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级阳谋!诺奖得主:美国不去制裁,让中国在“舒适圈”逐渐沉沦

墨子翟得日记 2024-10-21 14:26:04

“我认为我们有点短视,没有意识到此举实际上是在帮助他们!”

10月14日,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的一番话,在网上掀起了不小的波澜,也让不少人破防了。

老爷子的意思就是,制裁中国就是在帮助中国,而给中国一个宽松的环境,让他们自己放松警惕,才能导致中国慢慢落后。

这番话一出,评论区立刻就热闹了起来,有人直接说“居心不良”,也有人觉得“有点道理”。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看似荒谬的言论背后,到底藏着什么猫腻?

美国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要搞清楚斯蒂格利茨的“阳谋论”,咱们得先复盘一下,这几年美国是怎么对中国的。

从特朗普时代开始,中美贸易战打响,同时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美国就对开始中国挥起了制裁的大棒,不管是加征关税,还是科技封锁,美国是恨不得直接把“脱钩断链”四个字刻在中国脑门上。

而在这其中要说最狠的,还得是老美在芯片领域对我们的制裁。

美国先是把华为列入“实体清单”,共有38家华为子公司都遭受到了这样的对待,他们切断了华为的芯片供应链,然后又拉拢日本、荷兰、韩国组建起了“芯片四方联盟”,想要通过这样的行为全面遏制中国芯片产业的发展。

不得不说,美国这次的举动确实挺狠的,但实际效果怎么样呢?

咱也不说别的,就拿芯片来说,我们国家一直都是一个芯片需求大国,可以说每年光是在芯片进口方面,大概就要花上几千亿美元,那么这样一来,我们就很容易被美国卡着脖子。

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的制裁和“卡脖子”,其实在一定的程度上推动了我们的发展。

也就是说,美国这一制裁,反倒逼着中国开始自主研发,也就导致了这两年来,国产芯片捷报频传,在一些领域甚至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也让美国那些政客开始坐不住了。

这不,斯蒂格利茨就站出来了,他可能是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便公开表示,美国对中国的制裁,实际上就是在帮中国的忙,因为外部压力越大,中国人的斗志就被激发得越强烈。

所以说,与其这样,还不如直接反其道而行之,给中国营造一个“舒适区”,让中国在这样的环境下里逐渐丧失斗志,最终自己把自己玩完的局面。

这番言论听起来似乎有点道理,毕竟历史上,不少王朝的衰落,都是从安逸享乐开始的。

但问题是,中国拥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这么些年吃了多少亏,怎么可能还会走上这条路?

斯蒂格利茨可能没有意识到,中国的发展可不是靠别人给的,而是靠中国人民自己努力奋斗得来的,他们的“压制”,充其量就只能算是一个介质。

到现在为止,不管是在科技领域、芯片制造,还是在航空航天、工业机械上,哪一个拿出来都是能够达到惊艳人的程度。

而更重要的是,中国已经清楚地意识到,当今世界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外部环境越来越复杂,各种风险和挑战也不断出现。

虽然说斯蒂格利茨的言论的确对我们来说是有一定的警示作用的,但其实也没什么好害怕的。

如何走出“舒适区”?

“舒适区”虽然只是老美的一种说辞,但同时这个说法也给我们提了个醒:发展不能只靠外部压力,更要激发内生动力。

中国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找到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自主创新,只有自己掌握了核心的技术,才能不被外界卡脖子。

而中国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改革开放,引进了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一直依赖这条路。

看看芯片领域的制裁就知道了,之前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的目标就是要迈向高质量发展,走自主创新的道路,掌握核心技术,这样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近几年来,中国在科技创新上确实取得了不少成绩,但同时也遇到了不少难题。

就比如说,有些关键技术仍然依赖别人,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还不太高,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团队建设也需要进一步加强。

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加大科技投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让更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要建设人才强国,关键在于汇聚和利用天下英才,这样才能源源不断地为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而在近年来,中国也实施了一系列的人才计划,同时也让不少海外高层次人才的人才都纷纷选择了回国创业,但即便是这样人才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高端人才缺口依然较大。

那么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同时,要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完善人才评价机制,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我们知道,制度改革是国家发展的根本保障,中国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必须不断深化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释放发展活力和创造力。

近些年来,中国不断推进改革开放,成绩有目共睹,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制约着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勇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破除一切阻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市场活力。

不管怎么说,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同样也离不开中国。

合作共赢才是正道

在特朗普时期发起的“贸易战”,其实到头来不仅没能让中国让步,反而还让美国自己也陷入了麻烦,实在是有些“打脸”了。

而在拜登上台后,虽然他并没有公开叫停贸易战,但也只是在部分领域取消了对华加征的关税,所以说,这个时候的中美贸易之间,依然是充满了不确定性。

改革开放后,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全面融入全球化,虽然经历了不少风雨,但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这背后,既有中国的努力,也有外部环境的压力和挑战,这些因素起到了推动作用。

不管怎么说,中美关系并不是非赢即输的博弈,其实最重要的还得是双方互利、共同发展。

如今中国和美国这样两个“大国”处在一起,最有利、也是最重要的,还得是合作。

不管是在什么领域里,中美两国都是各有优势的,这个时候,取长补短、共同推动科技进步在世最重要的,同时两国人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在要不断加强,这样才能为增进相互了解、促进世界和平和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但不可否认的事,中美两国在很多方面依然还都面临着很多共同的挑战,那么在这个时候,就需要两国共同努力来应对了。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中国要放弃自身的正当利益,更不意味着中国要屈服于美国的压力。

中国一直走的是和平发展的路,但也有底线,任何国家别想让中国接受损害自己利益的事。

结语:

一直以来,中国和美国之间都是处于竞争关系的,不管是在科技领域、还是在贸易领域,都在无时无刻地竞争着。

虽然说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对国家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毕竟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但一味地竞争也并不一定能得到最好的结果。

而近些年来,中国也一直都在不断地发展着,我们有了自己的技术、自己的产业和自己的影响力,这便是最好的证明,证明我们国家的实力。

一直以来,美国的确是在很多方面都在制裁着我们,但更重要的,还是我们自身的能力,才使得我们有现在的成就。

如今世界局势动荡,而我们国家却是比较稳定的,单从这里就能看出,我们国家还是有很大的实力在身上的。

未来,我们也会面对很多的困难和挑战,但在我们这些年来做出的成就之下,就能知道,这些根本就不是事儿。

说到底,中国的发展本就不是一帆风顺的,所以不管以后面对什么样的困难,我们都有能力、更有实力去面对和克服,从而建造更加强大的国家。

斯蒂格利茨说的确实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但他还是低估了中国人的实力,更低估了中国这个强大的国家!

信息来源:

观察者网——《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美国太短视,制裁只会促使中国自力更生》2024-10-14

参考消息——《诺奖得主施蒂格利茨:美限制向中国出售芯片“是在帮中国”,这有点短视》2024-10-16

环球时报——《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我们这么做短视,实际是在帮助中国》2024.10.15

环球网——《持续施压!蓬佩奥炫耀美商务部将38家华为子公司列入“实体清单”》2020.8.17

1 阅读:65
评论列表
  • 2024-10-24 19:06

    中国其实是巨型发动机,一但启动,并融入世界,要靠外力制动基本不可能,除非内部瓦解。目前国人的团结程度,外部很难干预。

墨子翟得日记

简介: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