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时光的长河中,艺术宛如一颗神秘而璀璨的星辰,散发着无尽的魅力,引领我们穿越生活的表象,触摸灵魂的深处。它不仅是人类情感与思想的表达载体,更是时代精神的生动写照,承载着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2025在当今这个多元化的时代,艺术领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丰富与繁荣,各种风格、流派、媒介层出不穷,无数艺术家在这个舞台上展现着自己的才华与智慧。
本次专题报道,我们将聚焦那些在艺术领域有着卓越成就和独特影响力的艺术家。他们或扎根传统,在传统的艺术形式中深耕细作,将古老的技艺发扬光大;或勇于创新,探索未知的艺术边界,为艺术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他们以各自独特的方式,诠释着艺术的内涵,触动着人们的心灵。
2025,让我们走进艺术,感受艺术的独特魅力,领略艺术家们的创作风采。
李光林:出生于辽宁省辽阳市,现生活工作于北京,职业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辽宁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涉外经济学院国际精典书画院客座教授、加拿大维多利亚皇家艺术学院客座教授、中央电视台《艺术传承》栏目组客座教授。
1984年就读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
1996年至1998年在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研修班学习。
1999年创建北京宋庄工作室。
2012年签约、美国 TRUST WlN画廊。
其作品被文化艺术机构、画廊、美术馆、博物馆、院校、以及白俄罗斯国家美术馆、美国、法国、德国、荷兰、澳大利亚、加拿大、奥地利、印度、新加坡、日本、塞尔维亚、塞拉利昂、尼日利亚、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国内外机构和友人收藏,部分作品在中国油画杂志、艺术状态、美术观察、艺术经理人、北京油画.ART概、世界华人周刊、华商、艺速、中国国际航空杂志、西藏人文地理杂志特刊、中国当代艺术丛书、现代美术、中国艺术、中国文化报、中国当代艺术周刊、中华英才、新视觉、艺术主流等国家级报刋杂志上发表。
2013年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个人画册《李光林油画作品精选》、2014年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个人画册《大画家李光林》、2020年8月 人民日报《袭古创今》- -中国当代艺术传承与创新系列纪录片 采访。
质朴的笔触深沉的情怀
——李光林画作中的民族叙事
李光林先生的油画作品,是鲜明地体现了他对民族画风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诠释。多年来,他深入藏区游历,创作了大量以藏族风情为主题的油画作品。无论是精神信仰的意识形态表达,还是独具民族特色的人物风貌,都在他的画作中得到了生动呈现。当然,能成为业内一致推崇的油画大家,李光林先生的成功原因,也绝不仅仅只是存在于写实方面,而是更在于他对画面氛围的用心营造。在写生过程中,他总是能以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去敏锐捕捉人物内心的情感波动,并将其徐徐流露于画纸之上,直击观者的心灵,引发强烈的共鸣。而这种对情感深度的真切表达,才是李光林先生最为珍视的艺术核心。
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李光林先生展现出了近乎完美的真实复现能力,这也是他艺术创作中的一大特色。观赏他的画作时,常常会让人产生一种错觉,难以分辨眼前的到底是画作还是照片。无论是画面的结构布局,还是色彩的运用与搭配,他的表现力都堪称无懈可击,因此将其作品称为超写实油画,我想也是名副其实。尤其是他对人物肌肤质感的刻画,笔触细腻入微,细节一丝不苟,仿佛在下一秒便能让人触摸到皮肤的真实纹理,感受其温度与生命力的跃动。逼真而不失自然,精致而不显僵化。拥有如此强大的写实表现能力,显然已是超越了寻常的技艺范畴,达到了许多人都难以企及的艺术高度。
看他的几幅祈福叙事画,一幅画中,老者身着素衣,手持转经筒,描绘的正是一场普通藏民的佛事祈祷场景,没有宏大的叙事感,也没有过多的矫饰感,李光林先生只是通过细腻的笔触,来向我们传递出一种纯粹而深沉的虔诚之心。再看几幅藏民孩子的画像,在略显凌乱的发型下,是一张张天真无邪的红润面容,明亮的大眼睛闪烁着清澈光芒。而近景的布局,更是让孩童的面部表情得以细致呈现,每一处都饱含情感,让人不得不被孩童内心的纯净与希望所深深感染。
从外貌写实,到洞悉情感内质。李光林先生走的,正是一条感悟人心的艺术道路。在这条道路上,他具有深厚的油画写实能力,并且在不失去人物原有的形体结构基础上,又能赋予画面更多的可读性,使之逐渐情感化。这在写实油画领域,应该说是相当难得的存在。而李光林先生也深知,当代写实油画所面临的发展任务是艰巨的,但好在他本人是成功的。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李光林先生也一定会为写实油画艺术带来更多贡献,并在取得出色成绩的同时,也能进一步完成时代所赋予他的艺术使命。对此,我们真诚期待着。
著名书画艺术评论家欧阳建华
2025年3月22日书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