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是"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也有人说,是"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一半是通透,一半是从容。人生路上风雨兼程,有人困于方寸之间,有人却活成了一道光。前日见邻居张姨,虽患重病却笑容依旧,她说:"病痛是生活给的柠檬,我就把它做成柠檬茶。"原来幸福的人,不是没有烦恼,而是养成了这五种习惯。
苏轼有言:"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生活总有不如意,心态好的人懂得区分什么是必须接受的现实,什么是能够改变的状况。就像钱钟书在《围城》里写的:"天下只有两种人。譬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种人挑最好的先吃..."表姐离婚那年,整日以泪洗面,直到有天看见女儿模仿她皱眉的样子。她开始每天记录三件值得感恩的事,渐渐发现阳光依然温暖,咖啡依旧香醇。丰子恺说:"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真正的智慧,是在认清生活真相后,依然选择与生活共舞。
《菜根谭》云:"岁月本长,而忙者自促。"心态好的人像定期清理衣橱,适时放下怨恨与计较,却始终拾起希望与热忱。记得大学室友小林,求职屡屡碰壁却在出租屋养了满阳台的多肉。她说:"找工作像谈恋爱,缘分未到时,先把自己活成春天。"林语堂在《生活的艺术》中写道:"人生在世,还不是有时笑笑人家,有时给人家笑笑。"他们懂得:放下不是认输,而是腾出手来拥抱更多可能;坚持不是固执,而是给幸福多留一扇门。
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道出了独处的妙处。心理治疗师荣格曾说:"独处是遇见自己的神圣时刻。"认识一位退休教师,每天雷打不动要练一小时书法。墨香氤氲中,她找到了比广场舞更深的快乐。但人终究是社会性动物。苏轼在《定风波》里写:"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最好的状态,是在独处时沉淀,在相处时绽放。就像茶树,既需要寂静生长,也渴望在沸水中舒展灵魂。
一半认真,一半随性梁启超给女儿的信中写道:"处忧患最是人生幸事,能使人精神振奋..."心态好的人对重要的事较真,对无关的事一笑而过。像老茶客泡茶,讲究水温茶具是仪式感,但喝到凉茶也不恼。朋友阿杰是急诊科医生,工作时常与死神赛跑,下班却沉迷收集搞笑表情包。他说:"医院里学会最重要的事,就是下班后要把白大褂和烦恼一起挂进衣柜。"这让我想起杨绛的话:"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一半知足,一半进取《中庸》有言:"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懂得知足不是安于现状,而是在进取中依然能品味当下的甜。小区门口修鞋的老周,总爱在工具箱旁摆个收音机听戏。有人问他为何不换大店面,他擦擦眼镜说:"修好每双鞋的成就感,比钱更让人踏实。"但知足不等于停滞。就像季羡林在八十高龄仍坚持学术研究,他说:"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就在于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责任感。"最好的生活态度,是像竹子般虚心进取,又像稻穗般懂得低头。
结语林清玄说:"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人生这场修行,其实是我们与自己的和解。养一盆绿植见证生长,留一盏夜灯温暖归途,在喧嚣中修篱种菊,在风雨里自得其乐。点个赞吧,愿我们都能在纷扰世界里,修得这五种幸福的能力。毕竟心若向阳,无谓悲伤;人若向暖,岁月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