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祖李渊被迫退居二线后都在做啥?他的晚年生活过得是否舒坦?

丁姑娘说历史 2023-05-02 20:30:25

唐高祖李渊被迫退居二线后都在做啥?他的晚年生活过得是否舒坦?

贞观二年,唐高祖李渊62岁,诞下滕王李元婴,可见李渊在退位后,过得有多舒坦,不过,这也只是看起来舒坦而已,实际上,他却是被逼着退位的,只有他自己才能体会到其中的艰辛。

李渊在被逼退皇位后,与自己的儿子李世民闹得不可开交,表面上看起来风光无限,实际上内心的痛苦却是常人所无法理解的,最终,他与自己的儿子李世民重归于好。

玄武门之变之后,李渊不得不退隐幕后

武德九年(六百二十六)六月四日,李渊的第二个子嗣,也就是太子李建成与四子齐王李元吉,在这一日,被李世民一剑斩杀,而李世民则带着自己的属下,将李建成与李元吉所生的十一个孩子,尽数斩杀,在这一日,李渊亲眼目睹了自己的两个儿子与十一个孙子的惨死,换做是谁,都会痛不欲生。

玄武门之变之后,李世民的左膀右臂尉迟敬德带着秦王府的精锐士兵前来拜访李渊,尉迟敬德一只手拿着一把长剑,另一只手则是将李建成、李元吉的头颅抛到了李渊的面前,然后跪在了李渊的面前,尉迟敬德告诉李渊,李建成、齐王、李元吉谋逆已经死在了李世民的手中,所以秦王才会让他亲自护送。

试问,有谁能比得上尉迟敬德的护卫?李渊知道,尉迟敬德名义上是保护陛下,实际上却是在逼迫陛下退位,李世民让他来逼迫自己让位,如果李渊不让位,尉迟敬德很有可能会对李渊动手。

李渊被尉迟敬德逼得走投无路,向自己的亲信裴寂,陈叔达,萧瑀三人求救。三人之中,和李渊走得最近的就是宰相裴寂了,两人是君臣,也是至交好友,可是此时,裴寂却是沉默不语。

裴寂也知道,如今李世民大获全胜,李渊除了退位让贤,退守第二道防线,已经没有其他的办法了,可是他也不可能去劝说李渊让贤,因此也就保持了沉默。

见裴寂无言以对,萧瑀、陈叔达连忙向李渊讨好,说李世民战功赫赫,是当之无愧的太子,现在李渊年纪大了,而且李世民刚刚平息了李建成、李元吉之乱,李渊应该立刻封李世民为太子,然后将自己的位置让给其他人。

萧瑀与陈叔达显然都是聪明人,他们明白,若是李渊执意不让,尉迟敬德必然会对他下手,若是尉迟敬德杀死李渊,他们两个也是死路一条,因此,为了自己的小命,他们必须要劝说李渊让出皇位,让出皇位。裴寂在两人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后,又劝李渊让出皇位,让李世民继承皇位。

难道李渊陛下要自动让出皇位?答案是否定的,如果他真的想要退位,根本就不需要征求裴寂和另外两个长老的同意,在历史上,没有哪个皇帝会把王位让给自己的儿子,就算是自己的儿子,也抵挡不住皇权的诱惑。

就连清王朝的高宗乾隆皇帝,也不是真的想要退位,但是他在很早的时候就向世人许下了诺言,说自己的寿命不能长于祖父康熙的六十一年,于是乾隆皇帝就不得不履行诺言,主动退位,但是乾隆皇帝的退位和李渊的退位不同,乾隆皇帝退位后,依然掌握着朝政,而他的儿子嘉庆皇帝,基本上就是一个傀儡,乾隆皇帝退位,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权力,但是李渊想要退位,就必须放弃自己的皇位,放弃自己的权力。

所以,李渊的退位与乾隆的退位是完全不同的,李渊是被自己的儿子李世民逼迫着退位的,而那个时候,李渊也是走投无路,在尉迟敬德的威严下,李渊不得不退位,于是,李渊就按照裴寂三人的提议,将李世民定为储君,然后找个日子退位。

李渊陛下在立下太子之位的时候,还特意的说了一句,那就是他已经决定立李世民为太子,这句话实在是太过匪夷所思了,如果李渊陛下真的想立李世民为太子,为什么不早点立李世民为李建成,那样的话,玄武门之变也就不会发生了。

当然,这还不够,李渊还要配合李世民,将这场大戏演好,李世民在看到李渊的时候,哭得稀里哗啦,说这一切都是李建成、李元吉逼的,都是李建成、李元吉的错,李渊更是哭得稀里哗啦,说这一切都是李建成、李元吉的错,让他不要放在心上。这场戏做足了,也就意味着李渊已经原谅李世民,两人的关系也算是彻底的融洽了。

当然,所谓“李渊与李世民父子和好”只是表面现象,在李渊公布“太子”之位后,他便迅速被李世民所控制,李世民先是让亲信大将接手各大兵营,然后又让亲信大将在朝中身居要职,诸如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等等,再加上秦王府的老部下尉迟敬德,秦叔宝,程知节,这些人都是李世民一手遮天,所以李渊的皇帝之位也就成了一个虚有其表的角色。

不过,在李渊提出要将皇位拱手相让的时候,李世民却是一副谦虚的样子,坚定的拒绝了,不过,李渊知道,自己现在是个空壳,做个没有实权的皇帝,实在是太没意思了,所以,他选择了退位。于是,就在玄武门之乱后的第二个月,李渊就主动让出了皇位,而李世民也成功的登上了皇位,第二年李世民就开始了他的统治,被称为唐太宗。

事实上,李渊在退位之前,过得还算不错,这一点从他生下李元婴就能看得出来,最重要的是,李渊虽然退位了,但是他依旧住在太极宫中,而李世民却住在了东宫,有侍女伺候,可以说,他过着和皇帝一样的生活。

李渊退位后没多久,就被李世民压得喘不过气来。

不过,在李渊退位后没多久,他就感觉到了来自于自己李世民的压迫。最重要的一点,李世民登基后,刻意的低调了李渊、李建成的功绩,所以历史上的记载,都被改成了李世民鼓动太原起义,而李世民则是一统天下,一统中国,仿佛李世民才是开国之君,而不是李渊,所以李世民才会去李渊化。

要想削弱李渊的影响,最好的方法,就是否认李渊时代的政令,所以李世民在登基后,曾多次对李渊时代的弊端进行批判,但他却不敢对自己的父亲李渊指手画脚,而是对李渊时代的武德朝进行了批判,说其政事混乱,贪官污吏猖獗,风气恶劣。

有了李世民的带头,其他的文武百官也跟着起哄,一时间,武德朝陷入了一片黑暗之中,百姓们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这也引起了民众们的不满。这个时候,李世民这个做皇帝的必须要做点什么,必须要做出点什么来,只有这样,才能让百姓安心。

该罚谁?要不要处置李渊?这是不可能的,就算李世民对自己的父亲李渊有意见,也不会当众处罚,因为这是一种不孝的行为。于是,李世民就找到了武德朝的一位大臣,而这位大臣就是李渊的朋友裴寂,也是最好的人选。

这在古代一直都是这样,一个国家的繁荣,功劳自然是陛下的,但是一个国家的衰败,却是大臣的责任,这就是所谓的“奸臣误国”。所以裴寂才会成为众矢之的,但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裴寂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李世民这是在拿自己父亲李渊的无能来证明自己。

李世民立即下令罢免裴寂,让他回乡为蒲州(今山西临猗县),裴寂说自己年事已高,不愿与好友李渊分离,请求李世民允许自己留在长安,与李渊共度余生。李世民毫不留情的反驳道:“计公,你的功劳太大了,你的功劳太大了,你的功劳太大了。”武德之时,政令混乱,官吏懈怠。但念及往日情谊,终不能至,故人归坟,何必再别?

李世民的言下之意,就是裴寂是个无能之辈,没有任何的功劳,能够坐上宰相之位,完全是因为李渊的关系,在武帝年间,朝中的弊端,都是他一手造成的,他没有被处死,已经是仁至义尽了,能够让他安安稳稳的回来,已经是仁至义尽了。

于是裴寂被李世民打发回乡,裴寂的流放只是李世民清洗李渊身边亲信的第一步,随后李世民又对陈叔达等李渊身边亲信进行了革职处理,当李世民将这些亲信从朝堂上除名之后,李渊在朝堂上的声望一落千丈,声望一落千丈,威望一落千丈。

贞观三年(629年),李世民派大将军李靖出征东突厥,李靖与东突厥的颉利可汗交手,取得了一场又一场的胜利,最终击败了颉利可汗的大军,逼得颉利可汗落荒而逃,从此东突厥不再是大唐的心腹之患,颉利可汗落网也是迟早的事情。

要知道,自从大唐建国以来,东突厥汗国就是一个巨大的外患,当年李渊为了在边疆求得安宁,以求一统中国,曾经被逼着臣服于颉利可汗,这对李渊来说,也是一种莫大的侮辱。在李世民登上皇位的时候,颉利可汗乘着这个机会,带着二十万骑兵,直逼长安四十里外的渭水,好在李世民是个有勇无谋的人,在渭水上设下了一个圈套,这才让大唐和东突厥重新签订了和约,让大唐有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东突厥汗国是大唐最大的外敌,但是李世民只用了三年的时间,就将东突厥汗国击溃,这说明李世民并没有否认父亲李渊的功劳。

颉利可汗被李靖击败之后,李世民就开始考虑,是不是要给自己的老爹李渊找一个新的工作地点,因为李渊整天都呆在皇宫之中,什么事情都不做,只知道生儿育女,这也是李世民为什么要给自己的父亲李渊找一个新的工作地点的原因。

不过,李世民也不能将自己的父亲李渊赶出太极宫,所以李百药就给李世民写了一封信,信中说,宫中的宫女实在是太多了,所以想要削减宫中的侍女,以减少宫中的开销,李百药的这个提议,李世民也是欣然接受。

但是,李世民所裁掉的宫女,却都是李渊在太极宫中的侍从,所以,本来就很敏感的李渊,第一时间就意识到,自己的儿子并不想让自己留在太极宫中。于是,李渊主动要求李世民搬到这里来住,李渊说,这里有一片美丽的森林,是他最喜欢的地方,也是他最喜欢的地方。

弘义宫是李渊为李世民建造的秦王府,位于太极宫的西南方,相隔甚远,而且比太极宫要小得多。于是,李渊就把自己的住处改成了大安宫,从那以后,李渊就开始过起了与世隔绝的生活,就算是李世民请他到九成宫避暑,他也拒绝了。

李渊被逐出了太极殿,这代表着他在大唐已经没有了任何的话语权,唯一能够利用的,就只有李世民一个人了。

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李渊与李世民之间的矛盾终于解开了。

从李世民挑起玄武门之变,逼迫李渊退位,到李渊“主动”将太极殿搬出来,李渊对李世民的不满已经达到了顶点,这也是李世民与李渊之间最大的矛盾。

贞观四年(六百三十年),东突厥颉利可汗被大同道中人张宝相活捉,随后张宝相将俘虏送到长安,献给李世民,大唐最大的心腹大患,大唐最大的心腹大患,李世民将这件事情禀报给李渊,两人都是喜出望外。

对此,李渊专门在大安宫中设宴款待文武百官,酒宴之上,李渊亲眼目睹了颉利可汗沦为阶下囚的一幕,心中感慨万千,想当年,他被逼迫屈膝,那是一种刻骨铭心的屈辱,如今,这屈辱却被李世民一雪前耻,他怎能不喜,所以,李渊在酒宴之上,对李世民赞不绝口:“汉高祖困白登,无以为报,故而,有一日,我朝无人,我朝无人。”如今,我已经将你交给了我,你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李渊的言下之意,就是当初刘邦在白山被匈奴单于围攻,他的后人无法为他报仇,如今他的儿子已经为他报仇雪恨,这说明他选择了一个合适的皇帝,从此以后,他就再也不用担心了。

李渊的话,意味着他已经完全接受了李世民,这也意味着两人之间的关系正在缓和,而这一晚,可以说是李渊退位以来,最高兴的一次,李渊开始弹奏琵琶,李世民也跟着起舞,这也意味着,两人之间的感情,在玄武门之事结束后,又有了新的进展。

从那以后,李世民对李渊更是忠心耿耿,每日清晨,他都会亲自去拜见李渊,然后和李渊一起吃早饭,若是有事,不能去拜见李渊,就会让长孙皇后代他去拜见李渊,并且为他带来一顿丰盛的早饭。

另外,李世民还时常吩咐长孙皇后每日与李承乾一同前往李渊府,向李渊殿下请安,并且吩咐长孙皇后替他伺候殿下用膳。

可以说,经过这一次酒宴,李世民彻底的改变了自己的看法,李世民不但对李渊忠心耿耿,而且还对李渊所生的几个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兄弟姐妹,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关心,这一切都说明,李世民与李渊之间,已经没有了任何的隔阂。

贞观八年(634年)3月,李渊再次在大安宫中设宴,这次宴请的是东突厥汗王,还有岭南百越部落首领冯智戴,李渊一时心血来潮,便下令让冯智戴在宴席上表演草原舞,并要求他在宴席上作一首诗词。

李渊见这两个不愿归顺中原的少数民族头目竟然这般顺从,心中甚是高兴,他感叹道:“胡越同姓,古往今来,未尝一家人。”

这个时候,李世民终于当众夸赞了一下父亲李渊,李世民听了父亲的话后,立即跪在了父亲的面前,向父亲道贺,李世民更是将大唐的功绩归功于李渊,说是李渊指点了他一番,让他能够带兵出征,让胡越臣服,也是李渊指点。

李世民这一通马屁,几乎将大唐开国之初所有的功劳都归功给了李渊,顿时让李渊心中一喜,要知道,自从玄武门之变之后,李世民就再也没有对李渊说过一句话,如今却将贞观盛世的功劳全都归功给了李渊,实在是让李渊有些受宠若惊,同时,李渊也意识到,自己的这个儿子,其实并不是不承认自己,而是承认了自己,这就意味着,李世民与自己的关系,已经彻底的修复了。

这一晚,李渊很是高兴,李世民等文武百官都在为他欢呼,李世民更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夸奖大唐,让四夷臣服,这让李渊很是高兴。这一刻,他才知道,李世民是一个多么伟大的人,他的儿子,他的治国之道,都在自己之上。

也正是在那次酒宴之后,李世民为了让李渊过得更好,花费了大量的金钱,为他修建了一座永安宫,也就是后来著名的“大明宫”,为李渊修建了一座新的宫殿。

然而,李渊未能等待大明宫建好,而是在贞观九年(635年)的5月驾崩,享年七十。在李渊死后,大明宫就停止了建造,直到唐高宗李治,李世民之子,李世民登基,这才重新修建。

李渊死的时候,李世民虽然伤心欲绝,但对他来说,却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因为他和他的父亲,在生命的最后关头,终于解开了心中的疙瘩,成为了一个完美的结局。

八年后,贞观十七年(六百六十三年),李世民的儿子李承乾和侯君集联手,策划了一场又一场的政变,想要逼迫李世民退位,结果计划失败,李世民杀死了侯君集,剥夺了李承乾的皇位,这个时候,李世民才明白,自己的父亲李渊是多么的悲哀,这也是李世民在剥夺李承乾皇位的时候,痛哭流涕的对群臣说:“人最大的痛苦,莫过于失去亲人。”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李世民已经开始后悔自己的所作所为了,也明白了自己父亲李渊的心情。

结束语

李渊陛下被李世民逼迫退位,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他是中国历史上最懦弱的皇帝,但实际上,他的内心是非常痛苦的,没有人能够理解他这个做皇帝的艰辛,也没有人能够理解他这个做父亲的辛苦,因为他在退位后生下了那么多的孩子,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事实上,他在退位后,承受的只是一种心理上的折磨。

好在李渊皇帝最终还是解开了自己的心结,与自己的儿子李世民重归于好,在那个年代,他七十多岁就去世了,这已经是一个很好的结果了,至少他已经摆脱了自己的伤痛,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