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紧查看,你的“先用后付”关闭了吗?央媒曝光,小心欠下债款

拼搏逐梦志飞扬 2024-12-01 15:26:17

近期,央视直接点名“先用后付”,曝光了其中的不少问题,也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

消费者一不留神手滑点击,就完成了“0元”下单,其实却是欠下巨款。

“先用后付”陷阱

随着电商平台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也加入了网购的行列。

但是,由于他们对互联网技术和电商平台的操作不够熟悉,这让他们在享受便捷的同时,也容易掉入一些陷阱,尤其是像“先用后付”这种新兴的支付方式。

比如,央视新闻曾报道过一位80多岁的孙大爷的故事。

那年“双十一”购物节过后,孙大爷突然收到了一堆自己根本没买过的快递。

原本只想着通过电商平台买个生活用品的孙大爷,没想到一打开门就被一箱箱陌生的包裹包围了。

经过一番查询,孙大爷才惊讶地发现,原来自己的电商账户悄悄开通了“先用后付”功能,结果导致账户自动下单了一大堆商品。

对于一位不熟悉网络的老人来说,突然收到这么多快递包裹是一件很棘手、头疼的问题。

面对这些不知从哪来的包裹,孙大爷除了要应对退货流程的繁琐,还不得不担心自己账户里是不是会莫名其妙被扣款。

而这一切的根源,其实就是他对“先用后付”这种支付方式的不了解。

很多老年人和孙大爷一样,可能并不清楚这种支付方式是如何运作的,容易被平台的默认设置所误导,结果无意中被卷入了消费漩涡。

这不仅仅是孙大爷一个人的困境,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因为不熟悉电商平台的规则和功能设置,可能会成为类似“先用后付”陷阱的受害者。

无独有偶,黑龙江的王先生也碰到了和孙大爷类似的烦心事。

他的父亲同样因为手机账户不小心开通了“先用后付”功能,结果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账户里突然出现了好几笔大额订单。

王先生说,他和父亲从来没主动开启过这项服务,而它竟然像个“默认选项”一样,悄悄地被激活了。

父亲下单时不需要支付,但后期却必须补交货款,否则就可能影响到个人信用,想到这些,王先生真是又气又无奈。

更让王先生恼火的是,操作过程中的一系列麻烦让他们根本无暇反应。

虽然当时父亲以为自己是在试用或者享受优惠,结果却陷入了一个个看似“无害”的消费陷阱。

对于年纪稍大、对手机和电商平台不太熟悉的老人来说,这种“先用后付”的支付模式无疑是个很大的困扰,往往还没搞明白就已经陷入了麻烦。

事实上,这样的情况并非个别现象。

社交平台上经常能看到类似的吐槽:有网友说家里的长辈因为不熟悉电商操作,几乎每个月都会被“先用后付”功能坑一次,买回一堆完全不需要的东西。

更糟糕的是,一旦错过了付款时限,甚至会面临信用受损的风险。

也有一些年轻网友也开始抱怨自己误用了“先用后付”功能,尽管商品可以退货,但这过程中总是浪费了大量时间。

有些商品退货时还得自己承担运费,这可真是让人心情大打折扣,不仅浪费了钱,还给生活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

其实,这种情况并不只发生在老年人身上,很多年轻人也深受其害。

“先用后付”功能的误用已经成为了一个普遍问题,涉及各个年龄段的消费者。

很多时候,用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就会被默认开启这个功能,而关闭的操作又非常麻烦。

更让人气愤的是,有些平台为了吸引消费者,常常使用“0元下单”、“0元试用”等看似超划算的广告语,这些花里胡哨的宣传语简直像个陷阱,诱使用户轻松点击购买。

结果,没过多久,用户发现自己不仅买了不需要的商品,还背上了未来几个月的还款压力。

而且很多时候,退货流程也并不简单,一不小心就又得花一笔不必要的费用。

“先用后付”的风险机制

“先用后付”功能和免密支付结合的便利性,的确让很多消费者感到方便,但它带来的安全隐患也让人不得不小心。

免密支付本身是一个好功能,让你不需要每次都输入密码或用指纹验证,就能快速完成小额支付。

可是,当“先用后付”与免密支付一同出现时,麻烦可就来了。

你或许没意识到,自己可能在不经意间完成了多笔小额消费,累积起来,最后竟然成了一笔不小的账单。

就这样,一不小心,你的信用卡账单就开始“水涨船高”,而你还不知道自己怎么就买了那么多东西。

这种“便利”让你放松警惕,却也容易让你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过度消费。

而且,如果你对网络安全没有足够的重视,账号被盗刷的风险也大大增加。

毕竟,很多人在没有设置复杂密码的情况下使用这些功能,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通过盗取你的账户信息,他们可以轻松地进行非法交易,让你一觉醒来就发现银行卡余额消失了。

从电商平台的角度来看,“先用后付”功能的出现,是为了提升消费体验,让支付变得更加简单,从而推动销量的增长。

这本身是为了让你更轻松地购物,降低购买门槛,刺激消费欲望。

但是,问题在于,很多平台为了赚取更多利润,往往忽略了用户体验和隐私保护。

他们通常会默认开启“先用后付”功能,用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就开始承担债务,想要关闭功能时却发现,关闭入口深得要命,像是在玩“找宝藏”游戏一样,费劲心思却还不一定能成功。

更糟糕的是,很多平台会打出“0元下单”、“0元试用”这样的宣传语,吸引消费者点击。

乍一看,这些广告文案确实让人心动,仿佛一切都不用花钱,就能先体验商品。

可实际上,表面上零元的试用背后,隐藏着将来可能产生的一堆费用,消费者往往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被引导进行了一次冲动消费。

而退货退款的过程同样复杂繁琐,很多人不仅浪费时间,还要为退货支付额外的运费。

解决这个问题,平台需要做的不仅是优化“先用后付”功能的设计,更重要的是加强对消费者的提示和引导。

尤其是对于那些网购经验不丰富的用户来说,明确告知每个操作的含义,以及可能带来的后果,才是降低误操作和消费陷阱的关键。

毕竟,网络购物本应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好,消费者的体验肯定会大打折扣。

构建和谐的电商支付生态

“先用后付”作为一种新兴的支付方式,近年来在电商平台上迅速兴起,给消费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体验。

尤其是在大促活动或节假日促销期间,它让消费者可以先享受商品或服务,再在稍后的时间完成支付,既缓解了现金流压力,也提升了购物的灵活性。

可是,随着这种支付方式的普及,也暴露出了一些不可忽视的潜在风险,比如过度消费、个人信息安全等问题,这些都给消费者和平台带来了新的挑战。

从电商平台的角度来看,它们在引入“先用后付”支付模式时,除了要提供便捷的支付服务外,也应更加注重用户的权益保护。

平台不仅要优化功能设计,使用户能够更加清晰、简便地理解和使用这种支付方式,还需要完善告知机制。

比如,购物前应明确告知消费者该支付方式的使用规则、费用说明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让消费者在决策时能够全面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对于平台而言,增强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不仅是合规的要求,更是建立长期信任的基础。

而对于消费者自身来说,虽然“先用后付”提供了更加灵活的支付选择,但也要时刻保持理性,避免因为一时的便利而冲动消费。

毕竟,先享受商品后付款的方式,可能会让人产生“今日买,明日付”的心理误区,导致消费的支出超出自己的实际承受能力。

所以,消费者应该养成合理规划财务、谨慎使用“先用后付”服务的习惯,避免陷入“购物过度”的陷阱。

理性消费的前提下,这种支付方式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自由度与便利。

参考信源

新民晚报

0 阅读:187
评论列表
  • 2024-12-02 00:53

    它一开始有的时候我就觉得这东西不能开,还有小微免密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