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国:全国只有一条高速公路,76%的国土正在成沙漠

小仓车 2025-04-14 17:47:11

近期,十二级大风与沙尘暴等词汇重获国人瞩目,我国沙尘暴天气与蒙古国关联紧密。

蒙古国目前约76%国土受沙漠化影响,且全国仅有一条高速公路,这表明蒙古国面临的问题相当严峻。

蒙古国沙漠化的影响有哪些?且为何未进行治理?

【蒙古国沙漠化的影响】

新春来临,众人被春光吸引外出,但近期多地出现十二级大风及沙尘暴,恶劣天气迫使人们减少了外出活动。

我国致力于防风固林与治沙,每年投入巨资,这对气候影响显著,沙尘暴等恶劣天气已大幅减少,近乎成为历史。

近期爆发的沙尘暴与我国关系不大,主要受蒙古国影响。蒙古国76%国土正沙漠化,导致沙尘暴频发。

沙尘暴成为蒙古国每年难避的天气,沙漠化国土面积扩大,导致受其影响的区域不断增加。

内蒙古因邻近蒙古国,常受长时间沙尘暴侵袭,且此天气现象现已扩展至中国更多城市。

今年四川遭遇泥巴雨,显现蒙古国沙漠化对我国影响显著。沙漠化问题已对我国造成极大影响,从四川的异常天气中可见一斑。

沙尘暴不仅恶化环境,还对人体有害,其颗粒物含多种大小不同的物质,能刺激并破坏呼吸道,导致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尘肺等呼吸道疾病。

更易引发过敏反应,且体弱者可能感染空气中的细菌等污染物,这些仅为对身体的影响。

沙尘暴天气中,颗粒摩擦产生噪音致人不适,且大风低频音频影响神经系统,易引发头痛烦躁,乃至焦虑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

【多种因素共同导致的结果】

沙尘暴对人体和环境均有重大影响。蒙古国大规模国土沙漠化的成因是什么?

提及蒙古国,众人常想象绿草茵茵、清风拂面、牛羊遍地的草原景象。实则不然,蒙古国虽草原广阔,却也面临严峻的沙漠化问题。

蒙古国为内陆国,不邻海洋,故无法受惠于海洋气候。其冬季寒冷且漫长,始于八月,直至次年三四月方结束。

蒙古国降水量不高,水资源不特别丰富。但因其地广人稀,尽管自然环境偏干旱,人们仍能在此生存下去。

蒙古国放牧无节制,尽管独立后获苏联或中国资助,但大多数人仍从事放牧,放牧人数占总人口90%,显示出蒙古国在放牧方面缺乏管控。

蒙古国年年焚烧草原,并饲养啃食草根的山羊,致使多处地域植被稀疏,加剧了沙漠化的恶化程度。

蒙古国矿产资源丰富,堪称矿床上的国家。每年开采众多矿产,对环境产生较大影响。

干旱气候与人为因素共同作用,加剧蒙古国沙漠化,范围逐年扩大,向外蔓延,已影响我国多地,且影响区域持续增长。

【经济与政治双困境】

在此情境下,蒙古国治沙看似是正确选择,需大力投入。然而,虽有此意愿,蒙古国实则面临极大困难。

治沙需良好经济条件,因需大额资金投入。然而,蒙古国经济相对落后,难以实现这一目标。

蒙古国虽拥有畜牧业和丰富矿产,理论上利于经济发展,但实际上,这两大资源对经济的贡献目前仍相对有限。

蒙古国畜牧业欠发达,放牧者众却难成规模,多依赖原始饲养方式,缺乏科学规划,致使整个行业处于落后状态。

蒙古国人民在各环节均难以增收,矿产亦如此。尽管资源丰富,开发却初级,珍贵稀土矿的存在,也未改变这一现状。

蒙古国经济落后,政策亦存相似问题。内部派别众多,有亲俄、亲美等不同主张,难以形成统一有效方案。

即便制定出统一方案,也可能难以持久,因常遇新问题与难题,这成为蒙古国最为棘手之处。

政策与经济双重影响使蒙古国治沙难度大,国土沙漠化扩大将进一步拖累经济,两者或形成恶性循环。

蒙古国当前应着重关注环境,唯有如此,才可能有效治理沙漠,防止国土进一步沙漠化。

蒙古国面临气候与生态危机,警钟已敲响。澎湃新闻报道指出,该国环境状况堪忧,亟需采取措施应对气候变化及生态退化问题。

蒙古国沙漠化原因探析:自然因素与人为活动共同作用下,土地退化加剧,导致沙漠化现象日益严重。

沙尘暴不仅带来尘土,还对身体有七大危害,其中包括可能致癌的风险。这些危害需引起重视。——澎湃新闻

0 阅读:156
评论列表
  • 2025-04-14 22:27

    这国土留给你们太浪费!该还给我大中华了,我们来治理!

小仓车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