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一下,我们一起探讨更多内容
阿根廷大选进入白热化,总统候选人的一举一动都关乎到这个国家未来的走向。这段时间阿根廷大选初选结果公布,自由主义经济学家米莱成为大家热议的对象。
米莱以30.5%的票数从诸多总统候选人当中脱颖而出。他也放出了许多狠话,内容涉及阿根廷对外贸易、金融等领域,声称将中断对华贸易,全面实施美元化。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阿根廷是南美洲比较大的国家,以农牧业闻名。著名的潘帕斯草原是阿根廷的代表,每年这里都会有很多肉、奶、蛋制品源源不断的供上欧美国家的餐桌,阿根廷的经济也因此崛起。
这里曾经创下了南美洲经济发展的奇迹,甚至大家都会认为阿根廷是南美洲潜在的发达国家。不过好景并不长,阿根廷就遇到了经济危机,直到现在还没走出危机的阴霾,这一切都和美元脱不开干系。

阿根廷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这个国家远离国际市场的中心。不过国际市场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本国的命运,阿根廷曾经将美元奉为本国外贸货币。受到美联储加息和美债危机影响,阿根廷储备的美元不多了,只能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贷款。
美联储一轮轮的加息像割韭菜一样收割着阿根廷的财富,本国承担的债务越来越多。本就不景气的国际市场再加上这么多的债务,很快阿根廷就深陷债务危机之中,随时像斯里兰卡一样濒临破产。

守着发展经济的良好基础却徘徊在破产的边缘,一时间国内各种声音都出来了。有主张去美元化同各国发展外贸的,有主张迎合欧美市场,加快全美元化的,米莱就是这么多声音中的一种。
二、为什么是米莱?前面提到阿根廷以农牧业闻名世界,但是现在农牧业出现了下滑的趋势。我们知道国际粮食一直被垄断在四大集团的手中,阿根廷这样的国家也是狠狠的被拿捏了,小麦、玉米及其他主要作物卖不上价,出口遇阻影响到了本国经济。

中国这样的粮食进口国虽然是阿根廷第三大贸易伙伴,可距离太远。粮食这样的产品运输是个门槛,涉及到保存、保鲜,阿根廷在南半球西半球、中国却在东半球北半球,这样遥远的距离对商品的长途运输是种考验。
主要经济支柱出现下滑,本国金融也面临危机。当前各国去美元化主要是受美债危机和通胀危机影响,美债危机的主要表现是手上美债太多了着急出手,而阿根廷却是手上美债太少了,拿不出钱还自己的欠款。

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阿根廷的选民们选择了米莱。因为他们认为其他政党经济政策并不能挽救阿根廷当下的局面,只有赌上一把选择米莱,不过米莱的政策真的有效吗?这也是个未知的选项,只能任由候选人去向选民兜售自己的主张。
米莱就主张全面美元化来克服当前面对的经济问题,中断对华贸易。不过现实中往往是屁股决定脑袋,作为候选人可以随意说说,真当选了就要审慎评估。

针对当前阿根廷的经济危机,我国不是没有出手帮助过。我国为阿根廷提供350亿元人民币的互换,用我们丰富的美债与阿根廷做交易让他们去给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还款,与人民币与我们结算。
这种做法是一举三得,既抛售出了我国手中的人民币,也缓解了阿根廷的危机,还能让人民币国际化。上半年阿根廷经济部长马萨访华,取到了上海金砖银行会见了行长罗塞夫,他们对金砖组织很感兴趣,希望通过多元化的出口贸易和去美元化的方式摆脱当前的危机。

如果米莱当选,阿根廷现阶段做出的努力以及中国的帮助都将成为泡沫。甚至米莱还提出解散阿根廷央行这样激进的主张,我们听其言观其行,看最终米莱能否胜选,胜选后会不会采取这样的行动。
大选当中的言论有时会过于激进,这是为了吸引选民支持。这些言论听听就行,等真正的选举结果出来可能就是另一番样子。不管谁当选,中阿之间的经济合作体量在这里放着是谁都无法改变的。

不知道未来阿根廷会走向何方,我国还是否像现在这样与阿根廷合作。不过阿根廷的路是他们老百姓自己选择的,该怎么走也由他们自己决定。
最好断绝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