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雨冰绗
前言最近几年,生孩子这个事情,越来越受关注,现在有的人都已经生了三胎了,但是有人却是连一胎都犹豫不决,在思考要不要孩子。
这种事情不光发生在个人身上,更是在整个中国生育率变化上可以看到,从70后到00后,每一代人的生育观念和行为都因为时代的变化而改变。

到底是什么让生育率发生了这样的改变,未来,中国的生育率又会变成什么样子呢?要看清这些问题,我们需要从整个历史查看。

70后出生在改革开放初期,经济比较落后,传统观念很深,对他们来说,“多子多福”不只是口号,更是现实需求。
当时计划生育虽然已经开始了,但是在农村地区,执行的不怎么严格,很多70后家庭还是选择生了很多孩子,他们认为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和保障。

这种想法,是他们对未来不确定的本能反应,但是,之后经济的发展,80后对生孩子的想法,慢慢发生了改变。
80后是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他们的成长因为计划生育政策的严格执行,城市家庭基本只有一个孩子,虽然还是有很多人想多生,但是生孩子的想法已经降低了。

这一代人更看重子女的教育和培养,投入大量精力和资源,希望孩子能更出色,但是这种“精英式”育儿模式也带来了很大的经济压力,许多80后家庭在生孩子问题上变得更小心。
到了90后时代,生育想法又改变了,社会多元化发展,价值观也越来越多,婚姻和生育在一些人眼里,不是必须的了。

房价上升、生活成本上升,经济压力成了影响生育想法的重要原因,很多90后选择晚婚晚育,甚至直接不生孩子。
他们更看重个人发展和生活品质,想着优生优育,注重孩子的个性发展和精神成长,这种变化不只个人的改变,社会也发生了改变。

00后的想法就更复杂了,他们生活在互联网时代,他们获得信息的方式很多也很方便,思想也更开放和独立。
社会竞争力也加大了,未来的不确定性也增加了,让他们对婚姻和生育持更加小心了,00后更看重个人价值的实现,对生孩子有更深的思考了。

他们不再把生孩子当成必须的,而是更看重自己情感和精神上的满足,这种后面是有很多原因导致的。
经济压力就是影响生育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房价、教育成本、医疗成本都太高了,让许多年轻人都不敢生孩子。

女性就业压力和职业发展也加大了这个问题,现在个人主义越来越多,传统家庭观念也越来越淡了,结婚和生孩子也越来越不被看重了。
除此之外,政策原因也还存在,计划生育政策的历史影响还在,虽然这几年国家出台了一些鼓励生育的政策,但是效果还没有出来。

之前疫情的发生,让很多夫妻的生育计划发生了改变,所以让生育想法又下降了。
22年的时候,中国出生人口第一次跌到了1000万以下,只有956万,出生率到了6.77‰,这个数据不光创下了历史新低记录,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生育问题。

23年,出生人口继续下降,只有902万的新生儿,出生率又降低到了6.39‰,这种一直下降的情况,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人口发展面对的挑战。
但是,24年的时候出生人口出现了上升,有954万新生儿,出生率到了6.77‰,这个变化后面有很多原因。

首先,疫情好转后,很多推迟了生育计划的家庭重新开始了计划,再加上,23年结婚登记数达到768万对,比2022年增加了84.5万对,结婚人数的增加对出生人口也有影响。
再加上,生肖也起到了作用,24年是龙年,很多人都觉得龙年是非常好的年份。

当然,国家政策也是很重要的,政府都发出了生育补贴、延长产假很多政策,给想要生孩子的夫妻提供了支持。
虽然2024年出生人口上升了,但这不是说中国人口发展形势已经完全改变了,从长期来看,出生人口的变化,还是会受到社会经济发展、婚育观念变化的影响。

有专家预测,未来出生人口数量可能会恢复一些,但是大的上升增加可能性是很小的。
生育行为的滞后性,决定了政策效果是需要时间才能慢慢显现出来的,这是一个需要慢慢来的过程,需要我们保持耐心。

面对生育率下降的问题,怎么组建一个生育友好的环境,是现在需要解决的问题。
首先,就要加强养老的保障,减轻年轻人的养老压力,是提升生育率的关键问题,根据数据显示,24年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超过3亿,占全国人口的21.1%。

这说明很多年轻人不光要养孩子,还要面对养老人的问题,还是需要加强医疗保障,降低生育孩子的成本。
特别是要提供大家都能享受到的托育服务,把养孩子的问题给解决掉,这也是让生育率提高的重要办法。

面对未来,我们需要从各个方向进行,创造一个对生育友好的环境,给下一代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中国人口发展还是面对着很多挑战,但也不是没有办法,随着国家鼓励生育政策的实施,以及社会对生育问题的关注度,未来生育率还是有可能上升的。

每一代人都有给下一代创造更好生活的责任,但这种责任不光是在生育行为上,更是在对社会的贡献里面。
只有全社会一起努力,才能创造一个生育友好的社会环境,实现人口跟经济的和谐发展,总的来说,中国生育率的变化是挑战,也是机遇。

通过政策引导、社会支持和价值观改变,我们有希望在未来看到一个更加平衡和可持续的人口发展景象。
这个过程虽然充满挑战,但只要我们坚定信心,积极应对,就一定能给下一代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参考资料:齐鲁壹点
中国发展改革
环球时报
金融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