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洛阳市孟津区送庄镇护庄村西南约500米处,广阔的田野之中,矗立着一座墓冢。根据文献记载,结合墓冢形制,确定这里是后唐明宗徽陵。2001年6月25日,作为邙山陵墓群的一部分,徽陵被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4年2月17日傍晚,离开北魏孝明帝定陵,顺着公路向北约1公里,路边的田野里就是后唐明宗徽陵。在十字路口,沿着小路向东约200米,便到达墓冢前方的碑亭。
2014年夏季,孟津县人民政府在这里修建一座石碑亭,并竖立写有“后唐明宗徽陵”几个楷书大字的石碑。碑身高大,字体遒劲,赑屃底座,盘龙碑首,尽显大唐文化的恢弘气势。在清康熙年间编著的《古今图书集成》中记载:“后唐明宗徽陵在洛阳东北十里,今查在东北路护驾庄地。”清乾隆年间,洛阳知事龚松林考定这里是后唐明宗徽陵,从古至今,争议不大。
徽陵的封土呈覆斗状,高度12米,直径40米,周长100米。从2002年5月至2007年6月,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对此墓进行考古调查和研究,认为周围存在陵园、阙门、寝庙、仗舍、上宫、下宫等陵寝建筑。
后唐明宗李嗣源(867—933),沙陀部人,李克用养子,后唐第二位皇帝。同光四年(926),李存勖在兵变中被杀,李嗣源来到洛阳监国。即位以后,改元天成,与民休息,共享承平。他是五代时期少有的开明皇帝,提倡儒家学术,促进农业生产,中原经济逐渐复苏。
执政末期,李嗣源随意诛戮大臣,群臣离心,父子猜疑。长兴四年(933),李嗣源病重,其次子秦王李从荣发动兵变。禁卫亲军奋勇抵御,很快杀死了李从荣,李嗣源却因受惊和愧恨交加而死去。谥号圣德和武钦孝皇帝,庙号明宗,葬于徽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