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雅得会晤:中俄裂痕?欧洲被拒之门外,和平曙光暗淡?

甜梦绘情笺 2025-02-21 14:04:28

利雅得的会晤,如同在平静湖面投下的一颗巨石,涟漪迅速扩散,激荡起国际关系的层层波澜。美俄两位外交大腕的会面,表面上看是为俄乌冲突寻求解决方案的积极信号,实则暗流涌动,中俄之间的微妙裂痕,隐约可见。欧洲的缺席,更是为这场扑朔迷离的博弈增添了诸多变数,和平的曙光,似乎蒙上了一层难以拂去的阴影。

美国和俄罗斯,这两个全球重量级玩家,在沙特首都的会谈,无疑是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最引人注目的事件之一。双方就修复外交关系、探索冲突解决途径、规划冲突后合作以及确保有效执行等四个方面达成了共识。美国方面更是乐观评价,认为这是迈向持久和平的重要一步。然而,这看似积极的表象下,却隐藏着深刻的矛盾和分歧。

中俄关系,并非铁板一块

表面上歌舞升平的中俄关系,在利雅得会晤的背景下,其内在的裂痕开始显现。关键在于,欧洲能否参与俄乌冲突的最终解决方案。俄罗斯方面坚决反对,认为欧盟和英国“言而无信”,不应成为未来任何协议的参与方。这与中国坚持所有相关方都应参与和谈的立场形成鲜明对比。

俄罗斯的立场,并非完全没有依据。十年前的明斯克协议,欧盟作为担保方,未能有效执行协议内容,这使得俄罗斯对欧盟的信任度大打折扣。俄罗斯担心,如果再次将欧洲纳入谈判,历史可能会重演,最终俄罗斯的利益受损。此外,美国似乎倾向于通过牺牲乌克兰部分利益来换取与俄罗斯的和解,而欧洲坚定地支持乌克兰,这使得俄方对欧洲的参与更加抵触。

欧洲的困境与反击

然而,将欧洲排除在谈判之外,是否真的可行?过去三年,欧洲对乌克兰的大力援助有目共睹,并且这种援助很可能持续下去。如果忽视欧洲的立场,欧洲是否会接受?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已经公开表示不承认未经乌克兰参与的任何美俄双边会谈结果。欧洲的态度,或许与乌克兰如出一辙。

更重要的是,北约声明中罕见地删除了“俄罗斯侵略”这一关键措辞,这一举动足以说明欧洲在维护自身利益方面的灵活性和妥协性。但这并不意味着欧洲会默默接受被排除在和谈之外。如果欧洲的利益得不到保障,它很可能会采取进一步措施,甚至对美俄的单独谈判结果提出质疑。

中国的战略远见:包容与平衡

相比之下,中国主张所有利益相关方都参与和谈,显得更加具有战略远见。中国倡导公平、持久、有约束力的和平协议,这既符合国际法的精神,也更能促进地区稳定。中国并非简单地站在哪一方,而是试图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寻求各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这与俄罗斯优先考虑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做法形成对比,也体现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更加积极、包容和平衡的态度。

结语:和平之路漫漫,挑战重重

利雅得会晤,只是俄乌冲突长久解决之路上的一个插曲。美俄之间的对话固然重要,但能否最终促成和平,取决于各方能否跳出狭隘的国家利益,真正致力于寻找一个公平、公正的解决方案。欧洲的参与,不可或缺;中俄之间的分歧,需要妥善处理;乌克兰的主权和安全,更不容忽视。和平之路漫漫,挑战重重,唯有坚持多边主义,积极对话协商,才能最终照亮通往和平的道路。 这场国际博弈,远比表面上看到的要复杂得多,其最终走向,仍充满不确定性。

0 阅读:7

甜梦绘情笺

简介:感谢大家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