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龙潭三杰”,大多数人都知道这“三杰”指的是钱壮飞、李克农和胡底,他们都是中国共产党隐蔽战线上的杰出代表。但是说起山东“三李”,却很少有人知道他们是谁。
山东“三李”指的是李仙洲、李延年、李玉堂这三位国民党高级将领,他们都是山东人,刚好都姓李,又刚好都是黄埔一期出身,职务都是兵团级,军阶也都是中将。

山东“三李”的起点相同,但他们各自却拥有着不同的结局,谁的结局更好呢?
李延年是“三李”中年纪最小的一个,他出生于1904年,出生于1899年的李玉堂排名第二,出生于1894年的李仙洲是“三李”中的老大哥。
然而,年纪最大的李仙洲,却是三人中活得时间最长的一位,而他也是这三人中唯一进过功德林监狱的国军战犯,为何一个被俘的人的结局却比另外两个人好呢?另外两个人的结局又是怎样的呢?
李延年虽然年纪最小,但是他的官升得却比李仙洲、李玉堂快,1927年就担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二师第五团团长,开始在国民党军界崭露头角。
在国民党任职期间,李延年也多次得到蒋介石的重用,但是在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后,蒋介石开始追究他“平潭岛撤退”的责任,以“擅自离职,有亏职守”之罪名,下令将李延年捕押军事法庭审判。
最终,李延年被判11年徒刑。

李延年出狱后的生活十分贫困,晚年生活也十分凄凉,最终因病去世了,享年70岁。
1949年跟着国民党一同来台湾的还有李玉堂,但是当他到了台湾后,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待遇,之后由于李玉堂被叛徒出卖,说他曾经跟共产党合作过,最终,李玉堂被蒋介石下令枪毙,享年52岁。
李玉堂确实响应过我党的召唤,那是发生在海南战役时期的事。
在李玉堂部驻守海南岛期间,中共华南分局策反委员会通过关系跟他秘密接触,劝他可以站到人民革命阵线一边。
李玉堂虽然是国民党的高级将领,但是他在国共合作期间同共产党有过接触,他知道共产党是在为人民战斗,所以尚能认清形势,欣然接受中共提出的条件,积极准备起义。
然而,不知道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待邓华司令员领导的第四野战军第十五兵团发起海南战役时,由于交通中断,导致李玉堂未能及时接到中共关于起义的指示。

当时,海南岛上的军队数量多,虽然大部分都是粤军,但是其中也混杂着很多不知名的军队,在这种环境中想要起义成功,李玉堂就必须和共产党里外接应。
既然没有接到中共发来的指示,李玉堂为了保险起见,选择了按兵不动,等时机成熟时 他们再继续开展下一步。
等解放军占领海南岛后,李玉堂也就跟着国民党去了台湾。后来李玉堂被蒋介石杀害,也是因为海南战役。
李玉堂虽然是出生于国民党,但是他不光在海南战役时期响应了我党的召唤,在北伐战争、抗日战争中也贡献出力量,总的来说,李玉堂是个有功的国民党高级将领。
毛主席曾经说过,凡是在历史上做出过好事的人,我们都不应该忘记他们。
毛主席也是一位心胸豁达,宽容大度的领导人。他心底无私,与人为善,乐于助人,能够全面地去看待问题。当然,他一身正气,爱憎分明,能够客观公正地去对待每一个人,每一件事。
所以对于李玉堂这个国民党高级将领,毛主席是非常欣赏的。

1983年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追认李玉堂将军为革命烈士,以告慰英灵在天之灵。
和毛主席有着同样广阔胸襟的,是周总理。
功德林战犯李仙洲的名字之所以能被纳入第二批特赦名单,是因为周总理以书面形式对李仙洲进行了批示。
前文说到,山东“三李”都是黄埔军校的学生,也就是说,他们都曾经是周总理的学生,其中最让周总理印象深刻的,就是年纪最大的李仙洲。
李仙洲特赦后,在周总理的邀请下来到中南海西花厅,周总理特意让李仙洲坐到自己身边与他亲切交谈。
聊天期间,周总理对李仙洲说:“黄埔一期中有几百名学生,但是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你和曾扩情。”
周总理的真挚话语让李仙洲十分感动,他激动地说:“学生不争气,之前有很多地方做得不好,辜负了老师的一番教导。”

周总理拍了拍李仙洲的肩膀:“过去的事情就不要再提了,我们要朝前看。”
从功德林战犯所出来后,李仙洲于1961年回了老家,距离他上次回来,已经隔了14年。
李仙洲回到家后,首先见到的是他从未见过面的13岁的儿子李德强。对于这个儿子,李仙洲是心怀愧疚的,他没有亲自陪伴李德强长大,也没有为家庭作出贡献。
为了弥补这一份缺失,李仙洲也尽力对儿子好。然而李仙洲回家不久后,李德强就接到去外出工作的消息。
那时候的李仙洲已经是70岁的高龄,他也到了需要被子女照顾的年纪,但是李仙洲没有向政府提出半个希望儿子留下的字。
李仙洲始终是个讲原则的人,而清廉节俭也是他终身做人的准则。抗战初期,李仙洲在忻州战役中受了伤,蒋介石为表彰他的战功,特意赏给他5万大洋。
然而李仙洲并没有把这笔钱自己留着,而是都用在给伤病员治疗上。

虽然李仙洲跟儿子李德强相差53岁,且在儿子13岁前就没有见过面,但是李仙洲骨子里要强的个性也遗传给了他。
他就这样怀着对父亲的眷恋和担心,踏上了新的征程。
李仙洲虽然已经回到了老家,但是他没有停止为国家工作。1975年国家释放最后一批在押战犯时,他在周总理的召唤下回到北京。
周总理想让李仙洲给黄维做做思想工作,在这期间,李仙洲还见到了曾经隐蔽在国民党中为共产党做事的韩练成将军。
经过一番长谈后,李仙洲才知道韩练成早就跟中共有联系了,莱芜战役之所以能取得胜利,也是因为有韩练成在其中帮忙。

李仙洲虽然成了解放军的俘虏,还被关押在功德林监狱,但是现在再回头细看,这无疑也救了李仙洲一命。如果当初他没有被解放军俘虏,即使没有战死沙场跟着国民党去了台湾,恐怕他的下场就和李延年、李玉堂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