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智能汽车已经成为我国优势产业,所以我们对汽车芯片需求量非常巨大。

据央视新闻提供的数据显示,一辆纯燃油车需要搭载的芯片数量大概为500~600颗,而一辆新能源汽车搭载的芯片数量是传统统汽车的2倍,约为1000颗,高智能化新能源汽车搭载的芯片数量约为2000颗,以后的L5级自动驾驶智能汽车的芯片数量更是暴增至3000~5000颗。

而今年1~10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卖出了975万辆,这些车大多都是高智能化车型,所以芯片实际年需求量会超过200亿颗,这个需求确实相当惊人。

这也是中美科技战打响之后,网友们最担心的地方,生怕中国汽车产业会被“芯片”拖了后腿。
那么,我们国内汽车芯片产业链到底如何呢?其实,情况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悲观,相对来说,这是发展国内汽车芯片产业最佳时期,因为们天时、地利、人和都具备了。
在车规级功率芯片和控制类芯片领域,像斯达半导、士兰微、扬杰科技等都在做,并且都有成熟产品,产品涉及车规级IGBT模块、功率器件以及汽车电子器件防雷击、防静电保护技术等。
在汽车存储芯片、传感器等领域,有北京君正、兆易创新、韦尔股份等,在DRAM解决方案、微控制器、传感器等方面都有成熟技术。
在模拟芯片领域,有圣邦股份、纳芯微、安世等,他们的产品涉及电源管理器件、模拟和混合信号芯片器件也都在大量使用。
在射频芯片领域,有卓胜微、唯捷创新,他们产品涉及车规级前段射频信号处理以及射频信号放大等解决方案,并且都已经成熟。
在汽车通信技术领域,有芯力特、华大半导体、国民技术等,都有成熟解决方案。
MCU芯片领域,有芯驰科技,涉及智能座舱、车身控制等。
另外,像小鹏、东风等车企都研发有类似功能的芯片只是叫法不同而已。比如东风DF30就是一颗MC∪,目前已经搭载于自有车型之上。
智能驾驶芯片及解决方案,华为算实力派了,不仅有自己鸿蒙智行方案,也有自己的智能驾驶芯片。
还有地平线,这家科技企业也是硬件+软件全套方案,已经是国内赫赫有名的智能驾驶方案供应商了。

其实大家还忽略了一家车企,这家企业不仅自研了智能驾驶芯片、整车全域操作系统、智能驾驶世界模型NWM,还构建了整车12项全栈技术布局,此前还得到了央媒的高调曝光和点评。

这家车企就是蔚来,在前一段时间的科技日上,蔚来高调宣布自主研发的全球首颗5nm智能驾芯片——神玑NX9031已经流片成功,该芯片拥有当前四颗业界旗舰芯片的性能,十分强悍。

自研的中国首个整车全域操作系统SkyOS·天枢,采用1+4+N”技术集群,能够有效地管理和调度车辆的异构大算力资源,并且是行业首个去碎片化,将整车底层硬件与软件全面贯通,从而实现整车全域智能的智能汽车操作系统,目前这一操作系统已经搭载于蔚来新车之上。

据悉,蔚来自2016年以来,一直持续坚持正向研发,在电池、电驱、电控、Ai人工智能、操作系统、智能驾驶方案等12项全栈技术布局已经全面实现自研,累计研发投入高达500亿,全球研发人员超11000人,全球申请中和已授权专利达9300余项。

而蔚来全量自研技术发布后,也得到了国内顶级媒体的高度点评,称蔚来为我国智能汽车产业“强芯筑魂”打下了坚实基础。

#中国汽车不被卡脖子#
这样看来,不管是汽车基础芯片,还智能驾驶方案和芯片,也或者是全域整车操作系统,我们都有涉及,只要我们同心协力,劲往一处使,万亿规模的汽车芯片产业,将带着中国经济一起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