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国庆节的历史源头

熊猫滚滚侠 2024-10-01 09:24:03
一、国庆节的古今之变

追溯 “国庆” 一词的起源,从西晋时期指国家喜庆之事,到古代以皇帝即位、诞辰为 “国庆”,再到现代将国家建立的纪念日定为国庆节。

在西晋时期,文学家陆机在《五等诸侯论》中首次提到 “国庆独飨其利,主忧莫与其害”,这里的 “国庆” 与现代的含义有很大差别。在古代封建时代,国家喜庆的大事莫过于帝王的登基、诞辰等,那时的 “国庆” 更多是帝王的私人庆典。例如唐朝,唐玄宗将自己的生日八月初五定为 “千秋节”,全国休假三天,宫中大摆筵席,歌舞升平。此后,唐宋多数帝王都将自己的生日设立为国家庆典,如唐文宗的庆成节、宋太祖的长春节等。

到了明清时期,皇帝生日统称为万寿节,与元旦、冬至并称三大节,更加庄严神圣。康熙皇帝在自己六十岁诞辰时大操大办,号令举国上下为其祝寿,官员们在皇宫搭建彩棚和金殿摆放寿礼,戏台上上演吉祥戏剧,赛马、比武等活动热闹非凡。

而现代的国庆节,特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宣告成立的 10 月 1 日。1949 年 10 月 1 日,毛泽东主席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从此,每年的 10 月 1 日成为全国各族人民隆重欢庆的节日,它承载着国家的历史和民族的集体记忆,反映了国家的凝聚力和民族的自豪感。与古代的 “国庆” 相比,现代国庆节是属于全体人民的节日,它延续了中华民族期盼和平、国泰民安、丰收祥和的民族精神。

二、现代国庆节的诞生

(一)开国大典与国庆日确定

1949 年 10 月 1 日的开国大典,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当天下午,北京 30 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毛泽东主席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并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接着升国旗,鸣礼炮,举行盛大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正式成立,中国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马叙伦委员因病委托许广平提出将 10 月 1 日定为国庆日。马叙伦,浙江杭州人,1885 年出生于书香世家,是中国民主促进会的主要缔造人和第一位主席。许广平委员在会上发言:“马叙伦委员因病不能出席会议,他托我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应该有国庆日,因此希望本会决定把 10 月 1 日定为国庆日。” 马叙伦之所以提出把 10 月 1 日作为国庆日,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10 月 1 日当天,举行了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结束了长达一百多年的屈辱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意义重大。其二,按照中国干支历法,10 月 1 日是甲子日,古人认为甲子为干支之始,是第一个干支组合,寓意着新的开始。会上,林伯渠委员也发言附议,要求讨论决定。当天,会议通过了《请政府明定十月一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以代替十月十日的旧国庆日》的建议案,送请中央人民政府采择施行。

(二)国庆日的法定确立

1949 年 12 月 2 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议》,规定每年 10 月 1 日为国庆日。这一决议的通过,是对新中国成立这一伟大历史事件的高度认可和庄重纪念。

国庆日的确立,对于国家而言,具有极其重要的象征意义。它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一个独立国家的正式确立,反映了我国的国体和政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成为国家的一种象征,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而出现,并在国家的发展历程中变得愈发重要。国庆日的存在,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独立、自主和强大,提升了国家的国际形象和地位。

对于人民来说,国庆日承载着深厚的情感和重大的意义。它成为一个全民性的节日形式,承载了反映国家、民族凝聚力的功能。在国庆日这一天,全国各地的人们以各种方式共同庆祝祖国的生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祝福。这种共同的情感体验使人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增强了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国庆日上的大规模庆典活动,也是政府动员与号召力的具体体现。通过这些庆典活动,展示国家力量,增强国民信心,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国庆日的确立,还为后人提供了一个回顾历史、缅怀先烈的重要时刻。它提醒着人们不忘过去,铭记中国近现代史上无数仁人志士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而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