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联勇士牺牲12人,击杀上百名日伪,周保中定名:十二烈士山

奋强纪实 2024-12-11 18:27:33

东北的冬天,寒风刺骨。1938年的那个早春,完达山区一座不起眼的小山头上,发生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16名抗联战士,面对数百名日伪军的围攻,展开了长达一天的激烈厮杀。当硝烟散去,这座不到80米高的小土丘上,倒下了12位抗联勇士的身影。他们用生命织就了一个传奇,让日伪军付出了惨重代价。这座不起眼的小山,为何后来被周保中将军郑重命名为"十二烈士山"?

神枪手的"炮手连"

在东北抗联第二路军中,有一支特殊的连队,人数虽然只有六十余人,却令日伪军闻风丧胆。这就是有"百步穿杨"之称的"炮手连"。

这支连队的特殊之处,首先在于他们的装备。每名战士都配备了一支连珠步枪,这在当时的抗联部队中实属罕见。更难得的是,连队还拥有一挺捷克式轻机枪,这让他们在与敌人的遭遇战中占尽优势。

"炮手连"的独特,还在于其成员构成。连长李海峰是密山猎人出身,虽然左眼失明,却练就了百发百中的神枪术。他曾在一次遭遇战中,单枪匹马击毙四名日军,创下了令人称奇的战绩。

连队中的其他战士也都不是等闲之辈。指导员班路遗是个山东汉子,一排长朱雨亭和"老魏炮"魏希林都来自宁安,都是打猎的好手。一班长王仁志和二班长陈凤山是依兰人,从小在山林中长大,对地形了如指掌。

这支连队的形成,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李海峰和几个兄弟就在密山一带组织起了抗日义勇军。后来,他们加入了李文斌的森林警察大队。1936年春天的一个夜晚,李海峰带领全队起义,加入了东北抗联。

在抗联的编制中,这支连队被编入第五军第三师第八团。因为连队战士们个个枪法精准,常常一枪就能命中敌人要害,当地老百姓都亲切地称他们为"炮手连"。这个名号渐渐在抗联部队中也叫开了。

"炮手连"成立仅一年,就创下了击毙360名日伪军的骄人战绩。平均下来,每名战士都至少消灭了6个敌人。其中李海峰的战绩最为突出,他常常在战斗中一个人就能干掉多名敌军。

在完达山区的密林中,"炮手连"创造了多个战斗奇迹。有一次,他们在树林里设伏,竟然让一个日军小队全军覆没。还有一次,他们利用地形优势,成功阻击了一支人数是他们三倍的伪军骑兵队。

因为战功显著,"炮手连"被第二路军司令部选为警卫连队。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守卫三道防线中最外围的哨卡,保护着抗联在密林深处的机关、医院和被服厂。

日伪军的致命威胁

对于抗联第二路军来说,最令人头疼的敌人并非日军主力部队,而是一支特殊的伪军队伍——"兴安军"。这支队伍由日军精心打造,专门用来对付在山林中作战的抗联部队。

"兴安军"的成立,源于日军的一个阴险计策。1937年初,日军在伪满洲国兴安省专门成立了一支骑兵训练营。他们从当地挑选那些熟悉山地作战、精通骑射的亡命之徒,经过严格训练后组建成军。

这支"兴安军"的装备十分精良。每名士兵都配备了最先进的马枪、马刀和手枪。他们还特别配发了套马杆子,用来在追击抗联战士时进行捕捉。在冬季作战时,他们还装备了滑雪板,这让他们在茫茫雪原上的机动能力大大提升。

更令人警惕的是,"兴安军"采用了一种特殊的战术。他们通常会派出小股部队在前方侦察,一旦发现抗联部队的踪迹,立即会有大队人马从四面八方包抄过来。他们还经常利用夜间行军,趁着抗联战士休息时发起突袭。

1938年初,日军开始了冬季大规模"讨伐"行动。他们调集了大量"兴安军",配合正规军部队,对东北抗联进行疯狂围剿。第二路军的活动范围被不断压缩,最后被迫集中在哈尔滨到长春铁路线以东的区域。

为了应对日伪军的威胁,第二路军制定了一套严密的防御体系。他们在完达山区的密林深处建立了机关、医院和被服厂等后勤基地。在外围,设置了三道严密的防线。

第一道防线设在距离机关30里外的庙岭,这里地势险要,视野开阔,是监视敌人动向的绝佳位置。第二道防线设在半山腰上,由一个排的兵力把守。第三道防线就在机关驻地附近,由一个连的兵力负责警戒。

在这三道防线中,第一道防线最为关键。因为一旦这里失守,敌人就能直接威胁到机关的安全。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第二路军才将"炮手连"派到这个最前沿的阵地。

然而,随着日军"冬季讨伐"的不断深入,三江地区的局势日益严峻。大量的日伪军部队从富锦、宝清等地向完达山区推进,对抗联的包围圈越缩越小。

就在这种危急形势下,第二路军决定组织主力部队向勃利、依兰、桦川方向转移。而"炮手连"的16名勇士,则将在小孤山上演一场惊天动地的血战。

生死抉择时刻

1938年3月15日傍晚,"炮手连"接到了一个紧急命令。第二路军司令部下达了转移指令,要求各部队在19日前向兰棒山李炮营集结。这个消息传来时,"炮手连"正驻守在庙岭的第一道哨卡。

李海峰连长立即召集指导员班路遗和副连长商议对策。三人经过反复权衡后,做出了一个关键决定:由副连长带领连队主力先行转移,李海峰和班路遗则带领两个班共14名战士留守,等待第二路军交通副官张凤春到达后再撤离。

这个决定背后有着深思熟虑的考量。当时正值隆冬,山路积雪厚重,60多人的队伍要在30里雪路上转移并不容易。如果等待张凤春到来后再一起行动,整个连队很可能会延误19日的集结时限。

副连长提出要把那挺来之不易的捷克式轻机枪带走,但班路遗坚持要留下。他说:"留下轻机枪,我们这十几个人的火力就能顶半个连。"就这样,"炮手连"的主力带着大部分弹药和给养,向李炮营方向开拔了。

然而,等待的时间比预想的要长得多。整整一天一夜过去了,张凤春依然没有出现。3月18日清晨,张凤春终于带着一个叫陈学山的战士赶到了。但他带来的消息却让人倍感压力:一支日伪军骑兵中队正在向这个方向推进。

此时,李海峰等16名战士已经不能再等待。他们立即收拾装备,踏上了追赶连队主力的路程。但是,一场大雪彻底打乱了他们的计划。厚厚的积雪让行军速度大大减慢,两个小时的艰难跋涉,他们才走了七八里路程。

就在这时,"小黑子"王发发现了敌情:一支"兴安军"骑兵部队正从侧前方包抄过来,后面还有一两百名日军骑兵正在合围。这支小分队陷入了极其危险的境地。

李海峰当机立断,先是派出两名没有配备武器的战士,让他们抄近路赶往抗联第三军三十二团驻地报警。随后,他带领剩下的战士向不远处的小孤山方向快速转移。

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战术决策。如果继续在雪地里行军,他们必然会被速度更快的骑兵追上,那样只能陷入更加不利的境地。而占领制高点,虽然意味着可能会面临更多敌人的围攻,但至少能让这支善射的队伍发挥出最大的战斗力。

在深达膝盖的积雪中,16名抗联战士开始了向小孤山的冲刺。此时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关系到接下来这场生死之战的胜负。这群年轻的战士,即将面对他们军旅生涯中最惨烈的一战。

小土丘上的殊死搏斗

小孤山不过是完达山区一座不起眼的小土丘,高度还不到80米。但就是在这片狭小的阵地上,16名抗联战士即将上演一场惊天动地的血战。

李海峰带领战士们抢在日伪军之前占领了山头。他们迅速利用山顶的岩石、树木和积雪构筑了临时阵地,每个人都选好了最佳的射击位置。那挺捷克式轻机枪被安置在制高点,由经验丰富的李芳邻负责操作。

当"兴安军"的300多名骑兵包围了小孤山时,他们显然低估了这群抗联战士的战斗力。不等日军主力赶到,这些伪军就迫不及待地发起了第一波进攻。他们认定这十几个人根本不足为惧。

可是,当第一轮冲锋开始时,"炮手连"展现出了他们令人生畏的火力。李海峰用连珠步枪瞄准了最前方的骑兵,每一枪都准确命中目标。其他战士也都充分发挥了百步穿杨的本领,短短20分钟内就将冲锋的五六十名敌军击退。

恼羞成怒的"兴安军"随即发动第二波进攻。这一次,他们分成多个小队,试图从不同方向突破。但"炮手连"的火力覆盖依然严密,李芳邻的机枪扫射更是压制了敌人的多次冲锋。

第三次进攻时,日军也加入了战斗。他们架设了骑兵炮和多挺机关枪,对小孤山展开了猛烈的火力覆盖。在这轮攻势中,李海峰等人的阵地遭到了严重破坏,已经有三四名战士牺牲。

战斗持续到下午四点,情况变得更加危急。弹药消耗殆尽的李海峰、班路遗和朱雨亭只能捡起牺牲战友的武器继续战斗。指导员班路遗在一次对射中中弹牺牲,紧接着"小黑子"王发、"老魏炮"魏希林等人也相继倒下。

就在这时,李海峰的双腿被炮弹炸伤,一度陷入昏迷。接替指挥的朱雨亭组织了最后的反击,但很快也在激战中牺牲。苏醒过来的李海峰在杨德才和张凤春的搀扶下继续战斗,轮流使用三支连珠步枪射击,而两名战友则负责为他装填子弹。

随着夜幕降临,战斗进入最后阶段。日伪军点起了火把,包围圈越缩越小。此时阵地上只剩下六七名战士,除了张凤春外都带着伤。李芳邻的机枪也打光了最后一颗子弹。

在这生死关头,李海峰下达了最后的命令:将所有武器拆散,扔进雪窝里,决不能让它们落入敌手。这些枪支曾经是他们最忠实的战友,陪伴他们征战多年,如今只能与这片阵地永远长眠。

十二烈士的永恒丰碑

在小孤山阻击战中,张凤春和三名伤员按照李海峰的命令,利用夜色从山的陡峭一侧滑下。他们在漫天飞雪中艰难跋涉,终于在第二天清晨遇到了抗联第五军第二师政治部主任季青率领的搜救队伍。

张凤春立即向季青汇报了战斗经过。得知消息后,季青立即组织部队向小孤山方向增援。然而,当他们抵达战场时,只看到了满山的弹壳和染红积雪的痕迹。战斗已经结束,李海峰等12名勇士全部壮烈牺牲。

经过战场勘察,抗联战士们惊讶地发现,在小孤山周围倒下了大量敌军的尸体。统计显示,这场战斗中日军损失30多人,重伤10多人,"兴安军"阵亡70多人,重伤15人。此外,还有40多名日军因为严寒而冻伤。在物资方面,日伪军损失了90多匹战马,其中20多匹被抗联部队缴获。

这场战斗的惨烈程度,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16名抗联战士,以区区十几支步枪和一挺轻机枪,在不到一天的时间里,竟然给数百名装备精良的日伪军造成了如此重大的损失。

1938年4月,东北抗联在兰棒山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第二路军总指挥周保中在会上宣布,将小孤山正式命名为"十二烈士山",以此永远纪念这12位英勇的抗联战士。

这个决定很快得到了当地百姓的响应。他们自发地在山脚下竖起了简单的祭坛,每年清明都会来此祭奠。当地的猎人更是将这座山视为圣地,狩猎时都会绕道而行。

战后,幸存的张凤春走访了牺牲战士的家属。他见到了李海峰年迈的父亲,见到了班路遗远在山东的妻子,也见到了"小黑子"王发年幼的子女。在一次次的讲述中,这场战斗的细节被完整地保存了下来。

1945年抗战胜利后,当地政府在十二烈士山修建了纪念碑。碑文记载了这场战斗的始末,也刻下了12位烈士的名字:李海峰、班路遗、朱雨亭、张全富、王发、魏希林、李才、夏魁武、陈凤山、王仁志、杨长富、李芳邻。

如今,十二烈士山依然巍然屹立在完达山区。每年都有大量游客和学生来此参观,缅怀那段波澜壮阔的抗联历史。而"炮手连"的传奇故事,也在一代代人的口耳相传中,成为了东北抗联史上一个永不褪色的篇章。

0 阅读: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