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刘陆续筹谋帝位始
公元220年,天下大势已定,曹丕篡汉称帝,汉室四百年基业轰然倒塌。此时的刘备,为了延续汉室血脉,不得不在西川称帝。然而,就在这个关键时刻,两件出人意料的事情发生了。一位被称为"后圣"的神仙张裕预言蜀汉必亡,另一边,刘备的主薄雍茂竟联合刘巴、费诗公开反对称帝。面对这两起事件,即便是向来以仁德著称,且对诸葛亮言听计从的刘备,也一反常态,不顾军师之言,坚持斩杀张裕与雍茂。表面看来,这似乎是刘备晚年刚愎自用的表现,但事后细思,却发现这两个决定背后蕴含着刘备高于常人的政治智慧。
三国鼎立的局势渐渐明朗,魏蜀吴三家各自盘算着自己的政治筹码。曹操作为北方霸主,眼看着大业就要成功,却在晚年时期做出了一系列出人意料的决定。
这位曾经雄才大略的枭雄,为了给儿子曹丕铺平帝位之路,开始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清洗运动。许多跟随他多年的老臣,都难逃这场血雨腥风。
荀彧是颍川势力的代表人物,他对曹操忠心耿耿,为曹操立下汗马功劳。可到头来,曹操还是对他下了杀手。与此同时,曹植的支持者杨修,也因为才华横溢而遭到忌惮。
更令人震惊的是,曹操连自己的亲家崔琰都不放过。崔琰的侄女是曹植的妻子,代表着冀州势力,但这层关系也没能保住他们的性命。
曹操公开表态要做周文王,这看似是谦逊之词,实则暗藏玄机。因为周文王虽然没有称帝,但他的儿子周武王最终建立了周朝。这句话实际上就是在为曹丕日后称帝埋下伏笔。
在西川,刘备也开始了自己的政治布局。他虽然一直标榜着自己是汉室宗亲,要匡扶汉室,但实际上他的行事作风越来越像曹操。
刘备与诸葛亮的关系一向很好,世人都说诸葛亮是蜀汉的"二号皇上"。比如有一次,刘备巡视时发现官员蒋琬在上班时间喝酒,想要处死他。
这时诸葛亮出面说:"蒋琬才能出众,让他当个小县令实在屈才,难怪他会闲得发慌。"刘备听后虽然很生气,但看在诸葛亮的面子上,最终只是给了蒋琬一个警告。
但随着局势的发展,刘备的性格也在悄然改变。他不再是那个事事都要听取诸葛亮意见的刘皇叔了。特别是在两件重大事件上,他完全无视了诸葛亮的劝阻。
这种变化并非刘备突然性情大变,而是形势所迫。就像曹操一样,不是他们变了,而是他们面临的任务变了。在即将到来的帝位之争中,一些必要的政治手段,已经不可避免。
神仙谶语终招致杀身
公元215年,曹操挥师南下,带着大军兵临汉中。随行军中有两位谋士,一个是刘晔,一个是司马懿。
张鲁投降后,曹操成功控制了汉中地区。这个消息像一阵狂风,瞬间席卷了整个西川。
成都城内人心惶惶,史书记载当时的情况是"一日十惊"。刘备下令斩杀了几个散布谣言的官吏,但这种恐慌的氛围依然无法平息。
汉中与西川向来是唇齿相依的关系。刘晔和司马懿都向曹操进言,认为应该乘胜追击,一举拿下西川,彻底解决刘备这个心腹大患。
但此时的曹操已经不复当年雄心,他选择了撤军。这个决定虽然让西川暂时安全,但给刘备敲响了警钟。
两年后,在法正和黄权的建议下,刘备决定发动汉中之战。这是一场关系到蜀汉命运的战役,在正式行动之前,刘备找来了两位当地有名的"神仙"问卦。
第一位是阆中人周群,他精通阴阳之道,被蜀地百姓尊称为"后圣"。周群对汉中之战的预言是,刘备能够得到汉中的土地,却得不到汉中的人心。
第二位是张裕,此人擅长相面,在西川也享有盛名。张裕的预言更加直白,他认为出兵汉中必定不利,劝刘备放弃这次行动。
刘备没有理会两位神仙的预言,毅然率军出征。经过一番艰苦战斗,他最终从曹操手中夺取了汉中,为西川增添了一道屏障。
就在这个时候,张裕又开始预言:到了庚子年,大汉天下就会丢掉,等刘备占据西川九年后,西川也会易主。
这番预言彻底激怒了刘备。他派人将张裕抓获,并说道:"当初你说我打汉中会失败,结果我赢了,我都没有追究。现在你又在这里妖言惑众,这是自寻死路!"
诸葛亮得知此事后立即出面求情。他向刘备指出,张裕在当地影响力很大,百姓都尊他为神仙,不能轻易处死。
但刘备的态度很坚决:"就算他真是神仙,也不能用这个身份来蛊惑百姓。这就像门前长了一株兰花,虽然香气四溢,但如果它有害,那就必须铲除。"
最终,张裕被处死。诸葛亮看重的是张裕的影响力,希望息事宁人。而刘备同样看重张裕的影响力,但他选择了斩草除根。
事实证明,这个决定的确有其深远意义。后来在蜀汉灭亡前夕,姜维发现魏国钟会在关中调兵遣将,准确判断出敌人要发动大规模进攻,立即上奏提醒刘禅做好防御准备。
然而刘禅却听信了宦官黄皓找来的巫师之言,认定魏国不会来犯,依然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结果魏军一到,蜀汉朝廷顿时手忙脚乱,最终走向灭亡。
刘备斩杀无底线主薄臣
张裕的预言竟然在公元220年应验了,汉献帝被迫禅让帝位给曹丕。曹魏建立,这意味着延续四百年的汉朝正式走到了尽头。
在这个历史转折点上,刘备不得不在西川称帝。这不仅仅是一个权力更替的问题,更关系到蜀汉政权的生死存亡。
如果刘备继续尊汉献帝为天子,那么一旦汉献帝下诏要他归顺曹丕,刘备将陷入两难的境地。要么违抗诏令成为叛臣,要么投降曹魏放弃理想。
对此,大多数蜀汉朝臣都看得很清楚。他们纷纷上书劝进,连一向谨慎的诸葛亮也支持刘备称帝。
然而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刘巴、费诗和雍茂这三位大臣却公开表示反对。这在当时的政治氛围下无异于火上浇油。
诸葛亮见势不妙,立即出面劝阻刘备。他认为在这个敏感时期,不宜大开杀戒,以免引起朝廷动荡。
但刘备并没有采纳诸葛亮的建议,而是对这三人采取了不同的处理方式。这种差别对待的背后,体现出刘备深谋远虑的一面。
对于刘巴,刘备选择了视而不见。要知道刘备当年得到刘巴,比三顾茅庐请诸葛亮还要费劲。刘巴才华横溢,连诸葛亮都曾说过"论才华,我比不过刘巴"这样的话。
费诗则被贬出成都,到地方上任职。这位大臣曾在一个关键时刻立下大功,当年刘备封黄忠为后将军,与关羽同级,朝中议论纷纷。
正是费诗受命前往荆州,成功安抚了因此不满的关羽。如此能臣,刘备也只是将他贬官外放,并未伤其性命。
但对于主薄雍茂,刘备却毫不留情,很快就找了个由头将他处死。这看似不近人情,实则大有深意。
雍茂作为刘备的主薄,相当于现代的私人秘书,是最亲近的心腹之一。这种职位的官员,就算有不同意见,也完全可以私下向刘备进言。
但雍茂不但不这么做,反而选择和刘巴、费诗这样的重臣一起公开反对。他这是打着"忠言逆耳"的幌子,借机树立自己的清名。
更重要的是,雍茂明显是在投机取巧。他躲在资历更老、地位更高的刘巴背后,认定刘备不敢对众大臣下手。
这种无底线的投机行为,在后来的蜀汉历史上并非孤例。杨仪就是一个典型,此人原本是诸葛亮的亲信。但在诸葛亮去世后,为了争夺权力,不惜陷害忠臣魏延。
等到自己没能如愿当上丞相,杨仪竟然放言说"当初还不如投降曹魏"。这种人,表面上在争权夺利,骨子里却是没有任何底线可言。
刘备杀雍茂,就是要杜绝这种人在朝廷中生存的土壤。一个没有底线的亲信,比一个公开的反对者更加危险。
两案杀人定蜀汉兴衰
从刘备处置张裕和雍茂这两件事中,我们能够看出这位蜀汉开国君主的政治智慧。在处理这两起案件时,他表现出了超越常人的远见卓识。
对于张裕一案,表面上看是一个神仙预言家的悲剧。但深究其中的意义,这关系到一个政权是要依靠迷信还是要依靠实干。
刘备斩杀张裕,就是要向全蜀汉上下传达一个明确的信号:国家的前途命运掌握在人的手中,而不是听天由命。这种务实的精神对于一个新建立的政权来说尤为重要。
历史走到后来,刘禅轻信黄皓引荐的巫师,导致朝廷错失防御魏国入侵的最佳时机。这印证了刘备当年斩杀张裕的决定是何等英明。
一个依赖神仙预言的统治者,最终只能走向灭亡。姜维苦心经营多年的防御体系,就这样被刘禅的迷信所摧毁。
至于雍茂一案,刘备展现出了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一个政权能否长治久安,关键在于臣子是否有基本的底线和忠诚。
雍茂作为主薄,本应该是刘备最亲信的人之一。但他为了一己私利,竟然选择了最不恰当的方式来表达反对意见。
这种人如果不除掉,日后必成大患。后来杨仪的例子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这类无底线的人,只认利益不讲忠诚,随时可能背叛自己的主君。
通过这两件事,刘备建立起了蜀汉朝廷的基本政治准则。臣子要实事求是,不能迷信神仙;要恪守本分,不能没有底线。
这些准则在诸葛亮执政时期得到了很好的延续。蜀汉朝廷呈现出了积极向上、务实进取的良好局面。
可惜到了刘禅时期,这些优良传统逐渐丧失。朝廷上下沉迷于巫术神仙,大臣们争权夺利,毫无底线可言。
反观魏国的司马氏集团,他们抓住了蜀汉的这些问题。钟会入关中练兵这么大的动静,蜀汉朝廷却无动于衷。
姜维看出了危机,多次上书预警。但刘禅沉浸在巫师编造的太平幻象中,根本听不进去。
等到魏军大举进攻时,蜀汉上下已经失去了抵抗能力。当刘禅下令姜维投降时,就算将士们愤怒地用刀劈石头,也改变不了蜀汉灭亡的命运。
这样的结局,恰恰印证了刘备当年两个决定的高明之处。一个政权的兴衰成败,取决于是否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是否能够维护基本的政治准则。
从这个角度看,刘备确实比诸葛亮看得更远。诸葛亮考虑的是眼前的稳定,而刘备着眼的是长远的根基。
可以说,刘备通过这两起杀人案,为蜀汉确立了立国之本。可惜这些政治智慧没能在后人中得到很好的传承,最终导致了蜀汉的覆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