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九日上午,台军金门守备队的一名上等兵在点名时被发现失踪,金门守备队立马在全岛展开搜寻,但都不见踪迹。三月十日下午,台媒“中时新闻网”报道称,这位上等兵之所以失踪,是因为其于三月八日深夜穿着救生衣跳入海中,向中国大陆游去。这位士兵在游了数公里后体力不支,恰巧被正在执勤的我方海警救起。此消息得到多家台媒转载,不过台湾地区防务部门负责人邱国正称对此事“有待进一步确认”,而台军所谓的“陆军司令部”则表示对此事毫不知情。同时我方也并未对此事进行任何确认或回应,这位台军上等兵失踪的具体情况还有待进一步调查。
虽然此事听起来有些戏剧化,不过历史上从金门渡海游到大陆投诚的台军士兵有许多,其中最出名的莫过于著名经济学家、中国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前世界银行副行长林毅夫。1979年,林毅夫在金门担任步兵连长,当年五月十六日,他先对部队下达了“举行演习”的假命令,要求所有士兵全部回到营房;同时欺骗不归自己管理的哨兵,称将带领部队进行夜间武装泅渡训练,若看到有人下海游泳不要拉响警报,更不要开枪。在完成这一系列准备工作后,林毅夫穿上救生衣,跳入台湾海峡,游到了大陆。回归祖国大陆后,林毅夫得到了高度重视,进入了北京大学经济系学习,后又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西奥多·舒尔茨的门下继续深造,终于成为了享誉世界的经济学家。有林毅夫作为榜样,如今驻防金门的台军士兵若希望通过泅渡来到大陆自然也可以理解。
不过无论如何,金门岛距离厦门最近点也超过四公里,在茫茫大海中漂浮这么远的距离是有很大风险的,可为何这位台军上等兵宁愿冒着葬身大海的风险,也要向大陆投诚呢?由于目前两岸都未确认这一消息,我们听不到这位上等兵的自我表述,但是有分析人士推测,促使这位台军士兵投诚的原因分为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可能是金马地区台军守备部队生活过于艰苦,近日台军马祖守备部队连续二十多天未得到物资补给,新鲜的肉类和蔬菜全部被吃完,士兵只能吃白米饭、泡面充饥。士兵们叫苦不迭,向上级反映多次却毫无成果,只能在沙滩上写下抗议标语,这才引起台湾当局重视。
虽然目前没有媒体报道金门台军部队的情况,但台军将金门和马祖划为同一防区,因此分析人士认为金门守备部队的补给情况和马祖台军类似。而且台湾省著名媒体人赵少康也表示,此前金马地区的台军曾发生过多次断炊事件,然而台湾当局却一直选择隐瞒消息。这位台军上等兵或许是因为连续多日断炊,实忍无可忍,这才选择向大陆投诚。
而根本原因,则可能是台湾当局倒行逆施,引发了“台军”的厌战情绪。过去一年里,“台海局势”快速升温,台湾当局执迷不悟,做着“挟洋自重”和“以武拒统”的美梦,甚至还要逐步采用“刺猬战术”,宣称与解放军展开巷战,做好把台湾打成一片废墟的准备。
同时,美国也正在制定“毁台计划”,若无法避免台湾回归祖国,就毁灭台湾,让我方只能得到一片废墟。在这种背景下,大多数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台湾民众的担忧情绪开始快速发展。“台军”作为台湾当局“以武拒统”的机器,其担忧情绪势必显著强于普通台湾民众。而驻扎在金门、马祖地区的台军位于所谓的“前线”,一旦两岸战事爆发必将率先遭到打击。
同时驻扎在金马地区的台军也能比较方便地与大陆交流接触,受台湾当局蒙蔽和洗脑的程度较浅。因此金马地区的台军尤其容易滋生厌战情绪,眼看台湾当局倒行逆施,不愿做“台独”分子炮灰的士兵自然会向大陆投诚。
只要这位台军上等兵是诚心向大陆“投诚”,就一定会得到相应的礼遇,一定能摆脱成为炮灰的命运。也希望更多的台军士兵能够以这位上等兵为榜样,尽早弃暗投明,既可以保护自己的身家性命,也能推动祖国统一早日实现,不论是对个人还是对民族,都有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