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东大竹海

卧云枕月旅行 2025-04-19 08:52:50

浙江东部有个四明山脉,四明山的东侧有着连片连片的大竹林,被称为“浙东大竹海”。去年冬季路过了一次,感觉还不尽兴,打算离开宁波前,一定要感受一下浙东大竹海的魅力……

说到“竹海”,印象深刻的还是“蜀南竹海”,那里简直就是竹子的海洋……

车辆行进在四明山中,道路蜿蜒而曲折,山路窄,车辆少,但能感受到山区里的宁静和舒适……

路过一个小镇,窄窄的街道上,到处都是卖竹笋的农民,大多数都是刚刚挖回来的新鲜竹笋,也有路边支着铁锅在煮竹笋,据说这是在做笋干的……

走到这里,让我们感觉到这就是生活在竹海里的人们,真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着竹海就吃竹笋哈……[捂脸]

过了这个镇,我们向竹海深处前进,翻过一座座高山,来到一个垭口处,把车停下来,站在高处欣赏一下浙东大竹海的风光,还真有一番别样的感觉哈……

不过有一点不明白,这个季节,浙东的大竹海里竹叶怎么是黄色的?难道这是竹子换叶的时候?

从这个垭口下来,遇到了一个小村庄,看看这个小村庄,静静地镶嵌在这个山谷里,仿佛就是世外桃源一般,还有这里居然有三处寺庙……

带着疑惑,我们走进了这个小山村,这个村叫童家,是童皎村下的一个自然村。村子静的出奇,没有溜达的老人,也没有一点点声音。我先来到村头,看看这个红色和黄色的两座庙宇。走到近前,红色的是斋堂庙,大门紧锁,没有看到介绍,只是觉得这座庙修的时间不会太长,规模倒是不小,就不知道香火情况如何?

紧邻的隔壁是一座崇圣庵,也没有简介,规模明显小了许多,同样的也是大门紧锁,门口晾晒着人们制作的笋干……

开车来到村尾,遇到了两辆路过的汽车,停好车,老婆说在车上等我,我就一人来到村里转转,看到了几位晾晒笋干的老人,还有一位洗衣服的老妇人,都在默默的专心做着自己的事情……

村里的街道上,还停着好几辆车,应该还是有年轻人的,只是没有出来而已……

沿着村道,我向村尾的这座寺庙走去。这座寺庙建在村尾的半山腰,逆着这个溪流而上,走过近百个台阶,过一座小桥,就是这座“塔潭寺”了……

临近塔潭寺,便能听到优雅的佛音在空中飞扬传送。进入天王殿,看见了正在播放佛音的大音箱,想到后院看看,一只拴着的大狗向我抬头示意一下,没有叫出声,我便退了出来……

塔潭寺里,我遇到了三个僧人,两个在看手机,一个刚刚从里边走了出来,屁股后边还跟着一条黄色田园犬……

离开塔潭寺,回身想拍一张照片,那只田园犬站在天王殿前,朝我吠了三声,像一位威严的主人……

地处深山里的一个小小童家村,竟然也能够“寺、庙、庵”俱全,还真是令人们佩服的……

我们知道,寺和庵都是佛教之地,传播佛的精神,庙则是祭奠祖先和神灵的地方,能够在一个地方建寺设庵,都是有一定渊源的,也是需要一定财力的,这么说来这个童家村还是很有故事的,看来这里还真是一块风水宝地哈……

果不其然,开车离开时,拐个弯就遇到一处大水湾,这里水面宽阔,绿水青山,风景如画哈……

来到浙东大竹海景区,门口只有两辆车,明知道里边没有多少内容,老婆说来都来了,进去看看吧……

买票进入,迎接我们的是“竹林七贤”的雕塑,背景当然是大片大片的竹林……

沿着小路,踏着竹叶,确实如我所想,除了竹子林还是竹子林。看着小道旁冷落了许久许久的幼儿娱乐设施,也能想象到初开张时的热闹景象……

顺着小路,我们来到大竹海观景台,沿着楼梯,一步步爬了上来,站在观景台上,环绕一周,万顷竹海林在我的脚下摇曳,这时,我仿佛站上了东北大兴安岭地区的防火瞭望塔……

回来时,我躺在小路旁的吊吊床上休息,仰望着满眼的竹林,我在想人们为什么对竹子这么挚爱?“书画四君子”、“岁寒三友”,都有着竹子的身影……

仰望着连片成林的竹海,看着它高耸入云而笔直的躯干,从不弯曲,这就是它的骨气和君子之风……

看着它长年碧绿,生命力旺盛,素面朝天,有格局,有节制,不花哨,既能虚怀若谷,还能高风亮节……

看看它的根部,茂密有力的根须,牢牢地钻进地下,显示了它顽强的生命力和强大的繁殖能力。它不但有着坚韧不拔的气质,还有着团结低调的性格……

身处竹海,我仿佛更加明白了苏东坡的那句“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真正内涵了……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