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晚年回忆:之前我从不迷信,但是在杀杨宇霆时,我不得不信

历史实战派 2024-08-15 15:22:46

九一八事变在中国近代史上是最屈辱的时刻,然而,当张学良得知日本人攻城,下达了不抵抗的命令。对于这样的命令,就连日本人都非常奇怪。

因为这个命令,在几个月的时间里东北三省迅速沦陷。当时的国人痛骂张学良。胡适也曾在日记中写道:“杨宇霆不死,东北必不会如此轻易失掉。”后来,对于杀害杨宇霆这件事,张学良也从不迷信到迷信。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1928年5月,奉军在和北伐军对抗中受挫,张作霖决定撤至关外,张学良、杨宇霆受命收束京津一带的军队。

6月4日,张作霖在皇姑屯去世。此次事件之后,奉系军阀没有了主持人,所以他们一边隐瞒着张作霖的死讯,一边催促张学良立即回家。

而此时,奉系军阀的政治重心已经悄悄转移到了前方。但对于继任人,张学良和杨宇霆也都有可能。

不过,张学良继任,还是因为父亲的余荫而受到关照。张作相表示:“我怎么样服从大元帅,我就怎样服从你”,“但你要不好好干,我到屋子里拎着你耳朵我打你耳光子。”

当然质疑张学良能力的人也很多。张学良得益于老辈的扶持,所以也对老辈有意无意地表现出倚重的想法。

皇姑屯事件后,奉系上层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张学良是总司令,张作相是老辈的领袖,杨宇霆总揽奉系事务。

杨宇霆有意辅佐张学良,此时的他和张作相态度一致。但很快,两人的分歧也很快表现了出来。

其实,早在郭松龄反叛被杀之后,张学良对杨宇霆的嫉恨就已经种下了。郭松龄是张学良在陆军讲武堂的老师,也是张学良一手扶持起来的将领。

而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之后,张作霖论功行赏,给了杨宇霆江苏督军的高位,也并未让郭松龄升职。对此,郭松龄很是不满,再三扬言要杀掉杨宇霆。

之后,郭松龄被杀,张学良认为这一切都是杨宇霆的责任,所以始终视他为眼中钉。但因为他刚刚上位,毕竟还要倚仗他的支持。

在张作霖去世后,很多人都拿张学良不当回事,其中杨宇霆和常荫槐更甚,对张学良以父亲自居,动辄就对他训斥辱骂。

一次一个官员求见张学良不在,最后找到杨,杨宇霆大怒,直接来到了张学良的卧室外,大骂他混账东西,你若这样,东北的事能干好吗?这一次,张学良终于忍无可忍,说道:“我干不了你干。”

在后来的工作中,对于张学良的安排,杨宇霆概不听指挥。甚至对张学良的施政指手画脚,有着想要取代的想法。

除此之外,常荫槐也对张学良非常藐视。在一次高级会议上因为张学良顶撞了他两句,于是他当场对张学良大声辱骂。而且这两个人几乎所有的事情都是自作主张,也都是先办理再找张学良签字。

这两个人不仅对张学良,对其他的长辈也是如此,仗着他们的辈分在军中对人颐气指使,那些元老都敢怒不敢言。

不过,张学良和两人最突出的矛盾还是在东北易帜的问题上。张学良主张听命南京,共同抵御外敌。而他们两人却反对,因为一旦易帜就会破坏他们的利益,所以他们非常反对张学良的主张,对他大加辱骂。但即便如此,张学良还是突破阻碍向全国通电易帜。

1928年12月29日,东北三省易帜,中国终于完成了形式上的南北统一。而杨宇霆仍然丝毫不给张学良面子,在中央代表和东北代表合影的时候他夹着皮包就走了,谁的面子都不给。

而且日本方面也对杨宇霆很是忌讳,要求他想尽一切办法,不使杨宇霆掌握东北政权。

张学良因为日本的杀父之仇,有着强烈的排日心理。而杨宇霆和张作相等人更甚,所以日本人也不希望杨宇霆执掌东北。

再来说说,张学良最终是如何下定决心杀害杨、常二人的。

1929年月5日,杨宇霆借父亲过寿,在府内大摆寿宴。东北各地的官员都前来祝寿,就连蒋介石、白崇禧、阎锡山等人也都派代表前来祝寿。张学良也准备了厚礼:30根金条、2万块银元,亲自前往祝寿。

当他走进宴会时,杨宇霆也只是普通的礼节对待,连手都没握,随后就去招呼别人。张学良呆了一刻钟,便率队回到了帅府。杨宇霆对他这样的态度,使得他的情绪非常烦躁。晚上,张学良向妻子说了想要除掉杨宇霆和常荫槐的想法,对此,于凤至劝说才作罢。

但在后来,他们越来越过分,张学良只好处死他们。

1929年1月10日,杨宇霆、常荫槐一起来到帅府,要求成立东北铁路督办公署,并要常荫槐担任督办。

张学良表示等一等再说,杨宇霆却要他立即作出决定,还拿出已经拟好的条文,让张签字。张学良仍然表示说等一等,两人很是不快,于是他们饭后再来时,张学良已经布置好了一切。

当他们走近时,几个卫兵就告诉他,他们两人阻挠国家统一,着即处死,立即执行!说完,两个人就被结果了性命。

这两个人的去世,在全国引起了很大的轰动,日本人也非常高兴。不过,除掉这两个人之后,张学良也基本控制住了东北的政局再也没有人胆敢挑衅他。

但因为这件事,张学良也开始迷信,因为在当初决定是否杀害杨宇霆时,他投掷了好几次银币,都显示同一面,这一面事先决定是杀了他。对于这件事,张学良晚年也表示,这件事让他迷信了。

2 阅读: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