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文帝霸陵又挖出大熊猫骨,古人为何用其陪葬,应该是这个理由

午后历史小店 2023-12-13 12:27:05

“大熊猫”是一种有着无穷魅力的动物,是世界闻名的稀有动物,但在两千多年前,大熊猫竟是陪葬品之一,因为专家们在汉文帝霸陵中挖出大熊猫骨,看到这样的情况,很多人都非常好奇,为什么古人会选择用它陪葬,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2017年,考古工作人员对薄太后南陵进行保护性发掘,共发现外藏坑约380座,在这些墓葬坑内,工作人员发现大量的骨骼,研究过后才发现,这些骨骼都是动物的,如:虎、梅花鹿、丹顶鹤等,最让大家没想到的是,外藏坑竟还有熊猫的骨骼,该消息传出后,立即获得各界人士的关注。

2001年,西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准备对江村大墓及其周边陪葬坑,进行了抢救性勘探和发掘,在发掘的过程中,工作人员意外地确定汉文帝霸陵的位置,经过上级部门的批准,他们对霸陵进行保护性发掘。

在清理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出土各类陶俑、陶器、铁器、铜器、金银器等大量汉代珍贵文物,除了珍贵的文物外,工作人员还发现大量的骨骼,当他们用专业的仪器分析骨骼后,一件让他们没想到的事情发生了,霸陵内竟也存在熊猫骨骼,最关键的是霸陵发现的这具大熊猫骨骼非常完整,头向帝陵,尾向西边。

在我国古代,古人“视死如事生”,大概的意思是将死亡看的与活着一样重要,正因如此,上层贵族死后,会在自己的陵墓内埋猪羊,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自己去到另一个世界后可以有肉吃,看到这样的情况后,很多读者忍不住问:“往墓里面埋熊猫,是想吃它的肉吗?”

根据《重庆商报》报道,考古工作人员发现三峡古人类猎食大熊猫,因为他们在三峡库区进行考古发掘的时候,在填坑缝隙周边的洞穴发现大熊猫等哺乳动物的遗骨,经过研究确定,这些动物的遗骨就是他们狩猎所得吃剩下的食物。

看到这样的报道,相信很多观众会问:“它的肉好吃吗?”1983年,曾发生大熊猫第一案,对方曾表示:“肉不好吃,全部拿去喂猪了!”其实,古代的墓内出现大熊猫,并不是以食用为主,而是有特殊的用途。

根据民间传说,蚩尤在涿鹿之战中,他在的坐骑是一只奇怪的动物,后续研究证明,这个动物就是大熊猫,当时被称为食铁兽,我们可以想象一些,蚩尤的坐骑必定是威风凛凛的,正因如此,大熊猫在当时绝对算得上是猛兽之一,而它被放在墓主,主要的用途就是守护陵墓,这与它的形象相符。

众所周知,镇墓兽是众多陪葬品中造型最特殊的,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守护陵墓,保护逝者的安全,这与墓内的大熊猫,起到的作用是相似的。

随着朝代的更迭,时代的发展,现在大熊猫和人类是共生的关系,熊猫也一跃成为了国宝,这直接反映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珍惜,当大熊猫成为保护动物后,大熊猫的保护和繁育就变得很重要,而熊猫的身份尊贵,也就变得很安全。这个是古代的熊猫,无法比拟的事情。

0 阅读:0

午后历史小店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