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是个非常特殊的朝代。开国二祖确实很好很强大,但为啥没混上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那个档次?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他们的很好很强大,是以透支未来国力为代价的——一个十三次北伐,一个五次亲征还要出兵安南。不仅如此,又是疏浚大运河又是营建北京城,又是下西洋又是修《永乐大典》……国家还不富裕,哪来的钱?于是当爹的挥起屠刀公然抢劫了全国的权贵富户,当儿子的又用个叫大明宝钞的玩意榨干了百姓的最后一点家底。结果就是等朱高炽和朱瞻基爷俩接过账本后差点没当场心梗,日子根本没法过了。
所以只好实施大规模弃土撤军的收缩战略,几乎将所谓洪武永乐盛世的一切成果统统都放弃掉了。但这么干的后遗症也很严重,比如朱祁镇上台后就成天被蒙古糊脸,实在受不了了就又搞了四次北伐,结果最后栽在了土木堡,让大明从此走上了下坡路。
上一个像朱元璋和朱棣这么急功近利,想一辈子把几辈子的事都做了的皇帝叫杨广。那为啥明朝没像隋朝那样二世而亡?
因为时代不一样了嘛。内无士族,只剩下拿根名为科举的胡萝卜就能被稳稳钓住的庶族士大夫;外无强敌,曾经弯弓射大雕的蒙古猛男现在赏几口铁锅就愿意跪地叫爹。没了这些势力的内耗外磨,凭农民造反就推翻一个王朝?这种事情在明朝以前可从来都没发生过。
开头很特别,结尾也很奇葩。
别的王朝最后完蛋,普遍的共性是财政破财,这点明朝也不例外,好像还是破得最狠的那个。但哪怕非得穷死,但也并不一定非得死在崇祯十七年(1644年)这个节点上,正常情况下再苟延残喘个几十年应该是没问题的。为啥?导致王朝覆亡的另一大共性是人才枯竭,典型如秦与宋;或者说人才无法为国所用,榜样则是汉与唐。
明朝则不同。尽管朱由检曾大骂过“朕非亡国之君,诸臣尽为亡国之臣”(《北略·卷二十·崇祯十七年甲申》),其实正好骂反了——尽管手里曾有过一副起码数百年一出的好牌,但却一张不剩的被他自己统统给败光了。
所以要在明朝选择一个最差劲的皇帝,我打算投崇祯皇帝一票。
01秦二世而亡,最遭诟病的是始皇帝的滥用民力以及胡亥和赵高倒行逆施,其实常被人忽视的一点就是人才的凋零。曾经名将辈出的大秦军队,居然要拿一个财务总监(少府章邯)来充当中流砥柱,能不输吗?
宋朝也差不多。到最后几乎就靠个有口皆碑的奸相贾似道拆东墙补西墙。等他得罪遍了权贵富商,前脚刚下课,后脚蒙古人就进了临安。所以人才这东西无关德行只看能力,你再怎么留取丹心照汗青也伤不到敌人半根汗毛,但人家奸相说不定就行。
汉末晚唐倒是遍地奸相,像曹操朱温什么的。但跟贾似道不同,皇帝管不着他们,他们倒能挟天子以令诸侯。所以对这个王朝来说,如此人才有不如无。
但你再看看明末,洪承畴、袁崇焕、孙传庭、孙承宗、卢象升这五大督师,相对而言哪个不是又忠心又能干,能把刘协、李晔、赵昰之流羡慕嫉妒恨到想自爆?这些人随便送给个才能平庸的守成之主,不说逆天改命,起码保命续命是不成问题的。
可结果呢?洪承畴叛了,袁崇焕千刀万剐了,卢象升和孙传庭战死了,孙承宗自杀了。然后剩下朱由检自怨自艾,说不是朕无能,都怪手底下尽出废物。
真是如此?
话说史上亡得最莫名其妙的王朝,首推北宋,然后就是明朝。明朝固然是从一开国就百病缠身,但先天条件太好——内部虽然问题一大堆,又是崇文抑武又是阉宦干政又是党争不绝,但这些玩意以前也不是没有过,还真没到让这个王朝直接噶掉的地步。外部嘛,蒙古人已经彻底废了,就剩个满洲人算是大麻烦。但你让野猪皮黄台吉多尔衮乃至后来的康雍乾一起扪心自问——要不是天降个活菩萨吴三桂,他们进得了山海关?
导致明亡真正的原因,是始于崇祯元年(1628年)的严重自然灾害,也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小冰河期的严重影响。先是连续十几年的大旱,然后是铺天盖地的蝗灾,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则是从崇祯十三年(1640年)起逐渐蔓延北方数省的大瘟疫。最严重时情况严重到了“死亡枕藉,十室九空,甚至户丁尽绝,无人收敛者”的程度——李自成攻打北京时为啥近乎兵不血刃?因为曾经坐拥10万精兵的京营,已经在瘟疫中死亡过半。侥幸存活下来的士兵也是有出气没进气,虚弱得即便军官用鞭子抽打,也没有力气站起来迎敌了。
更要命的是,以前京师也没少被蒙古、满洲围攻,但为啥没丢?因为大同、蓟州、宣府等边镇兵强马壮,能迅速回援解除危机。可这回呢?“大疫,南北数千里,北至塞外,南逾黄河,十室鲜一脱者”,各大军镇同样死伤枕籍。即便有心勤王,也无力回天了。
当然李自成也没逃过这一劫。后来他们在一片石败得那么脆,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北京也中了招,导致军队战力大损,这才打不过龙精虎猛的清军。
不过随后满洲人也进了北京,他们咋就没事?这就不得不让人慨叹造化弄人了——随着大明崇祯十七年改元成了大清顺治元年,这场前前后后持续了十几年,吞噬了北方至少千万条生命的大瘟疫突然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仿佛从来没出现过一样……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此前肆虐了大半个中国近百年的那次小冰河期,也逐渐变得不再那么狂暴,很快也无影无踪了。于是,满洲人再怎么胡作非为,照样开国即大治。
可能,这就是命吧。
02那朱由检有没有机会逆天改命?其实也是有的。
满洲人夺取天下后一直声称大明是亡于李自成之手,他们入关是为了替明皇报仇——先别管后半句有多扯,起码前半句是没毛病的。
从努尔哈赤到皇太极再到多尔衮,其实都拿大明的辽东防线没辙。从崇祯二年(1629年)到崇祯十一年(1638年)清军曾5次入关,但每次差不多都是皇太极让人在年久失修的长城挖个洞钻过来,在内地烧杀抢掠一番,然后必须赶在明军从四面八方合围过来之前溜回去。尤其是在第一次入关就搞出了个己巳之变,差点把北京城给攻下来的大场面之后,皇太极就再没来过,以后就一心一意的去大同、河套或是河北山东当强盗了。为啥?难道他不想灭掉大明并取而代之成为天下之主?
怎么不想?皇太极想得要死!但非不为也,实不能也——只要一日没拿下山海关,他钻过长城就是没有后路的孤军。哪怕能攻下京城甚至活捉朱由检,也无法改变要么退回老家要么被围殴致死的结局,这样一来就算抓到朱由检又有啥用?人家换个皇帝不就得了,又不是没这么干过……
所以对大明而言,满洲只是癣疥之疾,李自成才是真正要命的。
李自成为啥那么厉害?其实就算把所谓的“老营”拉上来,也未必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大明官兵的对手。之所以打不赢人家,一是明军粮饷两缺,二是闯军人太多。而造成这个结果的根本原因,不还是那场集旱、蝗、瘟于一体还总是没完没了的天灾?
朱由检君臣当然没有前后眼,所以不可能知道只要挺过崇祯十七年就能把这场大灾熬过去,形势就会迅速迎来好转。但在那个生产力和技术水平都不足以凭人力应对如此灾难的年代,也并非就完全没有办法。只要以史为鉴一下,就会发现我们的祖先在面对这种情况时,最好的选择就是四个字——以拖待变。
就是在自己血槽将空之时,不要急着反攻,更别总想着毕其功于一役。而是以保存实力、保全自己为第一目标,不输当赢,能拖一时算一时,以等待转机的到来。
而做到这一点,最需要的就是耐心。
偏偏朱由检又是个最没有耐心的人。像大多数的朱家皇帝一样,他御下严酷,性好猜忌而且脾气暴躁,对大臣动辄呵斥、问罪、砍头乃至凌迟。最重要的是朱由检从来只相信自己,其余的任何人在他眼里都是想要害朕的刁民——在位17年就换了50个大学士,刑部尚书一年就得换一个——遇上了这样的老板,谁还有心思好好打工?
猛将曹文诏,曾为熊廷弼、孙承宗部属,作战勇猛、悍不畏死,史称明末良将第一人。时人曾为其作歌曰“军中有一曹,西贼闻之心胆摇”(《明史·卷二百六十八·列传第一百五十六》),百年后的乾隆帝更是对他惺惺相惜,赞之曰“秉资骁猛,练习戎行,慷慨出师,勇烈并懋”《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卷一》,恨不能揽此良将于麾下。
可朱由检怎么对他的?崇祯七年(1634年)清军入关围攻大同,灵丘以及诸多屯兵的城堡失陷,唯独曹文诏与总督张宗衡死守怀仁,令其未能得逞。后清军班师,曹文诏试图尾追,但被伏兵败,总体来说有功有过,功过相抵没问题吧?但朱由检给的处置是什么?流放充军!幸亏山西巡抚吴生生是个明白人,知道边镇缺不得曹文诏,所以屡次上书求情,朱由检这才勉强同意让他立功赎罪。
所以次年与李自成作战再次兵败后,曹文诏干脆直接拿刀抹了脖子。对这样心高气傲的武夫来说,与其活着回去承受更大的羞辱,不如自己弄死自己算了。
曹文诏死后,朱由检倒是没继续追究,反而追赠他为太子太保、左都督,子孙世袭指挥佥事,并立庙祭祀。这位崇祯皇帝对活人刻薄,但对死人却是从来不吝于施恩的。可能他觉得只要这么干了,就会有更多的人愿意为他去死?
真会这样吗?
我们看到的是,是“承畴闻,拊膺大哭”。
洪承畴哭的是曹文诏,还是自己?
03所谓江山代有人才出。哪怕在山河破碎大厦将倾的明末,也不乏这样的人物应运而生,但这不是关键。关键还是得人才有了,更需要一双发现人才的慧眼,以及一双善用人才的手腕。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意即如此。
而洪承畴,可以说是在那个时代里战略谋划能力和大局观最强的人物之一。而在皇太极死后,我们大可将这个“之一”划去——即便把多尔衮和范文程绑一块,也不见得能比得过这位亨九先生。
清军入关之前,洪承畴找到多尔衮呈上了他的平定中原之策:
“我兵之强,流寇可一战而除。今宜先遣官宣布王令,示以此行特期于灭贼,不屠人民,不焚庐舍,不谅财物之意。仍布告各府县,开门归降,官则加升,军民秋毫无犯。若抗拒不服,城下之日,官吏悉诛,百姓仍予安全。有首倡内应者,破格封赏。此要务也。”(《清世祖实录·卷一》)
他的意思很简单,就是在全局上必须牢牢站稳大义的位置。然后对李自成以剿为主,对前明官吏军队剿抚并用、以抚为主,对百姓则要大力笼络诱骗,就算是装也得装出个文明之师威武之师的模样,尤其是不能屠城。
对洪承畴的建议,多尔衮听了前一半,但对后一半颇为不以为然。所以清军入关后先是仅用时两年就如狼似虎的连灭弘光、隆武、绍武等数个南明小朝廷,席卷了大半个中原。但因为满洲人残暴贪婪,动辄大肆屠城、杀降以及劫掠,导致民间反清运动风起云涌,永历政权也和孙可望、李定国等大西军余部合流。这就导致清军在广大南方、尤其是西南地区陷入了泥沼,形势日益艰难,连续十几年拿这块前明最后的根据地毫无办法。
这时候要是洪承畴指着多尔衮的鼻子大骂蠢货,甭管后者会怎么做,但心里肯定是服的。
当然洪承畴肯定没这个胆子。即便有,恐怕也没这个兴趣。
因为他这个人吧,一点都不像传统的儒生士大夫,倒是颇有些类似今天我等这种随时随地都能躺平的打工人。怎么说呢?就是该说的肯定说,听不听的他就不管了,也自认没这个义务;该做的也肯定做,要是做到一半上级非得改他的谋划布局,那也无所谓。但最后事情搞砸了,你再想找他老洪背锅,那是门儿都没有。
就像松锦大战。事先洪承畴的部署是各路援兵徐徐进逼锦州,要求一步一立营,名攻实守,绝不轻易浪战损失力量,直到决战良机到来。对此,朱由检是认同的,但兵部尚书陈新甲眼见前线形势良好,就想争功,于是一力促战。他先是努力说服皇帝,同时自作主张派兵部职方郎中张若麒和马绍愉催促洪承畴进兵。本来洪承畴不搭理他,没想到耳朵软的朱由检被陈新甲打动,居然也下令让他速战速决。
换个人,怎么都会据理力争,但洪承畴却不是这个性格。你让我干,我就好好干;你让我乱干,那我便就地躺平……于是松锦之战大局已定。
被抓俘虏后,洪承畴先是宁死不降。范文程去见他,发现了这样一个细节——“有梁间积尘落洪襟袖间,洪屡拂拭之”(《啸亭杂录·卷八》)。于是他告诉皇太极,说这个人肯定不会死,最后一定降。
洪承畴就是这么别扭的一个人。
就像多尔衮也没全听他的,南下一路大肆屠城,搞得民怨沸腾。洪承畴都看在眼里,但啥都不说,随你的便。等到满洲人发现情况一团糟慌了手脚,只好派他去收拾烂摊子。到了江南以后,洪承畴还是那套老办法,军事开路,政Z当家——对抵抗势力采取“原官、司留任,不念旧故”的方法分化瓦解,尽量避免过多的武装冲突和流血。对百姓则促请朝廷采取蠲免钱粮、停征漕运税等措施缓和矛盾,大力发展经济,使得民生迅速得到恢复,于是反清的那股子劲头也就渐渐的弱下来了。
这样的人,要是委之以内阁首辅,不正是以拖待变最好的人选?就算非得把他扔在前线,要么从一开始就别让他有自己的想法,要么就按他的想法打到底。这,才是洪承畴的正确打开方式。
不知人,也不擅任,到最后还天真的以为这么别扭的一个人会去殉国,结果给自己尴了老大的一个尬——这样的朱由检,简直一个蠢字不足以形容。
04说完洪承畴,再说袁崇焕。
相较于老洪那个铁打的、还是满洲人亲自盖章定论的“贰臣”身份,袁崇焕的情况就复杂多了,因为人家到死也没有实叛的铁证嘛。不过这并不能阻止争议,反而让争吵愈演愈烈。直到今天,还有人坚定的认为袁某人是晚明第一大忠臣,冤死堪比岳飞;也有人觉得他是当年的头号大奸,哪怕吴三桂都没他坏……
袁崇焕是忠是奸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这里只说能力。他跟洪承畴又是两个极端——如果说老洪是战略无双,老袁则是战术大师,都是他们那个年代最顶尖的人物。
有多顶尖?举一个例子就行。袁崇焕是在天启元年(1622年)赴任辽东的,并立即在孙承宗的支持下开始构筑松锦防线。直到天启六年(1626年)成功击退了努尔哈赤对宁远的进攻而引得天下震荡、举国欢庆,袁崇焕也因此一战成名,因功晋升辽东巡抚,自此开启了短暂却传奇的抗金御边生涯。
不过是击退了后金的一次进攻,为啥就能搞出这么大的场面?那是因为在此之前两国已经打了近10年,明军的战绩那叫一个孔夫子搬家——尽是书(输)。打不赢不要紧,明军还连丢了120余城;丢了120余城也不要紧,其中除辽阳外的其余诸城均是被后金军一击即克,无一城能坚守超过一天……
所以宁远大捷的消息传来,朱由校激动得都快哭了,狂呼“此七、八年来所绝无,深足为封疆吐气”(《明熹宗实录·卷六十八·天启六年二月三日》),就该知道此战的意义有多大。
而意义更大的还不止于此。
话说自古以来,中原王朝就以擅攻城亦擅守城而闻名。而甭管是发源于东北还是西北的各大胡族则截然相反,擅野战的同时是既不会攻城也不会守城,即便横扫欧亚大陆如卷席且据说搞到了西方“高科技”的蒙古人也不例外,否则区区一座襄阳城还用围攻七年之久最后还得吕文焕献城?
但到明末却出现了“倒反天罡”的一幕——辽东的明军会不会攻城没人知道,但肯定是丢了祖传的守城手艺。否则努尔哈赤又没被孙白韩李附体,凭啥能那么勇?
所以袁崇焕最大的贡献,并非打赢了个宁远之战以及后来的那个宁锦大捷,亦非构筑了那条从宁远直到山海关的让满洲人想起来就头大如斗的坚固防线,而是让明军学会了什么是守以及如何去守。
袁崇焕的战略思想可能在高度和布局上不如洪承畴,但却非常的具象化,那就是先守而后战。即对正处于上升期的后金以坚守城池的战略防御为主,野战是出奇制胜的手段,同时用议和等手段迷惑、拖延后金的攻势。以拖待变,等到后金出现颓势时再发动反攻,收复辽东。
拿袁崇焕自己的话说,就是“守为正着、战为奇着、款为旁着”(《大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八十一·天启七年二月二十四日》)。
事实证明,人家的办法就是好用。而且不但袁在世时好用,等他死去后祖大寿等人继续坚持使用这套战术十几年,效果也没差到哪儿去,并非因人而异的所谓“独门绝学”。
这才是最难能可贵的。
但并不是说,袁崇焕就没毛病。
05相较于洪、袁这种文武双全且各有所长,孙传庭则更为全能。具体说,就是啥都会,还特别忠心,但哪一条单拉出来都不如洪袁那样有力挽狂澜之效,但也够用。更妙的是,孙传庭不像袁崇焕那样桀骜,动辄“独走”,也不像洪承畴那样闷骚,一看皇帝胡搞就躺平或破罐子破摔。老孙就是个典型的PnP设备,即插即用,扔哪儿都好使,起码能顶一阵。最妙的是,他从不让皇帝为难,即便是乱命也愿意听话,事后还能忍辱负重的背锅,给个啥罪都认。一旦哪天又被放出来顶雷了,照样全心全力的去缝补……
话说孙传庭就是历代皇帝最喜欢的那种“纯臣”。这样的人都用不好、用不了,你可以想想朱由检拉胯到了何种程度?
卢象升可不全能,就是个纯粹的文官,只不过形势比人强被逼上了战场而已。所以单论军事能力,他比上述三位差远了,故此哪怕在最高光的时刻,卢象升在战场上所能起到的作用也就是给洪承畴、孙传庭打打辅助。他的过人之处在于治理地方,是个真正能做到爱民如子的同时也让百姓发自内心爱戴的好官。像贾庄之战前,老卢已经穷途末路了,但百姓听说当年的卢大人回来了,纷纷送来家里的最后一捧米、几颗枣给他当军粮、
这种官员,无论在古今中外都是极其难得,用在合适的位置上能有起死回生之效。可朱由检非要扬短避长把卢象升扔到战场上,难道就是为了逼死他?
可问题是逼死老卢,对他以及他的大明江山有啥好处?
最后是孙承宗。在上述五人中,单说能力他是最差的。比如让他带兵,啥都不懂还固执己见;让他治政,又因循守旧缺乏创见——反正甭管让他干啥,好像都跟朱由检当皇帝一样差劲。但孙承宗的好处就在于,他会做官,而且很可能是那个时代里整个大明最会做官的。
可别小看这一点。在紫禁城里坐着个喜怒无常的朱由检这一前提下,孙承宗几乎是唯一一个知道怎么应付好皇帝,又能让下属好好做事,同时还能让大家不至于随时被从天而降的“雨露雷霆”糊一脸的大明官员。
更形象的说,孙承宗就是所有有志于救国的大明官员的保护伞。
比如说袁崇焕。在老孙手底下,他又是宁远大捷又是宁锦大捷,升官升到飞起。可自天启五年(1625年)孙承宗被阉党排挤走人后,袁崇焕在朝中的形象就每况愈下,直到5年后被朱由检咬牙切齿的碎尸万段。
而且上述5人中,孙承宗生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袁崇焕生于万历十二年(1584年)、洪承畴与孙传庭同生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卢象升生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年龄结构非常合理,足够朱由检(生于1611年)用一辈子。
让我们假设一下,如果这位崇祯皇帝启用洪承畴为内阁首辅,孙承宗为阁臣督师辽东,袁崇焕为蓟辽总督兼辽东巡抚,孙传庭为三边总督,卢象升为总领(南)直豫鲁晋陕川以及湖广各省政务及后勤事务的七省总理——而且用人不疑的话,不说能不能逆天改命,就问能不能帮他熬过崇祯十七年?
那个多灾多难的甲申年,能熬过去,可就是另一番天地了。
06当然,以上只是我在瞎扯。这种理想的状况只是后人站在上帝视角上的YY,时人身在局中,即便是秦皇汉武这样知人善任的雄主明君,也未必能在那般混乱的时局中把人看得那么清、那么透。
更何况是眼神从来就没好过的朱由检。
袁崇焕赴任辽东前,兵部问他有何需要,他自信的答曰“予我军马钱谷,我一人足守此”(《明史·卷二百五十九··列传第一百四十七》)。崇祯元年(1628年)被任命为蓟辽督师并被问起“平胡方略”时,他自信满满的宣称“倘皇上假臣便宜,计五年而东夷可平,全辽可复”,乐得朱由检直呼“不吝封侯之赏”(《颂天胪笔·卷三》)。
袁崇焕虽然有能力也有自信,但太天真,尤其是从来没搞清楚自家老板是个啥样的人。或许给他5年时间,他真能恢复辽东,但问题是朱由检有那个耐心等5年吗?
前头刚夸下海口,转头皇太极就绕过辽东防线跑到京师门口打砸抢了。虽然谁都知道这是个意外,但谁考虑过朱由检的心情?这厮本就又急躁又好面子,刚刚当众把袁崇焕夸成朵花,转眼就捅出这么大个篓子,让朕的脸往哪儿搁,又怎么相信你能弄成那个五年之约?
所以那边清军还在城外攻打正急,这边朱由检就急不可耐的把千里驰援的袁崇焕抓捕下狱。结果主帅被抓,关宁军不干了,祖大寿直接带兵走人回家,京城能不能保住、皇帝老儿死不死的人家都不管了。吓得朱由检赶紧求袁崇焕写信劝阻,又有孙承宗重演了一出“月下追韩信”,关宁军这才不情不愿的回来,不但将后金军赶出长城,还打出了一场遵永大捷。
在命和脸之间,朱由检保命要紧。在小命无虞的前提下,大明皇帝陛下的脸就比什么都金贵了。本来袁崇焕刚下狱那阵儿,朱由检还未必非杀他不可。即便要杀,也就是一刀的事。可中间闹了这么一出之后,想必朱由检看到袁崇焕,脸皮都会火辣辣的,还能让他活?
甚至一刀砍了都难解心头之恨,非得千刀万剐不可,还得让他遗臭万年。
所以原本不是事的事,现在都十恶不赦。于是袁崇焕的罪名被添上了“市米资盗”、“谋款斩帅”、“纵奴入犯”、“顿兵不战”、“遣散援兵”、“潜携喇嘛”、“坚请入城”等一大堆,哪一条都直戳京城父老的心坎子,于是随后就出现了这么一幕空前绝后的奇景:
“遂于镇抚司绑发西市,寸寸脔割之。割肉一块,京师百姓从侩子手争取,生噉之。侩子乱扑,百姓以钱争买其肉,顷刻立尽。开膛出其肠胃,百姓群起抢之;得其一节者,和烧酒生啮,血流齿颊间,犹唾地骂不已。拾得其骨者,以刀斧碎磔之。骨肉俱尽,止剩一首传视九边。”(《石匮书后集·卷十一·袁崇焕列传》)
可以说朱由检在作出这个决定的时候,大明已经精神死亡了。
不是说袁崇焕不能杀。这厮固然能干也肯干,但主意太大又太固执,偏偏还性情桀骜不拘小节。而且一旦他真能平辽,以其性格以及在军中的威望,非常有可能发展成尾大不掉的一方藩镇。所以朱由检提前把他干掉,说是正常履职或未雨绸缪都未必说不过去。
但袁崇焕可以杀,但不该这个时候杀。就算一定要这个时候杀,也不该是这个杀法。
嘉靖皇帝朱厚熜,就比朱由检高明百倍。
平倭主帅胡宗宪,论功劳论威望论实力哪样不比袁崇焕强?而且老胡又是贪污腐败又是党附严嵩又是陷害忠良,小袁跟他比起来简直就像个纯洁无辜的小白花,但那又咋样?只要他还在一心一意的平倭,那就是替朕打工,所以甭管他干了什么朕权当没看见。
后来严嵩倒台了,徐阶反攻倒算时盯上了胡宗宪。而且此时平倭战事大局已定,贼寇被赶出浙江,残渣余孽逃亡福建、广东,覆亡在即。胡宗宪的价值显然大不如前,这也是徐阶敢对他下手的原因。
但朱厚熜是怎么干的?人家直接告诉徐首辅,胡宗宪从来不是严党,而是帝党:
“宗宪非嵩党。朕拔用八九年,人无言者。自累献祥瑞,为群邪所疾。且初议获直予五等封,今若加罪,后谁为我任事者?”(《明史·卷二百零五·列传第九十三》)
看到没——“今若加罪,后谁为我任事者” ?
皇帝,不是说你天天为国事操劳焦虑,累得20多岁满头华发就算合格,这玩意是要靠天赋的。
在朱由检自缢煤山被发现后,在京成千上万的前大明官员中唯有襄城伯李国祯、兵部郎成德和主事刘养贞“抚棺大恸”。等到李自成都来到灵前“四拜垂泪”了,来送他们的前主子最后一程的仍然寥寥无几:
“凡从逆官往拜,贼亦不禁,然至者甚少。诸臣哭拜者三十人,拜而不哭者六十九人,余皆睥睨过之,惟主事刘养贞,以头触地,大恸。”(《明季北略·卷二十·崇祯十七年甲申》)
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睥睨是指斜着眼睛看,表达的是傲慢或厌恶的情绪。
他活着的时候,大概每天都高坐在帝位上俯视着群臣。然后群臣在他死后,以“睥睨”回应之。
不过想想也能理解。试想如果你摊上这样一个老板——虽然也很勤奋努力,但却越干越错、越错越多。不仅如此,他对待员工还极其吝啬、态度粗暴,出了错就甩锅——要是这货哪天倒了霉,你会不会拍手叫好,甚至还要呼朋唤友共饮几杯以贺之?
所以说,那些仅仅是“睥睨过之”的前明官员们,其实还是很有素质的。
07没有完美的皇帝,自然也没有完美的臣子。朱由检肯定不完美,那他为啥非得要求自己的臣子毫无瑕疵,哪怕是白璧微瑕也无法容忍?
其实他已经够幸福的了,却身在福中不知福。像我们之前提到的孙传庭、孙承宗、卢象升、曹文诏等人,搁在哪朝哪代都是不可多得的英才,哪个皇帝得其之一都是莫大的幸福。即便是充满争议的袁崇焕、洪承畴、吴三桂、祖大寿、毛文龙等等,哪怕他们后来降了叛了,也不能否认他们都是非常有能力的人才。话说在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乃至他家祖宗朱元璋、朱棣的手底下,也不乏刺头或争议人物,但人家照样用得行云流水、各得其所。为啥你朱由检就用不了,要么把人给用跑了,要么干脆就给祸害没了?
换谁谁不跑?袁崇焕不跑,结果不但被凌迟处死、家人流徙三千里,还成了京师百姓泄愤的对象,被食肉噬骨。松锦之战后洪承畴下落不明,朱由检就迫不及待的为其举办国葬以鼓舞人心。为啥他就这么自信洪承畴肯定会“以身殉国”,还不是因为只要打了败仗,基本就没哪个大臣敢回来见他?
结果闹了个留名青史的大笑话。
要脸不是毛病,但前提你得有要脸的本事。没这个本事其实也无所谓,就看你敢不敢、能不能用有这个本事的人。
朱由检一样不占,不去当亡国之君岂不可惜?
他的反面就是隆庆皇帝朱载坖。人家知道自己不行,就绝不勉强自己,天天就蹲在后宫跟爱妃玩,玩得那叫一个花样百出……哪怕最终纵欲而亡,他也应该会觉得死得其所。
天天跑去玩了,国事怎么办?当然是交给会办的去办。先是徐阶,再是高拱,后是张居正,什么事不给他办得明明白白漂漂亮亮的?
这样的朱载坖,你说他没能力?
徐高张这样的人,朱由检也曾有过。但是他不用、乱用还始用终弃,就算把管仲诸葛穿越过来也是白扯。
所以只能说活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