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野钓打窝窝量掌握不准,可能就是空军和爆护的区别。
说说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1. 大家好我是悠然,钓鱼新观察,看清鱼情,找到办法。进入冬季之后,很多钓友说窝料也提前打了,线组鱼钩也都换成细的了,饵料状态也很好,为什么总是钓不到鱼?难道是这段时间鱼不开口了吗?
2. 今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进行水下观察,在相同水深相同位置,分别进行 4 瓶盖和一瓶盖的酒米打窝,看看发窝时间的区别和对鱼的影响,以便我们之后更好的钓到它。测试当天的温度为 10-18 度,多云下午 1点半,我们在两米水深,间隔 10 米的距离打下窝料,让水下摄像机来告诉我们,有什么样的区别。
-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 4 瓶盖酒米的发窝情况。摄像机到位调整好角度,小杂鱼就赶来了。前一个小时,除了小杂鱼外,也没有看到其他鱼。一小时后,有条逆鱼从窝点上方游过。一个半小时后,窝点边缘翻起泥沙,感觉是附近有大个体鱼,但是并没有进窝吃饵。紧接着一群白条从窝点上方游过。下午 3 点半,还是只有趴地虎鱼,逆鱼在窝点里面忙活,之后也有白条和麦穗进窝。然而直至天黑也仅是如此,始终没有看到正经鱼进窝。
-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下间隔 10 米,打了一瓶盖的窝点发窝情况。窝料到位,调整好角度,前期连小杂鱼也没有看到。40 分钟后,开始有鳑鲏进窝试探,然后趴地虎鱼进窝吃饵。紧接着一群鳑鲏抢食窝料。一个小时之后,就有鲫鱼试探性进窝吃饵。随后窝点里面渐渐就热闹起来,鲫鱼、鳑鲏、趴地虎鱼同场竞技。虽然看着鲫鱼有些轻微离底,但进食速度也不算太慢。两个小时之后,也就是下午 3 点半,窝料被吃光了,直至 4 点多,窝点里面还有鲫鱼,相差 10 米的距离,只是单纯的窝料多少不同。4 瓶盖的酒米,到天黑也没有看到正经鱼进窝,只看到了小杂鱼和窝点旁边有泥沙翻滚繁殖。
3. 相同水深一瓶盖的酒米,虽然前期同样也只是小杂鱼,但一个半小时之后就开始发窝了。而且鲫鱼在窝点里面,持续到下午 4 点多。为什么差距会这么大?根据我多年的垂钓经验和水下的鱼情观测,我认为在鱼体不适,尤其是在温度低时更为明显。窝料越多越集中,越会引起鱼的警惕性。这也是我们看到窝点边缘有泥沙翻滚,说明有大个体鱼在附近,但始终没有进窝吃饵的原因。但一瓶盖的酒米虽然集中,但量少,在小杂鱼的搅动下就变得分散了。一个多小时之后,鲫鱼就敢进窝吃饵了。紧接着就出现了大量的鲫鱼进窝吃饵,在短时间内把窝料吃光了。
4. 由此次测试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在冬季夜钓不宜大量作窝,量少且分散,有助于降低鱼的警惕性,可以提前进窝吃饵。
好了我是悠然,野钓只用事实说话,希望本视频对您有所帮助。感谢大家的点赞与转发,咱们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