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和十五年(820年)正月二十七,义成节度使刘悟从大明宫带出一条好消息:皇帝的身体状况很好,刚刚还签署了一道任命诏书。
唐宪宗因病已经多日不上朝,大臣们无法进宫,一个个急得团团转,朝堂之上一片惶恐。
正好赶上刘悟进宫述职,这才有机会见到皇帝,于是大臣们惴惴不安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岂料,第二天一早,人们得到一个骇人的消息:皇帝夜里突然驾崩了。
与此同时,各种小道消息满天飞,有人说皇宫里夜半杀声四起,皇帝死得不明不白。还有人说,皇次子澧王李恽也死了。
刘悟也懵了,白天皇帝还好好的,怎么就突然崩了呢?
不久,李恽死亡的消息得到了验证。这给唐宪宗之死的谜团又增加了一层疑云,那天夜里到底发生了什么,导致父子俩同时离奇暴死?
☞唐宪宗之死的谜团《旧唐书》有数处提到唐宪宗的死,但没有留下任何可疑之处,这就说明,《旧唐书》认为唐宪宗属于正常死亡。
但《新唐书》的记载却是:“宦者陈弘志等反。庚子,皇帝崩葬,年四十三。”意思是,宦官陈弘志等人谋反,杀害了唐宪宗。
陈弘志为何要杀害唐宪宗呢?原来唐宪宗迷上了嗑药,大量服用方士炼制的丹药,中毒太深,导致性情变得很暴戾,经常打骂太监宫女,被陈弘志等人“报仇雪恨”了。
唐宪宗服用丹药的事,在《旧唐书》中得到了验证。唐穆宗即位后,将进献丹药的方士和僧人全部杖杀,并昭告天下。
对照这些史料,结论就有了,《旧唐书》认为,唐宪宗就是药吃多了,把自己吃死了。《新唐书》认为,唐宪宗药吃多了,脾气变臭了,被人干掉了。
不过,这两个结论依然没有解答李恽之死的谜团。
我们在《新唐书》中又找到两处记载:“崩葬之夕,承璀死,(澧)王被杀,秘不发丧葬,久之以告,废朝三日。”“宪宗崩葬,陈弘志杀吐突承璀及澧王。”
这两段文字很清晰地告诉我们,李恽肯定是被杀,而且跟他一同遇害的还有一个人——吐突承璀,神策军中尉。
如果说陈弘志谋害皇帝是为了报复,那么为何要杀害李恽和吐突承璀呢?这个陈弘志究竟什么来头,居然一晚上连杀唐宪宗、李恽和吐突承璀三人?
烧脑的来了,陈弘志其实是个小人物,史书对他的记载少得可怜,都搞不清楚他担什么职务,甚至连他的名字都有争议(另一处写作“陈弘庆”)。
所以,陈弘志背后一定有大人物,他(她)是谁?
☞储位之争暗流涌动皇帝的意外死亡一定离不开一个话题——皇位之争,顺着这个逻辑,人们“轻松”地抓住了陈弘志背后的两名凶手,他们是郭贵人和她的儿子李恒。
郭贵人出身很显赫,她是郭子仪的孙女、升平公主的女儿,也是唐宪宗当太子时的元妃。按理来说,作为嫡妻,郭贵人应该被立为皇后,但唐宪宗以“子午之忌”为借口,拒绝立皇后。
由于没有皇后,唐宪宗的所有儿子们都成了庶子,因此庶长子李宁以第一顺位当上了太子。
李宁福薄,才当了三年太子爷就英年早逝了。他的死,让大唐帝国的宫闱再次暗流涌动,一大群人虎视眈眈地盯上了李宁留下的空缺。
按照惯例,李恽就是毫无争议的继承人,因为他是皇次子,是仅次于李宁的第二候选人。
但有一大群人不愿意接受李恽,他们指出,李恽的生母出身低贱,丢大唐帝国的形象。相较而言,皇三子李恒更合适,郭贵妃本就是嫡妻,郭家还是再造大唐的恩人。
不过这个说辞其实有点扯,唐代宗的生母是个罚入宫中的奴隶,影响唐代宗当皇帝了吗?
李宁的生母纪氏也很低贱,儿子当上了太子,她才被转正,获得一个品级很低的“美人”称号,她怎么就没影响李宁当太子呢?
撕开那些冠冕堂皇的辞藻,那些支持李恒的人只有一个理由——利益驱使,或趋利或避害。这些人与郭氏结成了同盟,而李恽的母族却没足够的本钱。
由此人们得出一个结论:郭贵妃早就因为自己的合法地位被剥夺,对唐宪宗怀有深深的怨恨,一定是她主导了弑君阴谋,陈弘志是她的马前卒而已。
因此事变针对的目标不光是唐宪宗,也包括竞争对手李恽,以及李恽的坚强后盾吐突承璀。
这个逻辑推理似乎天衣无缝,但它仅是推论,史书里找不到丝毫郭贵人、李恒母子弑君的痕迹。恰恰相反,我们很容易得出另一个结论:郭贵人和李恒不可能弑君,因为唐宪宗已经立李恒为太子。
元和六年李宁去世,元和七年,唐宪宗就宣布立皇三子李恒为太子。到唐宪宗去世这一年,李恒已经当了整整八年的太子,期间父子俩没有任何矛盾。
既然如此,郭贵人母子为何要冒天下之大不韪,干出弑君夺位的事呢?因此我坚持认为,唐宪宗之死与郭贵人母子没有关系。
其实,这起案件的真正核心人物,是大家一直不太关注的那个遇害人“吐突承璀”,他会帮我们找到真凶。
☞宦官大亨之间的恶斗“吐突氏”是鲜卑人或者南匈奴人的后裔,现在的“吐”姓,就源自于“吐突氏”。
吐突承璀可了不得,他是唐宪宗最信任的宦官,没有之一。此人少年入宫,第一份工作就是伺候当时的太子爷唐宪宗。
吐突承璀“性敏慧,有才干”,因此得到唐宪宗的格外赏识,被授予左监门将军、左神策军中尉、内常侍、知内侍省事,封蓟国公。
手上既有兵权,还是大内总管,寸功未立就获得公爵,这份荣耀着实罕见。唐宪宗为了吐突承璀,还做了两件引发众怒的事。
当年吐突承璀不顾反对,力主征讨成德节度使王承宗。唐宪宗打破“宦官不能为帅”的规矩,授予吐突承璀军权,主持了对王承宗的军事行动。
结果吐突承璀甩了唐宪宗一记耳光,这场征讨耗费大量钱财,却屡战屡败,最后只好跟王承宗媾和。
事后,唐宪宗迫于压力将吐突承璀贬为监军,但不久又将他召回,重新任命为左神策军中尉。
为了安抚吐突承璀,唐宪宗还将吐突承璀的死对头,宰相李绛贬黜,可谓贴心到家了。
然而,在立太子这件事上,唐宪宗却拒绝了吐突承璀“拥立李恽”的提议。对这件事,史书用“宪宗明断不惑”加以评论,似乎李恒是唯一正确的选择。可后来的事实证明,李恒就是个昏君。
唐宪宗之所以选择了李恒,其实与李恒、李恽两位当事人没有太大关系,而是受制于他们背后的势力。
吐突承璀力挺李恽,看起来很强大,但李恒背后的力量更强大,他们分别是:梁守谦、王守澄、李绛、崔群等。
梁守谦是仅次于吐突承璀的“第二权宦”,时任枢密使,后又兼任右神策军中尉、骠骑大将军、右武卫上将军。
枢密使这个官职设立于唐代宗期间,最初的职责相当于皇帝的秘书班子,负责与宰相班子的工作对接,由宦官充任。后来其权力越来越大,逐渐有凌驾于宰相之上的趋势,被认为是“內宰相”。
也就是说,吐突承璀替唐宪宗“主内”,梁守谦“主外”,二人同时瓜分兵权,吐突承璀更受信任,梁守谦更受倚重。
王守澄是后起之秀,此时的地位虽然不重,但却在储君之争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正是他的牵线搭桥,将梁守谦等人拉进了李恒的阵营。
吐突承璀的格外受宠以及嚣张的性格,让他既得罪了外朝的重臣李绛、崔群等人,又孤立于梁守谦、王守澄之外。因此当他高举力挺李恽大旗时,另一面旗帜一定会产生,至于是不是李恒其实并不重要。
所以,这场储君之争,也是两大宦官势力的角逐,甚至后者的比重超过了前者。
☞奴仆相斗主人遭殃您可能会对我的观点不以为然,奴仆永远是主人利益的延伸,怎么会反过来主导主人?
您说得没错,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所谓的主仆关系已经拉平,甚至有颠倒的危险,主人往往成了奴仆的工具。
读两唐书就会发现一个很明显的现象,皇子们的存在感越来越低。初唐每一位皇子都有血有肉,精彩纷呈。到了中唐皇子们开始沦为平庸,到了晚唐,皇子们仅剩下一个记号,甚至连记号都没有。
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形呢?这跟唐玄宗的“十王宅”、“百孙院”有关。
唐玄宗在位期间,为了防止皇子皇孙们跟朝中势力勾结,将他们集中一起居住。这种“大集体”的生活方式,极大地限制了皇室子弟们的社会活动空间,都变成了“温室里花朵”。
谁是“护花使者”呢?宦官。唐玄宗给每个宅院都配有掌管太监,既照顾他们的生活,又监控他们的一举一动。
宦官仅仅扮演“服务员”角色时,这种结构摧毁的是皇家子弟的活力,可一旦宦官手握朝政大权呢?毋庸置疑,他们一定会沦为宦官势力的工具。
李恽就是吐突承璀的工具,他什么也没做,也没能力做,他只是被动地接受了吐突承璀抛来的橄榄枝。
对唐宪宗来说,李恽不会对皇权形成威胁,是一个理想的选择。但问题是,吐突承璀的“人缘”太臭,选择李恽,就等于将他推到了一大众反对派的对立面。那么,这样的储君未来能坐稳皇位吗?
所以,唐宪宗抛弃李恽,其实也跟李恽本人无关,而是在两派势力之间的权衡结果。
历史的真相是,那天晚上,唐宪宗刚刚驾崩,李恒就在王守澄、梁守谦的拥戴下即位,并且处死了吐突承璀和李恽。
因此李恽之死,是典型的“奴仆相斗主人遭殃”。
至于唐宪宗究竟是死于谋杀,还是病故?已经很难找到确凿证据。我个人倾向于病故,至少郭贵人和李恒是不可能冒险干这种无意义的事,您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