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种豌豆技巧来了,间苗千万别大意,增产效果很惊喜!
当春风拂过大地,沉睡了一冬的土地渐渐苏醒。在众多农作物中,豌豆以其独特的魅力和营养价值,成为春天里备受青睐的种植对象。然而,要使豌豆在春天茁壮成长,收获满满,其中可是有着不少讲究,其中间苗这个环节更是关键,一旦大意,产量就可能大打折扣。
在春天种植豌豆,起初看着那些嫩绿的豌豆苗破土而出,仿佛让人看到了丰收在望的景象。它们在阳光的照耀下,舒展着嫩嫩的叶片,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但此时,很多种植者往往容易忽视一个问题——间苗。
我们不妨先来看看不间苗的后果。想象一下,如果不进行间苗,豌豆苗会毫无节制地生长,原本规划好的种植空间,很快就会被密密麻麻的豌豆苗填满。据农业数据显示,在一块10平方米的豌豆种植地里,如果一直不进行间苗,到豌豆生长中期,平均每株豌豆苗所占的土壤养分资源,与合理间苗后相比,要减少三分之一左右。这意味着每株豌豆苗能够获取的养分、水分以及阳光等生长所需的资源大大降低。
同时,由于空间过于狭小,豌豆苗之间相互竞争,植株的生长空间被严重挤压。合理间距下,豌豆苗植株高度能均匀地生长到1米左右,而间苗不当,植株高度可能会因为养分不足、生长空间受限等原因,平均减少20 - 30厘米。这不仅影响了豌豆的整体生长形态,更使其结荚率大打折扣。据田间观察统计,不间苗或者间苗不及时,豌豆的结荚率相比合理间苗能降低40%以上,产量自然也会受到严重影响。
那么,春天种豌豆该如何正确间苗呢?
首先,要了解豌豆生长的一般规律。豌豆苗在生长出2 - 3片真叶时,是第一次间苗的最佳时机。此时,豌豆苗还比较柔嫩,但已经具备了足够的生命力,能够独立吸收养分和水分。通过观察豌豆苗的生长态势,选择植株健壮、叶片翠绿、根系发达的苗留下,将瘦弱、病残的苗拔掉。这样可以给健壮的豌豆苗提供更多生长资源,促进其快速生长。
接着,在豌豆苗长到4 - 5片真叶时,需要进行第二次间苗。此时,随着豌豆苗的生长,它们对空间的需求进一步扩大。这一次间苗,要根据品种特性和种植计划,确定合理的株距和行距。一般来说,矮生豌豆苗之间的株距保持在10 - 15厘米,行距保持在25 - 30厘米;而在高杆豌豆种植中,株距可以调整到15 - 20厘米,行距为30 - 40厘米。这样的间距,既能够保证每株豌豆苗都有足够的空间伸展叶片,充分接受阳光照射,又能使其根系在土壤中自由伸展,吸收充足的养分和水分。
除了掌握正确的间苗时间,还有一些细节需要注意。比如间苗时要小心操作,避免损伤留下来的豌豆苗的根系。根系是豌豆苗最重要的吸收器官,一旦受损,会影响其生长和发育。另外,间苗后的土壤要进行适当的覆土,让豌豆苗的根系与土壤紧密贴合,提高其抗倒伏能力。
间苗后的豌豆苗,在良好的生长环境下,生长态势明显变好。据实际种植数据对比,在同样一块土地上,经过合理间苗的豌豆,生长到开花期时,每株豌豆的茎粗平均比没有经过合理间苗的高0.3 - 0.5厘米,叶片面积也增加了20% - 30%,这些数据都表明豌豆苗在合理的生长间距中,能够更好地进行光合作用,积累养分,为后期的开花结果打下坚实基础。
春天种豌豆,看似简单的间苗环节,实则蕴含着大道理。它是决定豌豆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只有掌握科学的间苗技巧,按照豌豆的生长规律,细心呵护,才能让每一株豌豆苗都在广阔的空间里茁壮成长,最终收获饱满的豆荚,实现丰收的喜悦。所以,在进行春天豌豆种植时,千万不要忽视间苗这一关键步骤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