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们首次发现了平流层能量电子轰击地球的事实。这只有在相对接近的辐射源的情况下才会发生。最有可能的是,它可能是一颗或多颗中子星。不可能确定源的确切方向 - 电子很容易跟随磁力线的曲线,并且可以从任何地方飞到地球。
脉冲星的艺术表现。图片来源:NASA
这一发现是由一组欧洲科学家根据纳米比亚高能立体系统 (HESS) 天文台 10 多年的观测数据得出的。电子在宇宙粒子流中的份额勉强达到 1%。他们不容易在噪音和其他注册中被发现。还应该记住,直接从太空到达的粒子在地球上无法检测到。它们与大气气体原子碰撞并导致它们的碎片雨,这些碎片被仪器记录下来,这使得恢复真正到达的画面成为可能。
电子的能量传统上很小,大约为数百吉电子伏特。在 HESS 天文台的数据中,检测到能量为 40 TeV 的电子,比平时高出数万亿倍。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高能粒子的来源不可能太远,因为电子在宇宙中传播时会迅速失去能量。
计算表明,这些粒子是由距离地球几千光年的未知物体发射的。中子星是具有极强磁场(更准确地说是脉冲星)的致密天体,能够进行这样的操作。由于无法确定源头的确切方向,因此只能猜测它是一颗恒星还是几颗恒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