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采访中询问特朗普是否真想吞并加拿大。特朗普回答:“是的。我认为加拿大成为(美国)第51个州会更好,因为我们每年在加拿大损失2000亿美元。我不会让这种事(继续)发生。”
特朗普多次公开宣称要“吞并加拿大”,甚至称这是“认真的”,这一言论引发了广泛争议。用通俗的话来说,这就像邻居家的大哥突然说要“收编”你家院子,理由是他觉得你家的草坪打理得不好,还让他“亏了钱”。但实际上,这种说法更多是特朗普惯用的“极限施压”手段,背后藏着经济博弈和资源争夺的算盘。
“吞并加拿大”更像谈判筹码,而非真实计划
特朗普的核心逻辑是“美国亏钱了”。他声称美国每年因加拿大损失2000亿美元,认为通过吞并可以解决贸易逆差问题。但《时代》杂志指出,这只是正常的贸易逆差,特朗普却将其歪曲为“补贴加拿大”。
这种言论可能是为了在美加贸易谈判中占据主动权。例如,美国曾威胁对加拿大加征关税,并以此逼迫加拿大让步。
加拿大人的反应:激烈反对,但暗藏隐忧
加拿大总理特鲁多直言特朗普的威胁“是认真的”,并揭露特朗普的真实意图是觊觎加拿大的自然资源(如石油、矿产等)。特鲁多甚至开玩笑说,美国若想吞并加拿大,得用加州或佛蒙特州来交换。
普通加拿大人则普遍反对被吞并。有媒体称,特朗普的言论反而激发了加拿大人的民族情绪,甚至掀起“买国货”热潮。
现实可行性?几乎为零
加拿大的面积仅次于俄罗斯,是世界上第二大国,而且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同时吞并一个主权国家在现代国际社会几乎不可能。联合国宪章明确禁止武力吞并,且加拿大是北约成员国,美国若强行行动将引发盟友反噬。特朗普的国家安全顾问也承认“没有入侵计划”,只是试图“重新确立美国领导地位”。
有分析认为,特朗普的“帝国计划”(包括吞并格陵兰岛、巴拿马运河等)更多是虚张声势,目的是为大选造势或转移国内矛盾。
背后的商人逻辑:利益至上
特朗普的发言充满商人思维。例如,他威胁加拿大“不听话就加关税”,甚至称若加拿大并入美国,就能“合法”获取资源。这种“交易式外交”凸显了他将国际关系视为生意场的风格。
但加拿大并不买账。特鲁多政府一边应对关税威胁,一边推动国内改革(如打破省际贸易壁垒),同时寻求与其他国家(如东南亚)签署新贸易协议,试图减少对美依赖。
总结:一场“嘴炮”引发的闹剧
特朗普的“吞并加拿大”论调,本质上是一场政治表演。它既是为了迎合国内支持者(尤其是MAGA群体)对“美国优先”的期待,也是向加拿大施压的经济策略。不过,这种言论的风险在于可能破坏美加长期盟友关系,甚至让美国在国际社会背上“霸权”骂名。毕竟,加拿大可不是“软柿子”——它既是北约成员,又拥有全球最长的未设防边境,真要闹翻,美国也得掂量后果。
相似推荐:1、【特朗普】再爆惊人言论,特朗普称美国把加沙当成是“大型房地产地块”
2、【DEEP SEEK】美国军工AI警惕DeepSeek,声称要“举全国之力”赶超
3、【巴以冲突】唯恐天下不乱的美国到底能从巴以战争中得到什么?
特朗普十大惊人言论:
特朗普说,希望美国接管加沙地带,不排除向加沙地带派遣美军。
特朗普说,他将收回巴拿马运河这一“美国重要国家资产”。
特朗普宣布,将“墨西哥湾”从此改名为“美国湾”。
特朗普说,如何他当选总统,俄乌战争将在24小时内停火。
特朗普建议,加拿大成为美国第51个州,并提名特鲁多为州长。
特朗普扬言,可能会通过武力接管格陵兰岛。
特朗普说,憧憬一个没有核武器的世界,与俄罗斯就此议题已展开对话,并期望中国也能参与进来。
特朗普宣布,拘留最糟糕的、威胁美国民众安全的非法移民罪犯。
特朗普说,台湾“偷走”美国芯片产业,台湾要支付更多的“保护费”。
特朗普说,把美国宇航员送上火星,在火星上插上星条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