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副省长,贪欲下,走向深渊

小柯聊体育 2023-03-09 16:05:25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在集中落马的那一批省部级干部中,刘某应该是文化程度最低的那一位。其他一些落马的高官,基本都是大学本科,有的还读过研究生和博士,再不济也有大专文凭。但刘某不一样,1946年出生的他,只有一个中专文凭。虽然没有学历,但并不妨碍刘某在贵州的官场混得风生水起。早年,刘某的仕途之旅起步于六盘水,水钢,就是当地的水城钢铁厂。刘某虽然是钢铁厂的一把手,但并不能胜任一把手的职务。那是八十年代,别的企业搞得都是风风火火有声有色,唯独刘某治理下的钢铁厂却日暮西山,一天不如一天,到最后居然濒临破产不得不被其他企业兼并。虽然把厂子折腾得完蛋了,但刘某却全身而退。也正因为如此,当时六盘水的百姓就有流言,说刘某弄散了钢铁厂,但却弄鼓了自己的腰包,他在这中间捞取了不少好处。虽然此时刘某是贪官的流言多如牛毛,但都是无根之水,并没有什么确切的根据。

而在离开六盘水后,刘某旋即脱离国企系统,而正式进入了Z界。还在1994年,刘某就升任贵阳市委副书记兼副市长。当时普遍的说法是,他用贪腐来的钱,喂饱了时任的省W书记,所以刘某才能一路被带病提拔。1995年,刘某又正式升任贵阳市市长,从此他大权在握。两年后,刘某又成为了贵州省副省长,进一步高升成为省级领导。贵阳当地百姓曾揶揄说:刘某没被判处死刑,是因为能力不济,在贪腐问题上也没有超过同行。这话当然是调侃,不过人们始终坚信,刘某就是因为有前科,所以在升官后才刹不住闸而继续胡作非为。

第一个带着钱走进刘某家里的私企老板叫陈某,是贵阳某地产公司的老总。陈某敢于直接带着钱登门,而不担心被刘某轰出来,可能是因为他也听闻了刘某在六盘水的经历。彼时的刘某,还是贵阳市代理市长,一次陪着省领导去吃饭,和陈某有了一面之缘。1994年底,大年夜的前一晚,陈某不在家过年,而是拎着两瓶茅台酒,直接敲开了刘某的家门。那时候,一瓶茅台的价格四百多块,两瓶酒八百多块。从给领导送礼的角度看,两瓶酒实在拿不出手,可那是九十年代中期,对贵州这样的穷省来说,多数人一年的收入可能都达不到一百块。可即便如此,送礼的陈某也知道两瓶酒拿不出手。放下酒的那一刻,陈某还特意提醒了一句:留着自己喝,不要送人,下面有点东西。刘某再蠢,也能明白话里有话。陈某走后,他从酒盒的下面翻出了三万块包好的现金。陈某之所以要送钱,是因为在市政工程上有求于市长刘某。贵阳市当年,正在开发中华北路的一块地皮,作为房地产公司的老总,陈某岂能不知道这里头的油水有多丰厚。都说苍蝇只叮有缝的蛋,眼看刘某毫不推辞的收下了酒,陈某就明白事情已经胜券在握。过年后,陈某发现地皮的事儿市里还没有批下来,于是就直接走进了刘某的办公室。他直接请刘某过问一下,好让报告尽早批下来。刘某也不含糊,当即表示这是小事。就这样,区区三万块钱,帮助陈某撬动了数百万元的利益。在随后项目批准后,光是土地出让金和城市配套费,陈某的公司就少缴了上百万元。也难怪人们总说,找准支点连地球都能翘起来,对陈某而言,他在Z商关系的运作中,就精准拿捏住了刘某的嗨点,自己自然也就能撬动各种利益了。

一年后,刘某又兼任了城市合作银行筹备领导小组组长的职务,城市合作银行在贵阳的大楼正在选址,陈某敏锐的嗅到了这个商机。他再次走进了刘某家里,希望在选址的时候,能选用他开发的那块地皮。这次前来,陈某直接带了一兜子钞票。刘某收下了装钱的旅行包,待陈某走后他数了数,整整有20捆,都是百元大钞。有了这笔钱,刘某当即开始为陈某办事。他先以筹备小组长的身份,直接给城市合作银行的领导打电话,表示陈某旗下公司有一块地皮还不错,可以考虑做银行的选址大楼。接着,刘某又给筹备组内的成员挨个打电话,依旧是说那块地皮不错,你们可以去考察一下,如果可以就这么定了。

其他人都是刘某的下属,自然听出了领导的弦外之音。于是在选址的考察上,他们着重将领导提到的那块地皮放在了首位。最后开会研究,虽然有很多备选方案,但那块地皮总是出现在不容置疑的第一位。于是乎,在一团和气与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氛围里,陈某公司的那块地皮就被选中了。当时,谁都知道陈某和刘某的关系非同一般,因此在用地的价格上,都向着陈某说话。就这样,陈某的公司又大赚了一笔,刘某嘛,他已经提前享受到自己的那份好处了。到了1997年春节,陈某再次去给刘某拜年。依旧是茅台酒装钱,陈某这一次盯上的,是某酒店的工程改建项目。虽说项目的一部分已经拿到手了,但陈某想吃下全部,他希望刘某再给自己说说。过完年,刘某果真出面。在陈某的宴请下,不光刘某到场,时任省W书记也在。当另外那家公司的女经理来到后,自然很爽快的答应了陈某的要求。刘某落马后女经理坦言:领导都在,自己能有什么办法,只能照办。

就在这个工程项目到手后,刘某也高升成了副省长。于是在1998年的春节,陈某专门送来了一份厚礼。80年陈酿茅台,外加整整50万现金。钱送得多,自然想从刘某处得到更大的利益。而刘某除了收陈某的钱外,对其他商人老板的贿赂,也是来者不拒。有一个建筑公司的女老板,一次性就给过刘某35万人民币和3万元美金。原来,女老总看上了贵州某工机械厂的地皮,本来已经和机械厂谈妥,女老总要用这块地开发小区。但是机械厂一直没有搬迁,女老总之后找到刘某,希望能帮自己说一下。那天晚上,女老总直接给刘某打电话,说是有事。刘某就把她约到了自家的楼下。女老总已经准备好了35捆人民币,而后直接拎了过来。见面之后她开门见山,希望刘某能跟机械厂打个招呼,让他们赶紧搬迁。刘某接过装钱的袋子,什么也没问,直接答应事情由他来处理。几天后,女老总接到了刘某秘书打来的电话,说是让她提前在酒店订个房间,省长要跟一些干部谈事。女老总明白其中原委,于是那次宴请除了机械厂的领导,省里的几个T长以及女老总也在。席间,刘某表示要加快搬迁进度,于是这件事就在吃喝间给处理了。也难怪百姓对于官员吃喝有这样一句顺口溜:小吃小办,大吃大办,嘴上抹油,原则全丢,吃完一抹,事情全妥。

至于女老总送给刘某另外的3万美元,则是由她的儿子送出去的。彼时有三个饭店项目,女老总的儿子势在必得,于是就给刘某送去了3万美元。可惜这一次钱送出去了,刘某还没来得及给办,就被双规了。刘某落马后,在其资产是否合法的认定上,颇费了一番周折。被双规后,办案人员查扣了他的所有财产,包括存款、股票、国库券,折合人民币422万元。其中,刘某能明确说出是受贿的钱款,一共是134万多元。剩下的欠款,一时间连刘某都不能说明其来源。刘某和妻子都有工作,但他们的合法收入有限,不可能攒下近300万元的资产。此外,刘某的儿子在部队当兵,也没有可能去弄这么多钱。于是根据刘某的说法和办案人员的调查,这大笔钱款的来源,才慢慢浮出水面。他妻子生病住院,有不少亲友拿钱来看望,其中有一个人直接送来了4万块。在刘某自己看来,这些钱应该是合法收入。刨除这部分后,还有一部分钱,是多年来卖茅台酒换来的。自从当上贵阳市的副市长后,刘某频频收到茅台酒,有的是拿几瓶,有的则是成箱成箱的往他家搬。刘某即便天天泡在酒缸里,也根本喝不完这么多酒,所以他就只能将酒卖掉。不过,刘某究竟卖了多少茅台酒,他本人和检察机关的调查有了分歧。根据刘某自己的说法,他这几年卖茅台酒,一共收入了80多万元,而且刘某还认为,这笔钱应该算是合法收入。但检察机关并不这么认为。首先是检察机关认定的数量多,光是在2001年和2002年两个春节期间,刘某分别卖酒304瓶和100瓶,仅仅这两项就是20万元。再加上刘X自己承认的80多万,加起来是100多万。

除此之外,刘某说卖酒是合法收入,检察机关曾质问他,如果他是平头百姓,会有人给他送这么多茅台吗?对于这一点,刘某后来无话可说。收受亲友馈赠和卖酒之外,还有一部分钱,连刘某自己都难以说清楚来源了。在最后的认定上,法院确定的不明资产数额为176.4万元,最后确定的数额为169.9万元。而刘某被认定的受贿金额为134.4万元。当年其贪腐的数额被披露后,外界还揶揄刘某,他作为一个副省长只捞了这些,还真的不算多。2004年,刘某被判处有期徒刑11年。之所以被判得相对较轻,是因为案发后,刘某曾检举他人犯罪,具有重大立功表现。庭审期间,检察院和法院并没有宣布,刘某究竟检举的是谁。但外界普遍猜测,刘某检举揭发的,就是省W书记。虽说省W书记曾在刘某的升迁上,发挥了关键作用,算是他的恩人,但为了自保,刘某自然管不了这些。

贪腐不知道收手,几乎成了很多私企老板的提线木偶,这在九十年代末到二十一世纪初的一段时期内,几乎成了官场的普遍现象。一方面源于各地当时正在大搞基建,客观上为各种企业的生存,尤其是房地产企业,提供了便利的机会。这些房地产公司为了尽可能多的获利,自然就把目光瞄向了各级Z府的领导干部。除了外部的客观因素之外,从官员自身的角度来看,彼时的社会正处在一个急速变革的阶段,各种诱惑层出不穷。对手中握有权力的干部们而言,他们只要稍微把持不住,就容易湿身进而出现问题。再者,像刘某这样的位高权重的干部,日常工作中不一定能受到全方位的监督,他们的欲望只要稍稍滋长一点,腐败的闸门便会松动。这几项因素综合在一起,很容易对一个领导干部形成强烈诱惑。更何况,刘某这样的干部,此前就已经湿身,所以收起钱来,根本不会有任何心理负担。当刘某坐着小车,喝着茅台酒,收着老板的贿赂,而对贵州贫困地区的百姓充耳不闻的时候,他已经完完全全走到了人民群众和整个社会的对立面。对社会而言,这真是一种悲哀,而对百姓来说,似乎除了悲愤,剩余的就还是悲愤了。

8 阅读:5120

小柯聊体育

简介:专注足篮球运动,网罗最新鲜的世界体坛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