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讯,近日美俄乌问题特使凯洛格于慕尼黑安全会议表示,俄乌和谈不含欧洲国家,因美国认为新明斯克协议失败于参与方主导力弱,故美国现不会让此情况重演。
凯洛格关于乌克兰的言论引发广泛讨论。俄乌冲突中,欧盟为最大安全利益方。美国欲撇开欧洲谈此事,欧盟自然不满,英国也未如常顺从美国意愿。
英国首相斯塔默称,英国已备妥并愿向乌克兰派遣军队,旨在保障英国及欧洲的安全。
英媒透露,欧洲领导人将于巴黎紧急会议商议,考虑在乌克兰“接触线”后方部署军队,以提供额外安全保障,而非直接在“接触线”上部署。
莫斯科告诫欧洲,若向乌克兰派遣军队,或将引发与俄罗斯的直接军事对抗。
显然,欧洲对此极为焦急,但更焦急的或非欧洲,泽连斯基称未获邀参加美俄在沙特的会谈。
俄乌战争本是欧洲问题,但关键谈判中既无欧洲代表也无乌克兰身影,这反映出国际格局的深刻变动及大国间博弈的复杂态势。
特朗普政府将欧洲盟友排除在外,明显因全面回归孤立主义战略,需收缩对外干涉活动,包括减少对北约的投入。
叙利亚局势剧变,以色列对哈马斯实施全面压制后,美西方在近东取得重大胜利,成功排挤了俄罗斯在该地区的影响力。
美国当前与俄罗斯几无代理人斗争,特朗普不再积极打压俄罗斯,对俄敌意大幅下降。
欧洲情况特殊,乌克兰局势僵持,安全问题未减,致欧盟与英国持续在乌问题上与俄罗斯博弈,美欧裂痕因此不断扩大。
此外,美国越过欧洲直接主导谈判,此举否定了欧洲长久以来对美国安全框架的依赖。
泽连斯基见欧盟与乌克兰均被忽视,遂将视线转向中国,期盼中方能伸出援手,助其度过难关。
日前,中国外长王毅会晤乌克兰外长瑟比加。乌方态度转变迅速,重申重视中国影响,期望中方在推动全面、公正、可持续和平上发挥关键作用。
不仅乌克兰,美国与俄罗斯也不同程度表达了期望中国参与谈判的意愿。
以往期望中国远离局势,现今却主动邀请其参与,原因直白:
中国持中立立场,因此,当前美俄寻求和解时,选择中国作为见证人最为适宜。
第二,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代表,若能认可此和平协议,将极大促进国际社会对美俄和谈的默认乃至支持,意义重大。
目前,泽连斯基已先行抵达中东,静候美俄在沙特谈判结果,随时准备响应召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