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合肥市民陈先生向《工人日报》披露了一起令人震惊的消费事件。他在当地超市购买的月饼礼盒上,竟然发现了两个截然不同的生产日期——2023年9月10日和2024年7月13日,一明一暗,并存于同一包装盒之上。
据陈先生回忆,8月18日,他选购了一款标价238元的月饼礼盒作为节日准备。然而,在细致检查时,他注意到包装盒侧面喷涂的生产日期区域存在异常涂抹痕迹。进一步查看后,他惊人地发现有两处未彻底清除的痕迹,分别暴露了上述两个截然不同的生产日期。鉴于该月饼的保质期为90天,若以较早的日期计算,这批月饼显然已过期。
面对这一发现,陈先生迅速联系了超市方面。起初,超市提出给予1000元作为补偿,并建议他与供应商直接沟通,但陈先生对商家的处理态度表示不满,认为其缺乏积极性和诚意。随后,他果断向合肥市瑶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进行了投诉。
市场监管部门迅速响应,派遣明光路市场监管所工作人员前往涉事超市进行调查。虽然现场检查未发现其他在售月饼存在类似“双日期”问题,但商家承认这可能是使用了去年遗留的包装箱所致。在市场监管部门的介入下,超市最终与陈先生达成了调解协议,不仅全额退还了购货款,还额外支付了4000元作为赔偿金。
值得注意的是,陈先生还透露,类似情况并非个案。他的一个朋友在早前也遭遇过类似问题,购买的月饼礼盒上同样出现了两个日期标记,分别指向2023年的不同月份。
针对此现象,安徽昊华律师事务所律师闫笑笑发表了专业见解。她指出,食品包装上出现“双日期”可能源于多种不当操作,包括但不限于人为失误、旧包装回收再利用,甚至可能是不法商家为掩盖过期食品而故意为之。这些行为均违反了食品安全法中关于真实标注生产日期的规定,构成违法行为。同时,商家若无法对此类问题给出合理解释,则构成违约,消费者有权要求解除合同并追究商家的法律责任。
闫笑笑强调,生产日期是商品的“身份证”,其真实性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与安全。她呼吁商家应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诚信经营;同时,也提醒广大消费者在购物时保持警惕,一旦发现类似问题,应立即保留证据并向相关部门举报,共同维护食品市场的健康与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