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少见的中秋词,内容奇幻无比,想象力超越苏轼《水调歌头》

执笔读春秋 2024-09-17 13:18:30

中秋节,古称月夕、八月会、追月节或团圆节,是我国古代一个极为重要的节日。古人有中秋赏月、饮酒赋诗的传统,因此我国古代有许多伟大的诗词作者,都曾以“中秋"为题,写下传世名篇。

比如唐代张九龄的《望月怀远》,以及北宋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这些诗词都借中秋节之机,寄情于高悬夜空的明月,抒发自己渴望与家乡亲人团圆的情思。

南宋第一词人辛弃疾,也写过一首中秋词,名为《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这首词近年来已被收录进我们的中学语文课本。

虽然作为一首中秋词,它在民间的影响力无法与苏轼、张九龄的诗词相提并论,但是单就想象力而言,这首词丝毫不逊色于前贤。那么,这首词到底写了什么呢?

一、奇幻无比的中秋词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南宋·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太常”原本是秦汉时期宫中一个负责祭祀礼乐的官名,位列九卿之一,地位显赫。相传汉代周泽任太常时,工作极为认真,长时间留在官署里进行斋戒活动而不肯回家。

周泽的妻子担心他,于是前去探望,结果因此被他叫人投进了监牢。后来有人把这件事编成了曲子来演唱,曲子的引曲部分就叫《太常引》。

词作标题中提到的“建康”,即现在的南京,辛弃疾当时驻扎在此。吕叔潜是辛弃疾的朋友,史书上未详载其事迹。但是从辛弃疾赠予他的这首词来看,他应是一位与辛弃疾政治主张相近的士人。

这首词开头两句便以丰富的想象力将月亮比作秋天影子的化身,说它向人间投射出了一片金色的波涛。同时,辛弃疾又将明月比作一面新磨的铜镜。

古代的镜子是铜制的,用久后表面会氧化,照人便不清晰,因此需要找工匠打磨。这样,一面铜镜便可反复使用,几年、几十年,甚至一生。

明月的寿命远比铜镜长,但是在这里,辛弃疾却发挥想象力,将其比作铜镜,认为它也需要每年打磨一次,所以月光才如此清亮。

唐代大诗人李白曾经有“月下飞天镜”的名句,辛弃疾很可能是受到了他的启发,写出了“飞镜又重磨”的佳句。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三句,表面上是辛弃疾在询问广寒仙子的不幸遭遇,实则是借嫦娥的遭遇抒发自己的情感。

中国民间传说中有《嫦娥奔月》的神话,讲述人间英雄后羿的妻子嫦娥,在得到了王母的仙丹以后,背弃丈夫独自吞下,飞升月宫。

因为《嫦娥奔月》故事发生在农历的八月十五,所以我们的中秋神话,一直都是与嫦娥的故事紧密相连的。嫦娥奔月后,独居广寒宫,终年与玉兔为伴,孤独凄凉。

唐代大诗人李商隐便写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说她应该后悔当初抛夫独升的选择,如今只能守着碧海青天,日日思念人间。

在这里,辛弃疾通过“被白发、欺人奈何”来表达嫦娥内心的遗憾。因为飞天后,她反过来开始思念人间的一切,想与亲友重逢未如愿,反而愁得鬓生白发,这正是辛弃疾南归后遭遇的真实写照。

根据史料记载,辛弃疾是在绍兴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通过参与农民起义而实现“南归”的。当时,辛弃疾与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正在建康(今南京)这个地方。

恰逢宋高宗赵构南巡建康,辛弃疾等人得到了他的嘉奖。辛弃疾本以为这将是自己实现收复北方失土愿望的契机,然而皇帝的态度很快发生转变,开始对他冷落。

在此后的十二年时间里,辛弃疾多次被外派为官,又屡次上书向皇帝进谏,但是遗憾的是,他的建议始终未被采纳。

时间推移至宋孝宗淳熙元年(公元1174年),辛弃疾再次来到建康,担任江东安抚使参议官。此时,宋高宗赵构已逝,新皇登基,他仿佛又回到了南归的起点。

然而,新皇帝是否支持辛弃疾的北伐主张呢?答案却是不言而喻的。宋孝宗初登大宝之时,的确也怀有收复失地的意愿,但是他很快就意识到,当时的南宋国库其实已空虚无物。

原来,北宋灭亡之际,金人不仅掳走了徽、钦二帝和大批北宋的高官、宫女,还劫掠了宋朝积累了一百多年的财富,几乎将宋室的国库搬空。

随后,在“泥马渡康王”的故事中,赵构虽在南方称帝,但是国家一度陷入极度贫困之中。根据史书记载,南宋甚至出现过严重的“钱荒”。缺乏资金,又无良马,这使得皇帝在军事上显得力不从心。

赵构在位长达三十五年,国家的经济状况却始终未能得到显著的改善。这一问题在宋孝宗即位之后,也并未得到完全解决。

当然,南宋未能实现北伐的原因远不止于此。朝中大臣的贪污腐败、对战争的畏惧,也是导致北伐计划无法实施的重要原因。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辛弃疾很难不将自己的遭遇与嫦娥的境遇相类比。他在词中借问嫦娥被岁月侵扰的感受,实则是在抒发自己内心的无奈与感慨。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辛弃疾并未像李商隐诗中所写的那样,流露出“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的懊悔之情。

因为在另一版本的民间传说中,嫦娥是为了保护灵药不被恶人所得,才被迫吞下它,导致自己与丈夫分离。在这版民间传说中,嫦娥是一位勇敢的仙女,她是为了责任而牺牲了自己的幸福。

辛弃疾亦复如是,他作为一位理想主义的英雄,为了民族大义而选择南归,终其一生都未对自己的选择感到后悔。

实际上,在《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这首词中,辛弃疾表达的是对时光流逝、壮志未酬的担忧。

尽管按史书的记载,辛弃疾南归时年仅二十一岁,十二年后也不过三十三岁,正值壮年,但是作为战士,他深知体力与年龄的挑战。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三句,与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我欲乘风归去”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展现了词人超越尘世的想象。

但是辛弃疾更为激进,他不仅想飞到天上俯瞰河山,还欲挥斧砍去月桂树,以免其遮挡视线。这种想象之大胆,其实是远超苏轼的。

关于“月桂”所代表的暗喻,学者们多有解读。一说是指代朝中主和派,阻碍了南宋北伐;另一说认为,“桧”有“guì”、“huì”两个读音,“桂”与“桧”算是同音,暗指秦桧余党应被清除。

不过无论是哪种解读,这首《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都体现了辛弃疾对于消除阻碍、实现理想的渴望。

结语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无疑是古代中秋词中的巅峰之作,但是若论想象力之丰富,辛弃疾的《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亦不遑多让。

作为宋朝最著名的将军词人,辛弃疾的词风不仅豪迈无比,又不失柔情,而且常伴以奇诡的想象力和政治隐喻。

在这首词中,“斫去桂婆娑”几句尤为大胆。展现了辛弃疾对于清除月亮上的障碍物,让明月的清辉洒满人间的坚定信念。

假如我们把辛弃疾在词中想要“斫去”的“月桂”看作朝堂上的奸臣,那么月亮的清辉就可以理解为朝堂上“清廉正直”的风气。

所以这首《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不仅是对月宫景色的描绘,更是对人间朝堂的深刻政治隐喻。

参考资料:

《宋史》,作者:脱脱、阿鲁图,元;

《稼轩长短句》,作者:辛弃疾,南宋;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作者:辛弃疾,南宋;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作者:苏轼,北宋;

《嫦娥》,作者:李商隐,唐;

5 阅读: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