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军入关扬州后曾十日不封刀,并屠城80万人,百年后人们才知真相

无良猫 2022-09-15 11:15:48

唐太宗曾经说过:“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历史不仅是岁月长河中曾经发生过的事情,还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根基,只有学好历史,我们才能够从中汲取前人的智慧和经验,进而发展自身。

但是近年来,不少人都对历史的真实性产生了怀疑,认为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毕竟在无休无止的岁月长河中,历史一向是由胜利者书写的。

谁知道这些胜利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究竟粉饰了多少太平,又掩埋了多少真相呢?其实这个观点也不算错误,在历史上这样的事情屡有发生。

明末清初时,清军入关扬州后曾十日不封刀,一连屠杀了80万汉人,为了巩固自身的统治,清朝统治者在一统天下之后就掩埋了这桩惨案,直到百年之后,人们才知道当年的真相。

清军入关

明朝末期,官场吏治腐败,天灾人祸频发,统治了中原数百年的大明朝已经走向了陌路,虽然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朱由检极力的想要挽回颓势,但是他自身的实力有限,明朝的局势也已无力回天,中原还是陷入了一片战火纷飞之中。

这个时候明朝最大的敌人有两个,一个是因为崇祯皇帝的裁员政策惨遭失业愤而造反的大明前快递员李自成,另一个是号称金国后裔的大清皇太极,两方势力内外加击,大明朝风雨飘摇。

不过一开始的时候没人把大清当回事,毕竟比起势头正盛的李自成,大清只不过是个被困在关外的蛮夷小国罢了,他们的军事实力虽然还算强大,但是只要有山海关在,大明的边境就固若金汤,清朝万万没有入关的可能。

皇太极等人也知道山海关的重要性,从公元1629年开始,清朝就开始了旷日持久地强闯山海关运动,他们先是利用崇祯皇帝的多疑让他自毁长城,杀了镇守山海关的大将袁崇焕,又先后向山海关发动了三次大规模攻击,不过结果均以失败告终。

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中,崇祯皇帝被搞得心力交瘁,皇太极也因为压力过大而英年早逝,年仅八岁的顺治皇帝福临乱中登基,朝政大权却落入了他的兄长豪格和叔父摄政王多尔衮、多铎等人手中。

这些人掌权之后继承了皇太极的遗志,坚定不移地带兵攻击大明朝,恰巧在这个时候,李自成攻破了京城,崇祯皇帝朱由检吊死在煤山的老歪脖子树上,山海关的守将吴三桂和李自成不和,生怕会被秋后算账,直接打开了山海关,迎接清军入关。

扬州十日

清军入关之时,李自成的起义军已经被进京后的富贵生活彻底腐化,战斗力急剧减弱,大明朝的守将们大多只顾着自己的荣华富贵,没怎么抵抗就投降了清军,所以清军如入无人之境,一路达到了北京城,创立了大清。

清军虽然占领了北京城,当时中原大地的城池大多还掌握在明朝的大臣们手中,清朝统治者们为了一统天下,派出了大军前去招揽,可明朝立国数百年,忠臣还是有几个的,他们对外来的清朝深恶痛绝,带着大军拼死抵抗清朝的入侵。

清朝的八旗军队实力强劲,一连攻下了数座城池,但是在攻打到扬州城的时候,清军却遭遇了他们入关以来最大的一块硬骨头。

扬州的守将史可法不仅对大明朝忠心耿耿,而且军事素养极其出众,仅凭着扬州城内的几万士兵就将清军牢牢地抵抗在了城外。扬州久攻不下,清朝只能派出了他们压箱底儿的勇将豫亲王多铎。

多铎骁勇善战,清军又人多势众,镇守扬州的明军根本不是对手,虽然史可法拼死抵抗,扬州最后还是被攻破了。多铎感念史可法的忠心和骁勇,本想招揽他入清朝为官,可史可法一颗红心向大明,不仅没有答应他的招揽,还将他大骂了一顿。

多铎恼羞成怒,立刻把史可法推出去斩首,然后对之前拼死抵抗清军的扬州居民开始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

多铎下令清军可以在扬州城内随意烧杀抢掠,十日不封刀,以至于曾经繁华热闹的扬州城“堆尸贮积,手足相枕,血入水碧赭,化为五色,塘为之平”、“前后左右,处处焚灼”,“城中积尸如乱麻”,化为了一片人间地狱。

据不完全统计,扬州十日内,清军至少屠杀了将近80万汉人,此事一出,举世震动,汉人们深感唇亡齿寒,纷纷开始了反清复明的运动,这场运动持续了数百年,直到清朝灭亡才彻底结束。

真相大白

清军在扬州大规模屠杀手无寸铁的汉族平民的恶行不仅激起了汉人们对清朝的仇恨,也让清朝统治者们对此耿耿于怀。

历史上的正统朝代可都没有过这样的黑历史,如果让这件事流传后世的话,不仅会对大清的形象造成巨大的打击,也会让汉族人的反抗情绪始终居高不下。

从顺治皇帝开始,大清的几任统治者都致力于将这件事掩埋在历史的尘埃中,乾隆皇帝更是下令焚毁了所有关于扬州十日的记载,从根本上杜绝这件事流传后世的可能性。

在他们的极力掩盖之下,后世的大多数清朝人都不清楚多年前扬州所发生过的血案。不过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这样血腥罪恶的事实永远不会因为统治者的心虚掩盖而消失不见。

扬州十日的幸存者杨秀楚根据自己的真实经历写下了一本《扬州十日记》,并将其托付给了反清志士,这本书后来被带到了日本,逃过了乾隆皇帝的销毁。

在辛亥革命期间,这本《扬州十日记》被爱国志士们带回了中国,多年之前在扬州发生的这起惨案终于大白于天下,社会舆论为之哗然,汉族人民的反清情绪也更加严重,或许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加速了清朝的灭亡。

扬州十日是汉族历史上最惨无人道的大屠杀之一,清朝统治者为了巩固自身的统治,一直掩埋这一件事的真相。

可他们虽然能够掌控史官的笔墨,却不能抹去扬州汉人所遭受到的痛苦,也不能阻止他们写下自己所经历过的一切,《扬州十日记》就是最好的证明。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