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读书365天,我发现:记录能力本身就是一种超级生产力

爱读书的黎明 2025-01-23 08:57:03

在过去的365天里,我坚持每天读书,同时记录下自己的所思所感。

这个过程让我深刻体会到,记录能力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技能,更是一种强大的生产力。

它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吸收知识,还能在潜移默化中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

1. 微习惯的力量

《微习惯:简单到不可能失败的自我管理法则》这本书让我对习惯养成有了全新的认识。

作者斯蒂芬·盖斯提出,微习惯是一种小到几乎不可能失败的行为,通过持续完成这些微小的目标,我们可以逐步建立起长期的习惯。

在读书这件事上,我采用了“微阅读”的方式。

最初,我设定的目标是每天读两页书,这个目标小到几乎不会引起任何抵触情绪。然而,随着每天的坚持,我发现这两页书往往只是一个开始,很多时候我会超额完成任务。

这种“微量开始,超额完成”的策略,让我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每天读书的习惯。

记录则是微习惯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微习惯》中提到,记录和追踪完成情况可以放大习惯在生活中的出现频率,让我们更容易坚持下去。

每天读完书后,我会在笔记本上写下自己的心得,或者在手机应用上记录阅读时间。

这种记录不仅让我清晰地看到自己的进步,还让我在回顾时能够发现自己的成长轨迹。

2. 提升生产力的秘诀

记录能力之所以是一种超级生产力,是因为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吸收和转化知识。

当我们把书中的内容转化为自己的文字时,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深度思考。

就像查理·芒格所说:“我这辈子遇到的聪明人,没有不每天阅读的。”而记录则是阅读的延伸,它让知识不再停留在表面,而是真正融入我们的思维。

此外,记录还能帮助我们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通过长期的积累,我们可以将碎片化的知识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这种知识体系的建立,不仅能提升我们的学习效率,还能在需要的时候快速提取信息。

3. 从习惯到身份认同    

坚持读书和记录的另一个好处是,它会逐渐改变我们的身份认同。

《微习惯》中提到,习惯养成的标志之一是身份认同的变化。

当我们每天坚持读书并记录时,我们会逐渐从“偶尔读书的人”变成“爱读书的人”,这种身份认同的变化会让我们更加坚定地去完成这个习惯。

同时,记录也让我们能够更好地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经验。通过公众号、社交媒体等方式,我们可以将自己的读书心得分享给更多的人,这不仅能帮助他人,也能让我们在交流中获得更多的启发。

写在最后:

连续读书365天,我发现记录能力真的是一种超级生产力。    它不仅帮助我养成了读书的习惯,还让我在学习和生活中变得更加高效。    正如《微习惯》所倡导的,通过微小的改变,我们可以实现巨大的进步。    如果你也想养成读书的习惯,不妨从每天读两页书开始,同时记录下自己的感受。    你会发现,这个过程不仅充满乐趣,还能让你收获意想不到的成长。     

1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