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品种更新迭代,粮饲兼用型选育,内蒙古草原带,燕麦种业振兴案例
你有没有想过,咱们平常吃的那些谷物,背后都有着怎样曲折的选育故事呢?就拿内蒙古草原带的燕麦来说吧,在过去,种燕麦那可真是让不少种植户头疼不已。以前啊,种的那些老品种,产量不高不说,还特别容易受病虫害影响。有些年份啊,一场病虫害袭来,眼看就要收获的燕麦地,一夜之间就变得惨不忍睹。种植户们在地里转来转去,看着那些发黄的叶子、倒伏的燕麦,心里别提多难受了,那脸上啊,就像挂了层厚厚的霜。
在内蒙古草原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地形平坦开阔,水草丰美,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但是传统的燕麦种植,却没有充分发挥这片土地的优势。过去很多年,这里的燕麦品种多年未变,逐渐暴露出产量低、品质参差不齐等问题。
那有没有办法改变这种状况呢?当然有啦!其实啊,在这五年里,内蒙古草原带的燕麦种业可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场关于燕麦品种更新迭代的探索之旅就开始了,而且重点是选育粮饲兼用型燕麦品种。
这粮饲兼用型的燕麦品种可不得了。就拿和其他一些农作物品种对比来看,和冷门的黑麦草品种相比,传统黑麦草虽然冬季耐寒性还不错,可产量不高,一年也就那么一点收成。再看紫花苜蓿,营养价值挺高的,但是种植起来对土壤肥力要求高,管理上也比较麻烦。还有冷门的冰草,耐旱性强,但是在内蒙古这片有时候会有旱季的地带,要是遇到特别干旱的年份,它的产量也会大打折扣。而新选育的粮饲兼用型燕麦品种呢,既有一定的耐旱性,遇到旱季不容易大面积减产,产量还比黑麦草高不少,营养成分和紫花苜蓿相比也不差,在内蒙古草原带这种多变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下都能很好生长。
在种植过程中啊,这其中的艰辛可不少。就比如说播种这一环节,以前都是靠经验播种,什么时候播种,播多少种子,都是按照老一辈传下来的方法来做。结果呢,有时候播种过早,遇到春寒,燕麦种子冻坏了;播种过晚,又错过了最佳的生长时间。后来啊,在农业专家们的指导下,开始根据每年的气候数据来确定最佳播种时间。像这五年里,农业气象部门每个月都会发布未来半个月的天气预测,有了数据支撑,种植户们心里就踏实多了。
在田间管理方面,以前浇水施肥全凭感觉,今天给这片地浇点水,明天给那块地施点肥,根本没有科学依据。现在呢,科技的力量派上了用场。有种植户分享说自己用了土壤养分检测仪,就像给燕麦地装了一个“健康监测器”。有一次,他发现自家田块土壤里的钾元素含量很低,这会影响到燕麦的生长和品质啊。于是他就根据检测结果,精准地给燕麦施了钾肥。仅仅过了半个月,燕麦的生长势头就明显不一样了,叶片变得翠绿翠绿的,植株也长得更茁壮了。
到了收获的季节,那可真是满是喜悦。以前收获的时候,大家都愁啊,因为产量低,收获的燕麦除了自己种地自己吃一点,能拿出去卖的钱不多。现在可不一样了,新品种的燕麦产量提高了不少。就拿一家种植大户来说,以前一年下来燕麦产量也就够自己家里的小牛小羊吃个半年。自从种了粮饲兼用型燕麦品种后,一年收获的燕麦,除了保证家里牲畜的粮草,剩下的还能卖出不少钱呢。
这新品种的选育过程也是相当不容易的。农科院的专家们,每年都有大半年的时间在下乡,穿梭在各个农场、田块之间。他们在内蒙古草原的不同地方选了好多试验田,从南到北都有,因为不同的地域差异,比如海拔、土壤类型、光照时长等都不一样,所以得收集各种各样的数据。就比如在草原南边一些海拔相对低一点的地方,日照时间长,适合培育对光照要求高的燕麦品种;而在北边海拔高一些的地方,冷凉的气候条件又得培育耐寒能力强的品种。
这五年里,为了培育出适应内蒙古草原气候和土壤条件的粮饲兼用型燕麦品种,专家们几乎把能想到的方法都试了个遍。他们从全国各地收集燕麦品种,就像在寻宝一样,希望找到最适合的“基因”。有时候,一个地方收集来的品种,在一个田块里培育失败了,不气馁,马上调整方案,再接着试。经过无数次的失败,终于有了成果。
从种植后的生长速度来看,对比之前传统品种,新品种有着明显的优势。传统品种大概需要两个月的时间才能长到可以收割一部分的地步,而粮饲兼用型新品种在一个月左右就有了不错的收成,后续还可以合理利用土地和营养条件,分批收获,提高产量。而且这个新品种燕麦,它的秸秆营养很丰富。对于养殖户来说,这可是非常好的一件事。以前的燕麦秸秆,只能当作低档次的饲料,牲畜不是很爱吃。新品种燕麦的秸秆,富含多种营养物质,牛吃了长膘快,羊吃了掉膘少,很受欢迎。
再说说存储方面,这也是个关键问题。以前因为传统燕麦含水量把握不好,存储不当,隔不了多久就发霉变质了。浪费了不少粮食,还让种植户心疼得很。现在新的品种燕麦,专家们专门研究了适合它的存储技术和湿度、温度要求。只要按照专家说的,在内蒙古干燥少雨的环境下,把燕麦的湿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就能存放很长时间,也不会坏。
你看啊,这五年的努力,内蒙古草原带的燕麦种业就像一颗破土而出的嫩芽,在风雨中茁壮成长,给这片土地带来了新的希望。
不过呢,我们也要思考一个问题,现在燕麦种业的发展在内蒙古草原带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果,那接下来呢?怎样才能更好地走向全国甚至走向世界呢?大家不妨一起讨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