是技术流的,早在开拍前就把人物的戏份和情绪琢磨明白了。
现场上的表演,那都是融会贯通的结果。
这一番话,可不就是在当面给周迅上课么?周迅一直引以为傲的"临场发挥",在专业演员面前,突然就显得那么不够看了。
想想也是,周迅不是科班出身,她演戏主要靠的是天赋和感觉,靠着和角色产生共情来演戏。这种方法看似自然,但遇到需要表达复杂情绪的戏份时,就显得力不从心了。
所以你看,当两个风格截然不同的演员碰到一起,那场景,简直就像是一场"天才"与"技术"的较量。秦海璐用她的专业素养,无情地撕下了周迅身上"天才演员"的标签,露出了底下那些技巧上的短板。
这一仗,可以说是把周迅的体面给撕了个粉碎。
要不是有秦海璐这面照妖镜,可能我们至今都还沉浸在"周迅是天才"的幻觉里。只可惜,戏外的周迅,似乎并没有从这次碰撞中吸取教训,这也为她后来在《如懿传》中的表现埋下了伏笔。
这就是娱乐圈的残酷现实:光有天分是不够的,没有扎实的演技功底做支撑,再耀眼的光环终究也会褪色。
说完周迅,咱们再来聊聊陈坤这个有趣的案例。要说他和周迅还真是同病相怜,都是被自己最初的标签给困住了。
还记得《金粉世家》里那个风度翩翩的贵公子吗?那会儿的陈坤,往那一站就是满屏的气质,《像雨像雾又像风》里的表现更是让他成了当之无愧的"男神"。
但这样的光环背后,却暗藏着一个让他哭笑不得的标签——"花瓶演员"。
这个称号可把陈坤给愁坏了,连他自己都忍不住自嘲:演技确实还需要提升,现在就是个花瓶。但你们知道吗?为了甩掉这个标签,这位"男神"可是豁出去了。
你瞧瞧,在《钟馗伏魔》里,他把自己搞得乱糟糟的,就为了演好那个邋遢的钟馗。到了《寻龙诀》,更是狠下心来把自己弄成了个头油发亮的"胡八一"。
这哪还有半点偶像包袱?甚至为了证明自己,他接演了《醉玲珑》里的大反派太监"雨化田",结果倒好,网友直接给他封了个"厂花"的称号。
眼看着转型之路走得磕磕绊绊,陈坤最近的表现更是让人直摇头。《天盛长歌》也好,《风起陇西》也罢,观众们的评价都出奇的一致:表演痕迹太重了!这不就跟周迅在《如懿传》里的问题一样吗?想表现好,反而用力过猛了。
你说他是花瓶吗?人家明明是在拼命摆脱这个形象。你说他没演技吗?人家为了突破可是什么角色都敢接。但问题就出在这儿:太想证明自己,反而把自己给框死了。
这就让人不禁要问了:到底是观众的期待束缚了演员,还是演员把自己给束缚住了?陈坤的例子告诉我们,有时候,太过在意别人的评价,反而会失去自己的本色。
就像秦海璐当年点出周迅的问题一样,演技这东西,不是光靠拼命就能提升的。你看陈坤,从帅气的花瓶到刻意的丑角,这转型来得多不自然啊。
说白了,还是缺了点火候,少了那么点游刃有余的感觉。
这样看来,不管是天才型的周迅,还是偶像派的陈坤,似乎都在自己的标签里打转转。一个是天赋使然不愿意在技巧上下功夫,一个是太想突破反而显得刻意做作。
这不,都让秦海璐给看出破绽来了。
而这个故事还没完,因为还有一位大咖也陷入了同样的困境。
谁说电视剧是电影明星的"退休养老院"?这分明就是一面照妖镜,专门照出那些影帝影后们的真实水平。
瞧瞧章子怡在《上阳赋》里的表现吧。这位曾经叱咤影坛的大影后,一到电视剧里就露馅了:眼神无光、表情僵硬,演个十几岁的少女,愣是让观众看得直跺脚。
说到这儿,不得不提周迅近期的作品。在《小敏家》里,和黄磊老师搭戏,那表现可比不上秦海璐来得灵动。到了《不完美受害人》,更是差了那么口气。
你说这是巧合吗?不,这是实力的诠释。
为啥电影咖们到了电视剧就容易翻车?说白了,这是两个不同的舞台。电影讲究一个瞬间的爆发,一个眼神、一个表情就能定格成永恒。
但电视剧不一样,它考验的是演员的持久力,是几十集下来的稳定发挥。
你看秦海璐在剧组里的"技术流"做派,人家是有真本事的。反观这些电影明星,靠着天赋和灵气在大银幕上横着走,一到小屏幕,那些演技上的短板就全暴露出来了。
这不就是个照妖镜效应嘛:越是想掩饰的缺陷,在电视剧这个特殊场域里越是藏不住。周迅删台词、章子怡演少女、陈坤用力过猛,说到底,都是吃了基本功不扎实的亏。
这么看来,秦海璐的"戏霸"作风,反倒成了一种难能可贵的执着。她用实打实的专业素养,撕破了这些"大咖"们光鲜亮丽的包装,也给整个演艺圈提了个醒:演技,从来都不是靠天赋就能一劳永逸的。
"50岁正是迷死人的年纪",这句话让周迅再次冲上热搜。
记得她24岁时,光靠一双灵动的眼睛就能演活一个角色。现在呢?美是依旧美,但那份打动人心的灵气,好像随着岁月慢慢消散了。
这位曾经的"天才演员",如今更像是被困在自己光环里的困兽。
从周迅到陈坤,再到章子怡,这些曾经的影坛宠儿们,在电视剧的考验下,一个个都栽了跟头。而秦海璐这个"戏霸",却用她不懈的专业态度,给整个圈子上了一课:演技,是一辈子的功课。
你说演艺圈是不是挺讽刺的?那些靠天赋吃饭的"天才"们,最后反倒不如一个"较真"的"戏霸"来得持久。这或许就是娱乐圈的生存法则:光环会褪色,标签会改变,只有实打实的本事才能让你走得更远。
看着这些昔日的明星们在时代浪潮中浮浮沉沉,不禁让人感慨:在这个快速更迭的娱乐圈里,也许保持初心、精进技艺,才是最好的生存之道。
毕竟,再耀眼的星光,也需要深厚的实力来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