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回家,在路上遇到了许久未见的高中同学栀子,老同学见面,除了寒暄工作生活,就是聊感情。
谁料栀子听到这个,上扬的嘴角一下子耷拉下来,浑身力气被抽干似的,直言“别提了”。
经我了解后得知,原来栀子的家人见她单身,就给她安排了相亲,于是整个春节,无论刮风下雨,她都保持着每天见一个的相亲进度。
遇见我的那天,她则刚刚结束了一场相亲。
谈到相亲对象,栀子更是一脸委屈,说自己真的只想找个各方面都普普通通的男生,可她的相亲对象呢,长得帅的条件不好,条件好的长相又属实不符合她的审美,想要颜值就要放弃金钱与身高,想要身高又要放弃颜值与金钱。
总之看来看去,就是逼她在对方的颜值,身高和金钱中三选一。
对此,栀子只能无奈表示:找个合适的对象,太难了。
栀子并不是唯一一个发出这种感想的人,身边很多人都和她有一样的看法。
前几年我参加一个同学的婚礼时,在她的婚礼上,有个同学就发表了一番令人无语的言论。
举办婚礼的同学是我们班一个长得很漂亮的女生,相比之下,她老公就很一般,既不高也不帅,当初两人交往的时候,就有人调侃他们是“美女与野兽”组合。
整场婚礼布置浪漫,每个流程一看就是精心策划过的。
正当大家为他们的浪漫爱情感动时,有个一向以毒舌号称的女同学不合时宜地说出了这样一番话:“切,她老公长得也太丑了吧,换我可接受不了,要是以后我的孩子长成这样,那还要不要活了!”
这番言论,很自然遭到周围其他同学的白眼,可这位女同学却自顾自地继续说:“我要是找对象,一定要找个颜值好,各方面条件都可以的,这样才不担心影响下一代的基因。”
可事实真能如她所想的那样吗?
距离那场婚礼过后的几年,当初的新娘已经过上幸福美满的三口生活了,当初那个扬言“要找个颜值好,各方面条件都可以的”女同学依旧孤身一人,周旋在各种相亲对象中,努力寻找着那个各方面都可以的优质对象。
可别说没有适合的,就是真有符合她要求的,又未必能看不上她。
我最后一次听说她的消息时,才知道,她挑来挑去将自己变成了大龄剩女,最终只好不得已在家人的安排下,嫁给了一个各方面都不如自己的男人,婚后老公既不上进,控制欲又很强,日子过得极其不舒心。
生活中类似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因为什么都想要,所以一直挑挑拣拣,最终挑到的未必就是好的。
就好比你去菜市场买菜,除了价格,你还要选择是否新鲜,是嫩是老,体型大小等等,可这样的条件就大大缩小了你的可选空间,你看来看去,只要有一点不符合你的预期,都会被你毫不留情地pass,挑到最后,那些好的都被人买走了。
这样的下场只有两种,要么你勉为其难,从别人挑剩的菜中勉强挑一棵,要么你选择不将就,最终啥也没买到地走出市场。
买菜尚且如此,何况是感情。
发现了吗?比起啥都想追求,却又不明白自己究竟想要什么的人,那些从一开始就有目标,知道自己想要啥的人,反倒在感情里更加如鱼得水。
那些很多外人不看好,而自己却很幸福的例子,他们的对象有的是身高一般,有的是颜值一般,还有的各方面条件都很一般。
很多人都想不明白,为什么他们找对象的时候会看上与自己并不般配的另一半。
可真相是,那些人可能看中的仅仅只是对方身上的某个闪光点,比如对方的性格,颜值,身高,金钱等,只要对方满足了自己想要的,其他方面也就自然可以忽略不计了。
古语有云,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捡芝麻的代价很有可能是丢了西瓜。
那些总说找不到对象的人,何尝不是如此,因为啥都想要,所以一直纠结挑剔于小细节,以至于错过了很多不错的对象。
找对象就像买衣服,如果你一开始就如同无头苍蝇,漫无目的,大概率最终买不到自己心仪的衣服。
可是如果你从一开始就带着目的,明确知道自己想想要何种款式,或者所要穿搭的场合,那必然很快就会遇到自己的“梦中情衣”。
不会有裙子适用于各种场合,同样,也不会有对象能面面俱到,满足你的各种想象与需求。
你所能做的,仅仅只是根据自身的需求,挑选适合的对象,比如你喜欢安稳的生活,那就选性格好,适合过日子的;你看重颜值,就选择高颜值的……
更不要用“随便”敷衍自己的欲望,因为总习惯把“随便”挂嘴边的人,不是随便,而是压抑。
比起压抑自己的欲望,正视自己的欲望,并勇于表达出来,才能获得最大的快乐。
-----------
今日互动话题:你觉得找对象明确目的重要吗?
什么叫各方面都可以的对象,这句话本身就是个悖论,普通人哪有什么可以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