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立,北京二中院的岁月答卷

人民法院报 2025-04-08 15:51:01

2024年12月4日,北京二中院举行宪法宣誓仪式。

红墙南隅,护城河畔。卅载春秋,从最初的租用厂房到迁址合署办公,从开始只有258名干警到如今共有709名干警,机构逐步健全,职能作用不断拓展,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实现了从“白手起家”到“三十而立”的跨越式发展。截至2025年3月,法院共收案603551件,结案598914件,圆满审结千余件首案、大案、要案,为首都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法治力量。

护卫红墙,书写绝对忠诚之卷

首都稳、全国稳,以高质量审判全力护航国家安全和首都稳定,是首都法院责无旁贷的政治责任。北京二中院覆盖首都核心区、贯穿中轴线的区位特点,决定了维护首都安全稳定的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北京二中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审执工作中,牢固树立“红墙意识”,以首善标准当好“红墙卫士”。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事关社会大局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人心向背和基层政权巩固。北京二中院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高标准、严要求开展扫黑除恶斗争。

陈海涛涉黑案开庭。

陈海涛等人涉黑案,是北京市2018年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首例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该案案情复杂,涉及17项罪名,30余起违法犯罪事实,是黑恶势力染指基层政权,攫取非法经济利益并伴有‘保护伞’的典型案例。”该案承办法官金昌伟介绍道,“如何通过案件审判确保打击有力、惩治有效,定性有据、宽严有度是关键。”

北京二中院坚持以审判为中心,贯彻罪刑法定和证据裁判原则,坚持依法从严从快打击工作方针,通过12万余字的判决书,运用“一事实一论证一辩驳”的方式,明确界定犯罪事实与违法事实,准确区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与成员个人犯罪,对涉案团伙的组织特征、经济特征、行为特征和危害性特征进行了详尽论证说理,最终以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聚众斗殴罪、寻衅滋事罪等罪名,判处陈海涛有期徒刑二十五年,剥夺政治权利三年,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宣判后,陈海涛等14名被告人均认罪服判不上诉,取得良好的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2019年10月,该案入选第七次全国刑事审判工作会议涉黑涉恶指导案例。

这是刑事司法作为人民民主专政一柄利刃,惩奸除恶、辨伪去妄,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的缩影,也是北京二中院以实际行动捍卫法治权威,维护首都安全稳定的真实写照。

三十年来,北京二中院始终服务政治中心建设,做到凡事从政治上考量、在大局下行事,依法严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深入开展反腐败和扫黑除恶斗争。依法审结全国首例涉及生物安全的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案件;严惩刘方仁、李嘉廷、刘志军等数十件省部级官员职务犯罪案件;依法从严从快审理石凤刚、周广森、范宝胜等数十件涉黑涉恶犯罪案件;稳妥审理张凯闵等85人特大跨境电信诈骗案、碧溪广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亿霖木业非法经营案等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2020年10月,北京二中院被授予“北京法院刑事审判特色人才高地”称号。

胸佩法徽,书写公平正义之卷

司法裁判公不公正,最终要由人民群众来评判,对于生效裁判的认同,从不是迫于法治威严或国家强制力的屈服,而是由内而外的理解、尊重和信服。

北京二中院刑一庭法官助理及书记员为当事人释法说理。

2024年8月,北京二中院以审判流程节点为抓手,针对当事人对审判活动可能提出的疑问,编制了“审判流程‘服判息诉’指引图”,获评“2024年度北京法院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优秀实践案例”。11月,制定出台《关于审判工作中全流程释法说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把全员、全程、全面的释法说理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将那些根植于心的法治理想和担当赋予实践的力量。

“人民群众到法院来不是走流程的,是希望通过公正裁判维护合法权益,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实质性化解矛盾作为司法审判的目标和导向,充分运用政治智慧、法治智慧、审判智慧,把定分止争、案结事了、服判息诉做到极致。”北京二中院民一庭庭长王金龙说。

2024年年底,北京二中院受理了一批执行异议之诉。世茂轩景家园项目因开发商资金困境、债务违约等问题,致使国有土地使用权被抵押及司法查封,该系列案件涉及765户住宅、195个车位,业主虽入住却迟迟无法办理房产证,引发1300余件12345投诉工单。时值岁末年关,如何守护好人民群众“安居梦”,成了困扰北京二中院法官的首要难题。

对于这批群体性纠纷案件,北京二中院运用“点线面体”四维工作法,联合住建委、规自委、税务局等部门,召开多场次专题法律论证会,系统梳理产权登记中的法律适用难点堵点,重点针对“保交楼”项目政策落实与债权人权益保障的平衡问题充分释法说理,引导各方就企业化债、社区共建等达成一揽子解决协议,成功解决了困扰1700余户业主的产权难题,倾力助力历史遗留项目“破局重生”、企业营商环境“柳暗花明”,最终依法破解了产权证办理困局。

世贸轩景家园一名业主代表激动地说:“拿到房产证,我们心里踏实了,感谢北京二中院为我们解决了大难题!”

三十年来,北京二中院始终践行司法为民宗旨,打造了“五不传”工作法、“法律服务大篷车”、“十号故事庭”等司法为民品牌,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了司法的温度与力量。始终注重总结提炼裁判经验和方法,入选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案例4篇,最高人民法院公报案例22篇,人民法院案例库参考案例83篇。

脚踏征途,书写改革创新之卷

北京二中院始终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传承基因和发展底色,在实干中谋发展、在创新中求突破。

医疗纠纷中,涉及大量关于诊断处置措施专业性、患者个体差异性等专门性问题,鉴定机构的鉴定意见往往成为影响案件审理结果的重要因素。如何克服过度依赖鉴定机构的鉴定意见,避免出现“以鉴代审”现象,成为提升医疗纠纷案件办理质量的重中之重。

以全国优秀法官,医疗纠纷专业化审判团队负责人白松法官为品牌的“白大夫志愿服务队”定期到社区开展普法活动。

2024年12月,北京二中院成立了全国法院首家医疗纠纷专家库,以专家之“智”赋能审判之“质”,形成司法审判和医疗卫生领域交融互补的新格局。目前,医疗纠纷专家库已汇集北京市范围内29家知名医疗机构的1872名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临床专家,配套制定了《专家论证规则》,为将专家论证意见融入释法说理,不断提升司法公信力提供了坚实的专业支撑和制度保障。

全国人大代表张海鸥说道:“北京二中院建立全国法院首家医疗纠纷专家库,并制定了专家论证规则,验证了这一制度的可行性,也起到了示范作用。”2025年3月,张海鸥在全国两会上提出建议,组建国家、省、市三级医疗纠纷专家库。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北京二中院坚持敢闯敢试,在深化审判执行方式、优化审判组织体系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创新,创建了“分段集约执行”“申诉申请再审案件化解机制”等可复制、可推广的审执工作机制;在全国首次引入“百姓评理团”参与家事案件审理,在全市开创摇号评估拍卖、远程视频庭审等工作先河。

党的十八大以来,作为全国第三批整建制司法改革试点法院、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法院、北京市司法体制改革试点法院,北京二中院紧紧围绕中央要求和上级部署,扎实稳妥推进以司法责任制为核心的四项基础性改革和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其中利用大数据开展法官绩效考评、对二审独任制案件进行监督管理的做法先后入选最高人民法院首批、第九批司法改革指导案例,形成了具有鲜明首都中级法院特色的改革实践样本。

托举栋梁,书写人才建设之卷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北京二中院始终坚持把人才培养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坚持抓党建带队建促审判,大力推进“四个一批”工程建设,努力推出一批高质量文书庭审、一批高价值典型案例、一批高标准学术调研、一批高水平业务专家,带动形成“全国有模范、系统有先进、单位有榜样、庭室有标杆”的人才格局。

“从法学院到法院,让我真正理解了什么是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在党支部的带领下,通过坚持理论学习、参与审判实践,在看齐身边榜样的同时,我更加坚定了为法治建设奉献青春力量的信心和决心。”2024年新入职的干警张彦堃说道。

北京二中院开展“以四强党支部建设为抓手 全面提高机关党建质量”为主题的“书记访谈”活动。

长期以来,北京二中院始终坚持引领广大党员干警立足岗位实干担当,积极推动党建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创建“一室三站”党建实训阵地,打造党员干警的“身边党校”;创新“书记访谈”品牌、党支部堡垒指数“1+N”考核机制,压紧压实党建工作责任;深化“四强”党支部建设,广泛联学共建,激发群团活力,不断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把党建成果转化为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实际成效。

三十年来,北京二中院人才辈出、硕果累累,拥有全国审判业务专家1名、北京市审判业务专家16名、北京市司法实务研究专家5名、北京市司法业务标兵59名等骨干力量。全院干警先后出版专著60余部,获市级以上奖励的学术论文、裁判文书、调研课题等600余篇。

北京二中院先后获评全国法院先进集体、全国法院扫黑除恶先进集体、全国法院刑事审判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法院少年法庭工作先进集体、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全国法院调研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法院学术讨论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法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文明单位等60余项荣誉称号。

路为纸,地为册,行作笔,心当墨。建院以来,北京二中院在维护国家安全、服务首都发展、保障人民权益、推进法治建设的征程上踏出了坚实步伐。一桩桩盘根错节的重大疑难案件在这里尘埃落定,一条条鞭辟入里的裁判要旨在这里凝练成章,一场场步履不停的探索创新在这里波澜初兴;一代代北京二中院人在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中磨砺意志,铸就了有理想、有信念、能吃苦、能战斗的坚强集体,塑造了“拼搏奉献、求真务实、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

“北京二中院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牢牢坚持党对司法工作的绝对领导,紧紧围绕首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履职尽责,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全力支撑和服务首都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北京二中院领导表示。

来源:人民法院报·5版

文/图:马巍 李志超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