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除夕夜,当人们在各忙各的准备年夜饭时,《狂飙》成为大众家庭的"第一道菜"。这部现象级作品在央视八套近九年的收视率中排名第一,张译以一头花白的"安欣"造型再次引起了大众的关注。
只要看过电视剧的人都知道,《狂飙》非常火爆。网上关于剧情的讨论非常热络,"我们都是安欣"的相关话题层出不穷。
然而就在剧大火的时候,反派演员们都在直播间“集体道歉”,张颂文也在微博上感谢剧组和观众,唯独张译,就像是消失了一样,在各大社交平台上保持了诡异的沉默。
这下把网友们都急坏了。"张译为什么没来参加宣传活动?"
"是不是和剧组发生了矛盾?""会不会连庆功宴都不参加?"
各种猜测沸沸扬扬,但张译依然不为所动。直到有路人在海南偶然拍到他拍摄的照片,大家才恍然大悟:噢,这位"戏疯子"已经投身于下一个角色的世界里。
说实话,这操作真的太"张译"了。
翻看他的履历,我们会发现他的演技炉火纯青,但也发现他常在作品爆火后选择消失,这并不是他高冷或傲娇的表现,而是他为自己制定的一种生存法则。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娱乐圈中,张译的做法颇显独特。他不玩社交媒体,不炒作话题,甚至连参加综艺节目都非常少。
在外人看来,这是一种极度危险的行为,类似于"作死"。张译就是不这么做。
他坚持认为,演员就应该专心演戏,其他的都是浮云。这种态度在当今的娱乐圈显得格外独特,就像一股清流。虽然这可能意味着他会错失许多商业机会,但这种观点恰恰成为了他的个人标签——一位纯粹的演员。
如今的张译早已不再是当年那个为了角色四处求人的北漂青年,但他仍然保持着那颗最初的执着之心,专心致志地投入到表演中,不追求那些华而不实的东西。
或许,这就是为什么他在《狂飙》之后又"消失"的原因。因为在他看来,戏演完了,他就该去做他想做的事情。这种淡然在浮躁的娱乐圈里显得尤为珍贵。
这就是他能在这个圈子里长久生存的秘诀。
从“妖精会”到金马影帝,他用一部部优秀作品,完成了演员的自我救赎。
谈到张译的沉默,我们不得不提《士兵突击》和"妖精会"事件,那次事件令他险些跌入低谷。
对于《士兵突击》中的班长史今,大家还有印象吗?演员张译凭借28岁的年龄,成功地塑造了一名有血有肉的军人形象。
特别是天安门前那场痛哭的戏表演,将一个铁骨铮铮的军人退役时复杂的情感演绎得淋漓尽致。仅此一场戏,让无数观众记住了这个“长得太没特点”的演员。
但是你可能不知道,当时的张译和现在的“隐形人”可不是一样的。那会儿他在贴吧论坛上非常活跃,并且喜欢跟粉丝互动。
现在的他就是个"社交boy"。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充满活力的年轻演员,却差点因为一次节目上的一句玩笑话断送了自己的演艺生涯。
在《非常静距离》节目中,张译为了活跃气氛,开玩笑说自己成立了一个“妖精会”,并自封为会长。他要求女孩们下跪喊:“我们爱戴你啊,我们拥护你啊”。
甚至有些传言说,有个女剧照师因为不想加入,反被他那电饭锅大小的缸关了起来。
放在现在,这肯定算职场霸凌了,肯定会在网上引起巨大的反响。
当时网上的舆论沸沸扬扬,张译这才意识到自己的玩笑开得有些过分了。尽管后来剧组的女孩们出来解释说是综艺效果,张译平时还得求着大家入会,但这次的教训让他意识到:在这个圈子里,有时候少说话才是最好的自我保护方式。
自那次采访之后,张译似乎换了个人。他不再频繁更新社交平台,不再随意接受采访,甚至都很少参加综艺节目。
他全身心地投入到演戏中,这也是他后来被誉为"戏疯子"的原因。
每次被记者问到为什么不参加更多的综艺活动,他总是会说:“我并不是一个适合娱乐大众的人。”这句话听起来虽然像是自谦,但实际上是他对自己对于娱乐和艺术的界限有着明确的认识。
从《士兵突击》中的史今,到《狂飙》中的安欣,张译用一个个出色的角色证明,演员最重要的还是演技。
其余的,都是不值得关注的事情。
这些年过去,那个曾经爱说爱笑的"妖精会会长",如今变成了深居简出的实力派演员。这也许是他对自己的救赎,也是他在娱乐圈自我保护的机制。
有的时候我在想,如果当年那次"翻车"经历没有发生,可能就不会有今天这个纯粹的张译了。
据说是因为妖精会的事情之后他迅速调整好心态,他的演艺生涯就是从最底层一点一点走过来的。想想他早年的北漂经历,与他现在的成功密不可分。
你以为张译2000年到2005年在北京能接到好角色吗?事实可并非如此。这五年间,他跑遍了北京大大小小的剧组,投出的简历更是数不胜数。
由于长相过于普通,群演这个角色也经常被人嫌弃,因此它只能靠做场记、配音来谋生。
那时他常听到的是:"你长得太没特点了"、"你演戏就是个死"。换做一般人,可能早就放弃了。然而张译却坚持咬牙挺过来了。
在娱乐圈这样看脸的环境里,"长相平平"简直就像是职业生涯的催命符,但张译却能够把这个"缺点"转化成自己的优势。
正因为没有突出的长相,他才能将自己完全融入角色,让观众看到的不是"演员张译",而是剧中的人物。
在他28岁的时候,命运终于给了他一个机会。在《士兵突击》这部电视剧中,他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普通班长的角色,使这个角色栩栩如生。
从此,这个"相貌平平"的小伙子开始逆风翻盘。
即便在成名之后,张译依然保持着那份谦逊。每当有人赞美他,他总是说:"这是编剧和导演的功劳,换一个演员,也能演得很好"。
这不是一句空洞的客套话。在娱乐圈这个讲究炒作的行业里,无论其他人如何出名,张译始终如一地记得自己的出身。
那些年的"扑街"经历,让他养成了低调处世的风格。
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就是个普通人,做好本职工作演好戏就行。"这话听起来朴实,却道出了他的生存之道。在这个娱乐至上的年代,他选择做一个专注于演技本身的演员,不涉及其他太多的纷扰与喧嚣。
或许正是因为他经历了艰难的时期,所以他更加懂得在浮躁的圈子里如何保持初心。从一个默默无闻的龙套到如今的实力派演员,张译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在演艺圈,长相并不是最重要的,留住观众的心才是最重要的。
要讨论张译这种特立独行的性格,就得从他的家庭背景聊起。
放在别人眼里,他这种处世方式简直就是"不会做人",但了解下他的成长环境就会发现,这种性格是真真实实存在的,并不是他故意表现出来的。
张译的父母都是小学老师,他们从小生活在教师家庭的环境里。要是了解过教师群体就知道,他们平时的社交圈就是那么大,基本就是和其他老师家庭来往。
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性格多少都会显得内向一些。
“我不是一个能娱乐大众的人”,张译曾多次这样说。听起来像是自嘲,实则指的是他对自己的精准定位。在这个需要八面玲珑的圈子里,他选择以真实的面貌示人。
有人认为他因为不懂人情世故,而错过了很多商业机会。而张译却认为,与其费尽心思去迎合别人,不如选择一条让自己舒服的路。
即便这条路的收入没有那么高,但至少走起来让人感到安心。
他的个性在娱乐圈中堪称异类,然而这种独特的"不合群"反而成了他的一道护身符。在一个所有人都在想着怎么吸引眼球、怎么博取关注的行业中,他的低调和谦虚反而显得格外真实,引人注目。
可以说,张译的"佛系"处世哲学主要源于他从小所接受的教育和环境。这种不善社交的遗传基因和成长环境,造就了他独有的性格密码。
或许正是因为这样,他在浮躁的娱乐圈中始终能够保持纯净的初心,这份纯粹的品质实在难得。
张译式生存法则,用"消失"完成自我突破。
在娱乐圈中,像张译这样用"消失"来续命的演员非常少见。
张译从《士兵突击》之后第一次选择隐退,到《狂飙》之后再度选择退隐,他总是在最火的时候选择低调。每当热度来袭时,他并没有忙着上综艺,也没有赶着直播带货,而是悄无声息地埋头进新戏里。
在流量为王的时代,这种操作无疑会扼杀自己的前途,可是当我们理性深入地去分析他的行为,便会发现正是这种聪明、明智地及时抽身的决策,使他在演艺圈稳住了地位。
有人说他不会借势营销,但他却对此毫不在意。在他眼中,演员就是演员,不是流量明星,也不是带货机器,更不是任何人的营销工具。
他每次作品火爆之后都选择全身而退,留条后路给自己,反而成为了他最大的竞争力。
再说说《狂飙》,其他演员都在最火热的时候疯狂营销的时候,张译已经默默地去了海南拍下一部戏了。这种看似“不懂做人”的选择,反而让他在这个浮躁的圈子里越走越远。
在当下这个流量至上的时代,张译的选择或许仿佛有些格格不入。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他以自己的技艺和实力揭示出一种道理:在娱乐圈中,真正的可持续发展不仅是不断攀爬、攀升,更是要有自知自明、懂得退让,给自己留一条退路。
这就是张译的江湖生存法则。在他看来,最好的存在感恰恰是在该"不存在"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