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并没有转向东方,只不过是西方背叛了俄罗斯。”
2023年5月,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面对记者的提问,讲出了上面的一番话。
虽然这番言论对于中国人而言,可能听起来有些别扭,就好像是个“备胎”一样。
但事实上俄外长说的,还真没有丝毫都夸张。
那么,俄罗斯为啥对西方始终念念不忘?而中国又该如何看待我们的邻居呢?
来自西方的离间、设套
拉夫罗夫之所以回应这个话题,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法国总统马克龙的一番言论。
此前,马克龙称西方国家,已经完全挫败了俄罗斯,并且目前的俄罗斯,已完全沦为中国的附庸。
这番看似令中国人听起来很爽都话,其实包藏着不小都祸心,在实质上更是,西方离间中俄关系的伎俩。
众所周知,俄罗斯是一个,极其重视自尊心的民族。
在马克龙看来,连续遭受西方制裁的俄罗斯,早已自身难保,不得不选择投靠中国,由此也丧失了,大国间的平等独立地位。
稍微清醒的朋友,都猜到了他的言论,意在刺激俄罗斯的自尊,进而激化俄罗斯与中国的矛盾,从而削弱两国间的战略互信。
但事实上,中俄是平等互利的伙伴关系,互为发展机遇,根本不存在谁附庸谁的说法。
中国对俄援助,是基于传统友谊和人道主义精神,而非图谋让俄屈从。
至于,疫情期间中国向俄罗斯提供医疗物资,与俄罗斯开展疫苗合作,体现的也是患难与共的情谊。
中国坚决反对单边制裁,呼吁通过对话谈判化解分歧,同样彰显的是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还有就是,中俄在联合国等多边平台密切配合,共同捍卫国际公平正义,展现的是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大国风范。
马克龙之所以跳出来,说这话刺激俄罗斯,实在是因为美国从中俄战略协作中,感受到了巨大威胁,所以要处心积虑的拆散中俄,同时还要遏制中国。
自打俄乌冲突后,美国更是变本加厉打压中国,极力渲染中国支持俄罗斯入侵,试图让中国在国际上孤立。
可是美国为首的西方,却想错了一个地方,那就是俄罗斯历史上,对待西方的态度,远比对中国更暧昧。
融入西方受挫的俄罗斯
冷战结束后,俄罗斯一改昔日苏联与西方对抗的立场,开始积极寻求融入,欧美主导的国际体系。
叶利钦执政时期,俄罗斯甚至一度想加入北约,但遭到西方冷遇。
这个小插曲充分说明,彼时的俄罗斯对西方可谓俯首帖耳,处处讨好,但换来的只有轻蔑和奚落。
哪怕是到了普京执政初期,也曾试图修复与美国的关系。
此后,俄罗斯还曾多次与美国,在反恐问题上开展合作。
然而,美国非但不领情,反而变本加厉打压俄罗斯。
随着北约多次东扩,美国更是在俄罗斯家门口部署反导系统,这才逐步导致了,俄罗斯与西方的矛盾日益加剧。
等到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后,俄罗斯遭到西方制裁,普京也对与西方合作才算是彻底失望。
中俄关系亲密但理性
苏联解体后,中俄两国结束了意识形态对立,中俄关系取得突破性进展。
2001年,中俄签署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确立了双方在涉及主权和领土完整等核心利益问题上相互支持的法律基础。
双方还妥善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彻底扫清了,中俄关系健康发展的障碍。
近年来,在共同应对西方压力的背景下,中俄关系进一步升温。
两国元首多次实现互访,开展战略沟通,引领中俄关系驶入快车道。
双方在经济、能源、军事等领域合作不断深化,年贸易额突破1000亿美元。
等到俄乌冲突后,中国坚持客观公正立场,没有随西方制裁俄罗斯,成为俄罗斯难得的合作伙伴。
而中国的支持,无疑让陷入孤立的俄罗斯,感到一丝暖意。
但中俄双方都以理性务实的态度,看待两国关系。
历史上中俄有过,领土争端和军事对抗,给两国人民留下了,复杂的历史记忆。
即便当前中俄关系亲密,但这种亲密并非没有底线。
俄罗斯对华合作,虽然比以前更加开放,但也并非全无戒心。
俄罗斯从未放弃自己的大国地位,也从未把中国视为,唯一的战略依靠。
中国同样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会盲从任何国家。
中俄虽是战略协作伙伴,但不是军事同盟,中国人民要牢记,只有中华民族才是我们永远的依靠。
中国要居安思危
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中俄关系将继续保持高水平,但也面临诸多不确定性。
俄罗斯传出要在白俄罗斯部署,战术核武器的消息,这无疑将加剧地区紧张局势。
俄方虽然表示,此举旨在应对北约核讹诈,但其军事行动势必引发西方强烈反弹,加剧俄罗斯与西方对抗。
乌克兰战事陷入胶着,停火谈判前景渺茫。
俄乌冲突外溢效应日益显现,全球通胀加剧,粮食能源危机加深。
这种表里不一的做法,严重违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严重损害中美关系和台海和平稳定。
对此,中国要高度警惕,增强忧患意识,做好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准备。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发展壮大,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面对西方的遏制打压,中国要坚定战略自信,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