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谨小慎微,苹果的调性还能“稳住”吗?

专业湃 2022-03-15 18:07:42

3月9日苹果春季发布会,最出彩的莫过于芯片M1 Ultra的发布。

实际上,在发布会未召开之前,大众对M2的期待值最高。但最后等来的是由两颗M1 Max芯片通过UltraFusion架构拼接而成的M1 Ultra,不禁让人怀疑,苹果也要开始拼硬件了?

追本溯源,这一操作为当时M1 Max预留的“高速总线”作出了完美的诠释,用来串联多块M1 Max,在性能也较相比最基础版的M1芯片增长了8倍。

除此之外,就是苹果的低端系列iPhone SE第三代,一款屏幕4.7寸的小屏幕手机。还有iPhone系列手机的新配色——苍岭绿,以及iPad Air第五代。

和以往的发布会相同,在这种“谨小慎微”的创新中,关于苹果的争议,依旧没有停止。

苹果“冷落”iPhone SE?

小屏手机一直是苹果没有放弃的方向,从iPhone SE 2019到iPhone 12 mini,再到13 mini,苹果一直致力于抓住这一市场。同时,iPhone SE也致力于中低端市场,根据摩根大通分析师的分析,这款手机有望争取到全球大约14亿中低端安卓手机用户,以及约3亿iPhone老用户。

从第二代IPhone SE的市场份额来看,其实并不差。据Counterpoint的数据,2021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13.9亿台;全球前十大畅销手机中,Top5被iPhone系列包揽,红米9A排名第四,iPhone SE 2020排名第八。iPhone SE 2020的销量占市场份额1.6%,销量约为2224万部。

虽然销量不错,但iPhone SE在创新上迟迟没有迎来革新。苹果对此一直采取的是“老黄瓜刷绿漆”的套路,将SoC由上一代的A13提升至A15,且具备5G的连接能力。

除此之外,并没有什么其他比较亮眼的创新。根据发布会中信息显示,iPhone SE3仍使用iPhone 8的外观设计,正面依旧是采用非全面屏+圆形HOME键的组合,屏幕为4.7英寸LCD材质,分辨率也没有改变是1334x750。

这就让iPhone SE的定价稍显不合理,借鉴iPhone 13系列和iPad Air的降价策略,本来业内觉得应该降价的iPhone SE却涨价了。定价3499元起的价格,比上一代iPhone SE高了200元。

很明显,苹果并不打算降低iPhone SE机型价格,来提高市场占有率。在芯片供应吃紧、产能被限制的状况下,苹果调整了策略,将目光放在了利润高的高端产品上。在中低端机型上追求的只是单机利润,同时还缩减iphone mini、iPad等中低端硬件产能。

这一趋势在iPhone 13系列销量紧缺时就有所体现。在苹果2021年Q4财报电话会议上,公司CEO库克表示,iPhone 13系列的需求比iPhone 12系列都要多,但因为供应不足,苹果很难提供相应的供货量。

随后,苹果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就是通过削减iPad的产量,将代工厂和员工调配至iPhone13。根据2022 Q1财报,iPad营收为72.5亿元,本季营收占比5.8%,同比下降14.10%。

毫无疑问,iPhone数字系列才是苹果盈利的关键,而目前中低端市场并不是销售核心。毕竟,同样的A15处理器,显然iPhone 13更有利可图。财报显示,苹果第四财季营收为833.60亿美元,同比增长29%;净利润为205.51亿美元,同比增长62%。

更何况,关于iPhone SE的生产是为了清除库存的揣测一直没有消失,和iPhone 8过于相像的外形一直保留至今,难免会引起很多争议。这到底是保持初心,还是另有图谋也未可知。

总的来说,iPhone SE第三代价格的提升,说明苹果并不打算用iPhone SE“冲销量”,芯片不足导致苹果不得不将重心放在iPhone 13系列的生产。iPhone SE则追求的是单机利润,以保证这个系列能够一直延续。

M1 Ultra需要的不仅仅是创新力

M1 Ultra的问世,让很多期待M2的用户大失所望。看完M1 Ultra的结构后,更是有网友提出了质疑,一直拼软件的苹果也卷起来了,走起了硬件拼接的道路。这其实并不常见,一直以来虽然苹果研究芯片的速度并不迅速,但每次展现都有创新,而启用硬件拼接还是第一次。

M1 Ultra,简单来说,就是借助UltraFusion封装架构,将两枚M1 Max die进行内部互联,最终支持20个CPU内核、64个GPU内核和128GB的统一内存供用户使用。同时,总内存带宽达到800 GB/秒,每秒可运行高达22万亿次运算,提供的GPU性能是苹果M1芯片的8倍。

毫无疑问,这一次的M1 Ultra极大地提升了芯片的性能,与此同时也让苹果实现减负。

从成本上来说,业界分析称,苹果M1 Ultra单颗造价约300美元~350美元,显著低于英特尔Xeon处理器。较英特尔最新Core-i9-10980XE 18核心处理器价格超过1000美元,苹果M1 Ultra的性价比更高。

之所以有如此高的性价比,从本质上来说还是因为由两个M1 Max芯片组成的M1 Ultra,成本更低。根据十轮网计算的数据显示,假设70%良率和台积电5纳米芯片价格为15,000美元计算,每个M1 Max芯片成本约160美元。芯片到芯片硅中介层为10美元,估计一个M1 Ultra芯片贡献约330美元营收。

除此之外,拼硬件确实让苹果尝到了甜头,一直以来不参与“跑分”的M1,在Geekbench 5曝光的跑分上出了不菲的成绩。

根据数据显示,其单核心1793的分数与M1 Max接近,但多核心性能达到24055,与AMD Ryzen 3960X线程撕裂者差不多。根据科创信息网推测,按照苹果公司的宣传的功耗60W,M1 Ultra的效率比3990X的280W TDP高出4.7倍。

与此同时,Mac Studio跟着水涨船高,高配的M1 Ultra CPU加上128G,8T硬盘,价格是59999元。但对比Mac Pro,处理器选择2.5GHz28核Intel Xeon W处理器,内存选择96G,显卡选择最顶配的两个Radeon ProW6800X Duo图形处理器,各配备64GBGDDR6显存,价格高达178499万。

很明显,对于Mac Pro追求极限性能的要求,M1 Ultra还差的远。对于苹果来说,积极想要摆脱彻底摆脱英特尔,M2的研发势在必行,而M1 Ultra的硬件拼接还远远达不到专业级别的使用。

总的来说,苹果的M1 Ultra将实现低成本高营收的目标,但想要拼硬件,单靠M1 max的拼接肯定达不到最顶配的要求。归根究底,硬件并不是苹果的长项,想要达到与软件相同的成就,其实并不是那么容易。

谨小慎微,苹果正在止步不前?

早年间的一次采访中,乔布斯坦言,“我们制胜之法在于谨小慎微地选择正确的前进方向,在对产品的革新上会知难而进,因为顾客愿意花钱,正是为了让他们创造最好的产品。”

事实上也是如此,用户确实一直在不停地买单,即使价格高昂,每一代iPhone的销量都势如破竹。虽然未发布时唱衰声不断,但发布后依旧抢不到是常态。以iPhone 13为例,相较于iPhone 12发行价下降800元,让其在正式开启预售抢购时,直接“秒空”。

用户对于苹果的要求并不高,相比于对国产机的“挑剔”,已经非常宽容。无非是老生常谈的刘海屏、电池、信号等问题,但偏偏每一代手机的革新都很小。这让用户不免发出疑问,“这都2022年了,国产厂商把升降摄像头、水滴屏、超广角三摄等黑科技用了个遍,更别说人家三星的折叠手机。苹果咋还坚守着刘海不放,苹果为啥不创新了?”

这好像与乔布斯“谨小慎微”的风格一脉相承,库克继任十年的时间,苹果的调性依旧很“稳”。之所以如此的不疾不徐,一方面是因为,苹果的封闭系统让其与安卓机有了天然的屏障,并不受到竞争对手的紧迫威胁。有iOS系统的保护,即使没有划时代的创新,也让苹果走在了科技的前列。

另一方面,智能时代终究会遇到瓶颈,一如当年乔布斯掀起了智能手机的革命风暴,现在仍需要契机开启新的风潮。面对未知的AI领域,现在的科技圈并没有给去一个明确的答案,还需要不停的探索。

智能时代,除了电子产品,苹果也早就加入了造车的行列。早在2014年就启动了“泰坦”计划,打算推出一款能够和特斯拉展开竞争的新能源汽车。一波三折后,时至今日,苹果也没有发布一款新能源汽车。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作为一家偏服务型的公司,苹果想要开始制造业其实并不容易。另一方面,对于苹果抛出的橄榄枝,而其他汽车厂商并不感冒。苹果很难找到一家愿意为其加工新能源汽车的代工厂,因为对于其他汽车厂商来说,这无异于养虎为患。

不置可否,苹果的造车计划被迫搁浅,但并不意味着“icar”不会问世。据不完全统计,从2017年至今,苹果已经获得了超过100项汽车专利技术。截至2020年,苹果在汽车领域的专利技术已涵盖自动驾驶、充电、车载系统、车体结构优化等多方面。

总而言之,苹果春季发布会的发挥一如往昔,虽然没有带个用户眼前一亮的创新,但确实在技术上有所提升。苹果的调性依旧很“稳”,毕竟在不到四年时间内,其总市值一共翻了两倍,成为首个3万亿美元市值的公司。

0 阅读:3

专业湃

简介:聚焦新商业,助力新消费,感知新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