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五常”有多难入?印度六次申请失败,难圆“五常梦”

叫我大黑熊 2024-01-04 23:39:09

什么是安理会一票否决权?

民间有个非常生动的比喻,这是联合国安理会给五大常任理事国颁发的“合法打架牌照”,别的地方管不着,但在五常的地盘,只要五常不同意,谁来都不好使。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这一张牌照的威力如此巨大,自然就成了世界各大诸侯魂牵梦绕,不懈追求的终极目标。南亚霸主印度为了成为第六常,不懈追求了70多年,提交了七次申请,次次被否决,屡战屡败,屡败屡战,至今没有得到正式名分。

如此长期又彻底的羞辱自然,让大国雄心爆棚的印度人面子上下不来台,他们甚至疯狂叫嚣:印度如果不能加入五常,就直接退出联合国,组建新的联合国。但是国际社会根本没人搭理印度的愤怒。

其实只要看看隔壁中国的艰难归常路,就能明白现在的印度还差得远呢。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作为联合国创始成员国之一,作为最开始的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作为东亚地区最有影响力的国家,无论从哪个角度讲,联合国安理会的那个位置,都理所当然的归属于新中国,属于新中国人民。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可是因为美国人不同意,新中国长期被排斥在联合国大门之外,更遑论什么五常席位,美国人拒绝的理由也很简单,新中国还没有证明自己具有决定地区局势的能力。

既然你不给,那我就自己要。自此开始,中国走上了艰难的归常之路。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半岛单挑以美国为首的17国联军,无数百战老兵拼死冲锋,无数最可爱的人血洒疆场。

最终,中国人民志愿军以巨大的代价,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逼回三八线,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将一百多年来中国对外战争中连战连败的阴霾一扫而光。

几百年来,西方殖民者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线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朝鲜的战局充分说明在东北亚这一块,中国不点头,谁来都不好使。某种意义上来讲,1962年的边境战争,就是中印两国争夺五常入场券的席位战。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在当时,印度的国际环境比中国好得多。美国、苏联、欧洲都支持印度,只要在战场上击溃中国,印度就将以亚洲无可争议的代表身份走入安理会神圣的殿堂。可战争结果却是解放军小试牛刀,印度军队大败溃逃。论打仗,印度人实在是上不了台面。

中印战争的结果充分证明,在亚洲只有一个带头大哥,那就是中国。

但是打败印度却并不是这段艰难征程的终点。很快,一个新的迫切问题又摆上了中国人的案头——原子弹。这个玩意儿美苏英法都有了,中国人要不要有?

苏联人说搞原子弹太费钱,中国国力弱,根本搞不出来,苏联的原子弹会保护中国。中国人说,爹有娘有都不如自己有,哪怕把裤子卖了,也要把原子弹搞出来。

国家一声令下,全国人民紧急动员,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没有计算机,我们一下一下的用算盘打。没有实验场地,我们一块一块地用铁锹砸。没有建设图纸,我们一点一点的从头摸索。没有物资供应,全国人民千方百计省出粮食支援原子弹。

为了新中国的坚定前行,那一代人吃了三代人的苦。他们说,如果在我们这一代不炸响原子弹,就是对子孙后代犯下历史错误。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1964年10月16日15时,西部边疆一声巨响,“邱小姐”凌空爆炸,中华五千年历史文明自此走进“有核时代”。有了这玩意儿,中国人的腰杆彻底挺直了。

原子弹的炸响之后,新中国的归常之路还剩下最后一步,怎么把原子弹打出去呢?能够发射核武器的战略洲际导弹,无论在哪一个国家都是妥妥的大国重器。

美苏冷战对峙半个世纪,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几次走到擦枪走火的边缘,却无人敢真正打响第一枪,究其根本就是因为两个国家都拥有战略洲际导弹这个大杀器。

美国、苏联有的,中国人也必须要有。再度从头做起,再度艰难探索,再度举全国之力。

1971年9月10日,中国第一枚东风五号洲际导弹腾空而起,导弹起飞时平稳正常,第二级按时分离。但因为导弹上的计算机软件出现了问题,二级发动机提前六秒关机,导致导弹落点比预设目标偏移了几百公里。

一个洲际导弹的试射虽然偏移了目标几百公里,但已经充分证明,中国人拥有了洲际距离的武器投送能力,只需要反复校正,获得射击精度只是时间问题。

1980年5月18日,东风五号再度腾空而起,完美击中万里之外的海上目标,一个在战场上正面击败过美军的国家,一个在战场上正面对抗过苏联的国家,一个击溃印度如秋风扫落叶般的国家,一个拥有原子弹、氢弹、核潜艇的国家,一个拥有战略洲际导弹投送能力的国家。这样的国家不是五常,那谁是五常?这样的国家不拥有一票否决权,全世界都不答应。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1971年10月25日,在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压倒性的多数票优势拿回了常任理事国的权利。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当我们享受今天和平幸福的生活的时候,一定不要忘了许多年前我们的先辈们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披荆斩棘,薪火相传。

1 阅读: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