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恒大10年砸170亿,2019为国养士投28.92亿

体育烨桦 2025-01-18 00:19:44

广州队解散的消息一出,足球圈和商界都炸开了锅。

十年170亿的投入,光听这个数字,就让人觉得头晕目眩。

恒大这笔钱到底都花到哪去了?是花在了球场上,还是花在了球队的“光环”上?这场豪赌,赢得了荣誉,输掉了未来。

2010年,恒大收购广州足球,那个时候的广州队,正被假球事件搞得一团糟,连中超都没得踢。

正当俱乐部处于低谷时,恒大突然“抄底”入场。

这一看似“空降”的举动,其实背后是许家印深思熟虑的商业布局。

从一开始,许家印对足球的兴趣并非出于对运动的热爱,而是因为他明白,足球可以带来商业价值、媒体曝光和巨大的市场潜力。

再说,恒大的营销做得好,明星效应已经是他们的一大“杀手锏”,无论是楼盘推销,还是体育项目,都可以通过名人效应吸引眼球。

一开始的投入也的确不小。

2010年恒大接手后,首年投入就达到了1个亿,随后的两年,恒大更是疯狂投入。

2011年,用6亿成功带领广州队从中甲打到中超,2012年再投入7亿拿下联赛冠军,成绩和财力一样火爆。

2013年,又投入6个亿,迎来了双冠王的辉煌。

这一切,似乎为恒大的足球梦点亮了绿灯,球队成绩越来越好,球迷和媒体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投入和回报并非线性增长。

虽然在前几年,恒大的投入换来了可观的成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开支也在不停攀升。

从2015年开始,恒大的开销进入了“爆发期”,有数据显示,2015年俱乐部的开支达到了13.33亿,接下来的两年,开销依旧保持在13亿左右。

这其中有很大的原因是归化球员的引进,包括高薪的卡纳瓦罗以及众多的外援,这些都意味着“钱袋子”需要越来越大。

到了2018年,恒大真的是彻底打开了“烧钱模式”。

那一年,俱乐部的开销达到了24.3亿,2019年更是创下了28.92亿的惊人数字。

这个数字的背后,除了球队的日常运营开销外,还有大量的归化球员和高薪教练的支出。

想想看,一个俱乐部为了短期成绩,拼命花钱买进外援、买进球员,就是为了让自己在短时间内获得最高的曝光度和媒体关注。

恒大的这一策略并未能维持太久。

随着俱乐部的财务问题逐渐暴露,恒大开始变得越来越沉重。

2020年,恒大足球俱乐部退市,未能再提供详细的财务报表,但显然,巨大的开支已然成了他们的“包袱”。

即便如此,恒大还是在“养着”那些年薪过亿的归化球员和教练,几乎没有什么节制。

从这条路上看,恒大俱乐部真的是在用一个超乎常理的速度在燃烧自己的资本。

从2010年到2020年,恒大的总投入接近170亿,其中大部分都投向了球队、足校以及外援。

有人说,这是中国足球的一次“豪赌”,但结果却没能收获稳定的回报。

换句话说,花了那么多的钱,足球成绩并没有成正比地回馈给他们。

从商业角度看,恒大的做法并不完全是失败。

广州队的名气大了,媒体曝光度提升了,球队的商业价值也有了极大的提升。

这种以烧钱为手段的短期内的高效益,终究无法避免长期的负担。

球队解散、债务缠身,最后成为了无法承受之重。

恒大队的这次解散,也给中国足球上了一堂生动的“商业课”。

金钱能带来成绩,但要想维持长久的成功,还是需要稳定的经营、科学的投入和可持续的策略。

简单说,恒大的这十年,投下的钱不少,成功的成绩也有,但最终还是没能跑得过那一堆堆的债务。

纵观全局,恒大给中国足球带来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影响:一方面,它迅速让中超水平提升,吸引了大批外国球员和教练,另一方面,过度的投入也让球队在短期内背上了沉重的负担。

如今,广州队的解散,无疑是这个高投入、高风险模式的最终结果。

但无论如何,这段历史都将成为中国足球乃至商业领域的一个经典案例,给后来的投资者和俱乐部管理者敲响了警钟。

十年170亿,虽然终究没能换来一场持续的“盛世”,但恒大的豪赌,至少曾点燃过中国足球的一把火,让人看到了不同的可能性。

0 阅读:77
评论列表
  • 2025-01-18 16:59

    残枝败叶随风漫, 凄凉落寞唯可叹! 昔日高举霸王鞭, 如今破帽遮颜面。

  • 2025-01-18 14:03

    上港花了120亿后夺一冠换来了什么,骂声一片。[点赞]

体育烨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