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但是因为地壳构造的复杂性和震源区的不可直观性,关于地震到底是如何孕育和爆发,其具体成因和机制是什么的相关问题,直到今天都没有完满的答案。
目前科学界普遍推崇的解释是:由于地球在全年不眠不休地自转和围绕太阳进行公转,地球内部的物质也会跟着不停地进行分异,而这就导致包裹在地球表面的地壳,也就是岩石圈产生了持续的生成、演变和运动,最终引发全球性地壳构造运动(地震)。
据科学统计,地球上平均每年都会发生不低于500万次地震,分担下来每天都会发生上万地震。只不过绝大多数时候震感微弱,我们没有察觉而已。地震震级相差1级,能量就会相差近30倍。当震级大于等于6级就已经称得上是强震了,大于等于8级那就是巨大地震。
没经过地震的朋友可能无法感同身受,日本广岛长崎原子弹知道吧?说出来你可能不信,上世纪90年代,日本大阪神户7.2级地震所释放的能量,就等同于1000颗二战美军原子弹蕴含的能量。据记载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地震发生于1201年前,当时整个近东和地中海东部地区城市全部惨遭破坏,死者总数逼近110万。
尽管现代人类科技日新月异,但不论是当前还是更远的未来,都很难精准的提前预测地震的爆发时间,过去成功预测的实例,也基本纯属巧合。换言之,所有关于判断地震爆发前兆的经验分享都只能当做参考,我们更应该学习和掌握的是如何能在地震中最大限度的提升存活概率。
地震不仅会对人类造成直接伤害,还会引发众多次生灾害(诸如大火、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扩散)。上世纪的美国旧金山地震和日本的关东、阪神地震,都曾引发大火并夺走数以十万记灾民的性命。
因此,地震爆发后,我们最先要做的就是保持冷静就近躲避。室内要寻找结实、不易倾倒或能形成三角稳定支撑的物体,趴在它的下方或旁边;室外要尽量跑到空旷的地方。
期间还要让自己身体的重心降到最低,颔首低头用双手或者借助枕头棉被此类物品来保护头部和颈部,遇上火情和燃气泄漏的情况,记得找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防止气体中毒。切记不要随便点燃明火,逃出去后应避开人流,小心出现拥挤踩踏。
全球疫情刚有所好转,破坏力巨大的地震就又在各地此起彼伏,我们不禁要问这是否和人类的社会活动有关呢?其实,早在上世纪60年代,地质学家就已经发现人类的地热开采、油气开采、矿床开采、废水注入深井、修建水库等都会引起地壳应力场的变化。
当时,美军曾在丹佛落基山军械库打了一口 3638米的深井,用来处理凝固汽油弹产生的有毒废物。据记载1962 - 1966年间美国共向这口井里注入了1.65亿加仑的有毒废液,结果在钻井16km范围内发生了 710 次小型地震,此事曾引发全球高度关注,由于后来1967年爆发的多次5级以上的地震,也都与注水量密切相关,美军便停止了相关作业。由此可见,科技是把双刃剑,人类应该从一次又一次的不幸中学会反思和收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