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卜杜拉•亚森:厚重的文化内涵,独特的审美意蕴——评覃河馨海的剧作《三道菜》

光影故事的博客 2025-03-30 08:52:45

《三道菜》是南山剧社的编剧覃河馨海的剧作,曾于2019年5月13日由南山剧社在我校南校区小剧场演出过,覃河馨海自己导演。故事背景是清末民初的近代中国。由剧中提到的唐军官可知,当时社会,政治上帝制崩塌、军阀割据,而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初显也佐证了为什么苏家能够成为镇上做大米生意的富商。

剧中的苏沪生和苏文清之间的关系代表着当时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替或者说冲突,反映了当时社会所经历的变革。因为苏家经营大米生意,江苏也是产米大省,因而故事主要发生在江苏。

《三道菜》最有价值的地方在于塑造了几个性格不同的人物形象,其中最有特色的是作者对人物神态的描写。剧中人物主打一个生动和写实,首当其冲的便是苏沪生。作为家里的老人,他从封建社会走来也经历了封建王朝的倒塌,可以说,他代表着当时阻挡新生事物的守旧派,是传统礼教的维护者。而与之相对的便是清和及文翀,这个两个人我们之后再说。那么苏沪生就一定只有缺点吗?当然不是,作为家里的顶梁柱他选择用自己的方式维持整个家庭,只不过,这种传统的观念对于年轻人及新生事物无异于是束缚、是枷锁,从而造成整个家庭的一种压抑诡异的氛围。正是这种两面性格的刻画,才造就了他的真实形象。

第二位便是文兰平,她就更为直观一点。她所表现出来的温和顺从以及在饭桌的附和反映了旧时代女性在社会中的受压迫地位,在古旧传统婚姻当中的并不对等的低微,勤劳能干也有,但是更为重要的是前者。至于清和及文翀,他们是新生事物,是新的文化,新的观念的形象代表。但是,新事物的产生,观念的改变是何其的难。正如文中清和与苏沪生的矛盾。在我们现代人当中极为平常不过的称谓,但在苏沪生眼里都是不可取的,这也反映了年轻人的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仅凭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对抗整个大环境的,反而要顺从或者说臣服于现实,即使个人的理想最终破灭。

作者描写的“三道菜”之中的醉蟹原产于江苏兴化,狮子头是扬州名菜,而小葱拌豆腐则是江南人家常见的家常菜。醉蟹,代表了苏家曾经的繁荣时光,而狮子头在苏家较为艰难的时期,象征着家庭的归属与渴求安定的心理,最后一个是最为朴素的小葱拌豆腐,最简单的一道菜却是苏家在困境中的曙光,也是家庭中那一丝温暖与未来对生活的希望。三道菜的描写丰富了剧作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

最后我再说一说我个人的感悟。《三道菜》不仅是一部描绘家庭的伦理剧,更是一幅反映那个新旧交替时代的社会画卷。作者通过一个大家庭的故事,让我意识到每一个家庭历史都承载着历史的厚重,具有复杂的角色。这也会让读者(观众)不得不思考一下,在现实社会中,在追求个人理想的同时,如何平衡责任与现实,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面对的课题。剧中的人物形象、家庭情感以及生活物品向我描述着每一个家庭都可能有的故事。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与家人之间更深的理解,并在生活的琐碎中,去追寻自己的梦想。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