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港“新星”何桂蓝,清华女学霸因内地经历被选中,最终遭到清算

杨洋的篮球梦 2023-04-08 12:43:35

“唔使嘥时间(不用浪费时间了),我不认罪。”

敢如此大言不惭的说出此等话语的,是一名看上去文质彬彬的女性,名叫何桂蓝。然而,她的真面目却令全国人民唾弃:

此人以扰乱香港为目标,是他们的幕后推手捧出来的“新星”。之所以选中何桂蓝,其背后原因令人胆寒。

一、内地经历被看中

何桂蓝出生于1990年,土生土长的香港人。2010年前后考上了清华大学的国际关系学系。

在清华大学期间,她曾因为自己的专业原因,多次去国外进行交换生学习。并且仍然会频繁回香港实习,担任所谓《主场新闻》(所谓《立场新闻》前身)的实习记者。

在所谓《主场新闻》的时候,何桂蓝就进行过社会新闻的相关报道,尤其是香港社会运动的报道。这促使她十分清楚香港社会运动的基本流程。

从这里可以看出,何桂蓝在内地的时间并没有多长,她毕业之后,马上就申请了欧盟助学计划——伊拉斯谟计划。

2012年,何桂蓝前往欧洲,按照欧盟联合硕士课程,就读新闻、媒体与全球化硕士学位课程。之后,更是在英国广播电视台担任记者。

在2019年的事件发生之前,何桂蓝和内地的联系仅仅是大学四年的求学生涯,如果剔除掉她去国外当交换生、回香港实习的时间,她在内地真正呆的时间是否有一年,都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但是,何桂蓝所在的乱港组织,却偏偏看中了何桂蓝“名存实亡”的内地经历。他们认为,何桂蓝和内地的“紧密联系”可以拿来大做文章。

“在内地生活过很多年的何桂蓝都说内地不好,她是有亲身经历的,所以她说的话就很有说服力。”

这些内心险恶的人,打的就是这样的算盘。

如果没有认真查过何桂蓝履历的人,很容易就会被何桂蓝及背后组织的恶毒用意所蛊惑,真以为何桂蓝是个“内地通”。

除了何桂蓝的内地经历,她当记者的经历也在之后的两次事件中被放大,故意博取别人的同情。

二、两次做秀被同情

2019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22周年纪念日,这本应是一个普天同庆的好日子,却因为一群示威者占领了立法会而蒙上阴影。

当时,警方正在极力维持秩序。而在所谓《立场新闻》担任现场记者的何桂蓝,却留守在现场进行相关报道。

此次示威本就是何桂蓝组织一手促成,背后目的不言而喻。

何桂蓝一出场,就借她记者的身份和媒体的力量,增加该事件的曝光度,达到进一步扰乱民心的目的。

何桂蓝在现场,对留下来的四名示威者进行提问。

该示威者看上去柔柔弱弱,却语气坚定:“每个人都很怕,但我们更害怕明日见不到他们四个(示威者),所以决定全部人一起上来,和他们一起离开。他们不走,我们也不走。”

明明是扰乱公共秩序、危害和平,却仿若在做一件正义凛然的大事。

何桂蓝所在组织本就策划好了这场“感人肺腑”的大戏,而何桂蓝的反应更是这场大戏的高潮。

只见她听到此话后,突然流下了眼泪。

经此一役之后,何桂蓝流泪一事广为人知,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对她立的人设深信不疑,还亲切地给了她一个绰号:“立场姐姐”。

2019年7月21日,何桂蓝所在组织故意在元朗扰民袭击,致使元朗本地乡民不堪其扰,拿起武器对抗。

何桂蓝又凭借她记者的身份,一副不畏生死的惺惺作态之势,故意激怒一名被袭击的村民,致使该村民失去理智,将她推倒在地上。

之后,镜头刻意摇晃,让人们看不清楚当时的情况,只听到了何桂蓝的尖叫声。

事后,何桂蓝向别人展示了她的“伤口”:双手、右肩受伤流血。

据说她后脑肿起,背部有大面积伤痕,感晕眩,右肩最终去医院缝了四针。

此消息一出,部分民众对何桂蓝的敬业精神更是十分钦佩和同情,他们哪里晓得,对面打她的村民,是一个想要保护自己田地、不被何桂蓝的组织破坏的农民。

何桂蓝相关组织立马以何桂蓝的伤势为起点发酵,把保卫家园的元朗村民说成“暴徒“,完全抹去了他们在元朗所做的丑恶行径。

虽然大部分同胞心如明镜,却仍有一小部分单纯的人被他们迷惑。

但是,中港政府岂能姑息,多次对乱港组织进行打压,终于让他们无法通过非法手段进行乱港之事。

然而,何桂蓝等人却想了另一个法子,妄图以“合法身份”,扰乱香港。

三、妄图参选被拘捕

2020年香港立法会选举,何桂蓝与袁嘉蔚、张崑阳、黄之锋、朱凯迪、岑敖晖等人组成选举联盟,参加民主派举办的初选。

何桂蓝等人参选的目的显而易见,就是为了合法进入到政治中心,获得更大的话语权,进而扩大影响力,让香港陷入乱境。

当然,中国香港政府早就察觉到了他们的阴谋,2020年6月30日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简称港版国安法。

一开始,何桂蓝等人并未察觉到港版国安法的威力所在,直到2020年7月25日。

何桂蓝本来代表其联盟要参加进一步直选,结果选举主任杨蕙心就多项议题的立场询问其,包括涉及其曾签署反对港版国安法的声明、争取外国制裁、否决财政预算案等范畴。

这次询问,本身有着“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果然没过多久,何桂蓝等11名同伙就被取消了参选资格。

何桂蓝自然不服,杨蕙心则表示,何桂蓝一直在公开场合抨击港版国安法,并且在一些非法活动中签署了反对港版国安法的条例。

杨蕙心认为,一个真心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有归属感的人,是绝对不会做出削弱国家主权、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

原本通过合法途径搅局的计划失败,好不容易打造的“乱港新星”也很难继续走接下来的路。

何桂蓝就此潜入幕后工作,所谓的“记者”形象也很难再出现,由于中港政府的努力,乱港分子已成强弩之末,只待收网。

就在何桂蓝和其组织小打小闹了半年,以为政府忘记了他们的存在的时候,2021年1月,何桂蓝和其同伙以港版国安法中“颠覆国家政权罪”的罪名被逮捕。

此次突击行动声势浩大,约一千名警员进行全港出动。他们从未忘记过乱港分子对香港的所作所为。

2021年2月28日,何桂蓝正式以“串谋颠覆国家政权”被起诉,翌日开庭。

四、申请保释被拒绝

在开庭期间,何桂蓝依然嘴硬,居然选择自辩陈词,完毕后还自以为帅气地单手按着后方栏杆,跳起跨过后方的椅子,返回自己的位置就座。

也许是因为他们太过跋扈,所以法庭制定了相对严格的保释条例,说是严格,其实也在正常范畴,其中包括不可以发表危害言论、行危害之事,不能离港、需定时报到、需遵循宵禁。

但是这些人仍旧得寸进尺,想要放宽保释条件,被法官拒绝之后,就开始在庭内庭外,集结数百人,大肆宣扬法庭的不公正。

最终,在这种情况下,法官只能不批准他们保释。原本想要靠舆论压制法律的招数无效。何桂蓝只能待在监狱里还押候审。

此刻何桂蓝已然到了穷途末路,她只能在半年后,也就是9月前后再次申请保释。然而她依然不肯听从保释条件中“发表危害言论”。

讽刺的是,原先代表何桂蓝的律师也因为触犯了国安法而被捕。不过,这个小插曲并不影响何桂蓝的结局。由于法官拒绝放宽条例,使得何桂蓝被迫放弃保释。

同月,何桂蓝案件被审。何桂蓝拒不认罪,还在法庭上依然抬起了高傲的头颅。由于案件陷入了僵局,该案于同年12月再次开审。

这次,何桂蓝无法逃脱法律的制裁,她被判有期徒刑6个月。何桂蓝自然不甘心,她的两名同伙已经逃往国外,她怎能坐以待毙。

然而如今能替她辩护的律师少之又少,何桂蓝贼心不死。

2022年7月,按照香港法律,该案来到了高等法院程序。

在这里,何桂蓝重复表明自己的观点:“不用浪费时间,我不认罪!”

五、试图割席难出狱

包括何桂蓝在内的17名党羽不认罪,使得该案又要进行繁复的审讯流程。

2023年3月,何桂蓝终于稍稍松口,承认自己参选初选、提交提名表格、选举工程。

但是,何桂蓝不承认自己和乱港党羽有任何关系,两大重要的乱港事件:《墨落无悔》文件签署,和以“本土抗争派”名义召开的记者会,何桂蓝都只是所谓的“旁观者”。

何桂蓝表示,自己在记者会上一句话都没说,何来参与?看上去她好像嘴硬如初,实际上她已经准备和自己的同伙割席,想明哲保身。

毕竟从逮捕到现在,何桂蓝已经虚度了2年光阴,这对于自以为自己是精英的她来说,毫无建树简直是一种折磨。

同时,何桂蓝早已成为了她同伙的弃子,适当的时候拿她在监狱里的形象卖卖惨。

比如她的同伙试图给狱中的她颁奖,让她成为一名“狱中作者”。

2023年3月8日国际妇女节的时候,她的同伙就拿她的照片放在了美国醒目的大荧幕上,为她所谓的“伸张正义”。

也正是如此,何桂蓝的同伙当然更希望她仍在监狱——以一个政治工具的身份。

何桂蓝当然不肯就此就范,她加入这次活动就是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和威望,自然不会坐以待毙。

综上所述,何桂蓝想出狱的心简直跃然纸上。她和自己曾经的同伙处于利益的两端,有了不同的利益拉扯。

虽然何桂蓝只被判刑6个月,但是她想要出狱却没那么容易。随着在押候审的时间的增长,审讯环节的拉长,何桂蓝想要出来可以说是遥遥无期。

如今,相关审讯仍旧继续,何桂蓝的态度依然是未知之数。不过,当她开始为祸香港的时候,就会料到有这么一天:

邪恶终不能战胜正义。

结语:

何桂蓝本有机会可以好好了解祖国母亲,但是她却只想着走捷径,用自己的清华大学的学生身份胡作非为,令母校蒙羞,令同胞不耻。

而何桂蓝背后的组织,将她如傀儡一般捧成了“新星”,在她栽了之后,就将她弃之如敝履,双方就此割席,各说各话,何尝不是另一种程度上的“狗咬狗”。

从何桂蓝的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任何想要分裂国家主权、危害国家安全的祸乱行为,将会被严惩。正义可能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

0 阅读:79

杨洋的篮球梦

简介:唯有热爱,方抵岁月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