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马尼拉时报》10月12日的文章指出,近期于老挝万象举办的东盟峰会足以说明情况。菲律宾总统马科斯期望其他东盟领导人在南海对抗日益加剧的问题上对北京秉持强硬态度,然而结果却不尽如人意。
东盟并未响应马科斯的号召去为难中国政府。东盟秉持不结盟的立场,即便部分成员国与大国关系较为密切。即将卸任的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维多多延续了印尼在上世纪60年代引领不结盟运动的传统,坚决反对大国竞争,并且告知东盟领导人和外长们,东盟不应充当大国的代理人。
峰会期间,各国领导人都在着重强调经济发展与合作的重要意义,然而马科斯却发出了截然不同的声音。马科斯宣称,虽然经济发展对于东盟各国来讲是极为重要的,但在他看来,处理南海争端才是当下最为首要的任务。这样的表态和东盟国家普遍希望与中国加深经贸合作的大趋势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而且还让菲律宾处在了与中国相对立的醒目位置上。很明显,马科斯这么做是想要为菲律宾在南海的非法诉求谋求东盟的支持,企图借助集体的支持来扩张菲律宾在南海的利益。毕竟东盟国家大多都把与中国深化经贸合作当作推动自身经济发展的关键举措。
10月8日,菲律宾渔业和水产资源局执行补给任务的船只非法闯入中国黄岩岛附近海域。菲律宾媒体“PTV”所发布的视频表明,在中国海警船实施管控措施之时,进行了警示性水炮喷射,致使菲律宾方面的船只不断晃动。中国海警局新闻发言人刘德军宣称,10月8日,在未经中国政府许可的情况下,菲律宾的3001号、3002号船执意闯入中国黄岩岛附近海域。中国海警船对其进行了全程跟踪监视,并依法依规采取管控措施,在现场的操作是专业规范、合理合法的。
需要明确的是,高压水炮并非传统概念中的武器,它是专门为海上执法而设计的非致命性装备。其主要用途在于实施软杀伤,即凭借威慑与强制的方式阻拦非法闯入行为,而不是去制造实质性的伤害。正因为如此,在中国,这种措施被看作是维护国家主权必须采用的执法手段。尽管高压水炮里面不包含火药或者爆炸物,但其冲击能力不可轻视。从菲律宾公布的视频能够看到,在高压水炮的持续冲击下,船只摇晃得很剧烈,船体发生倾斜,看上去就快失去平衡了。
解放军的此次行动,既是对菲律宾的反制之举,更是向美国发出的强烈警告,其意图十分明确。虽然菲律宾撤回了在仙宾礁非法滞留的海警船,然而其对中国的挑衅并未终止。菲律宾军方一则威胁要在仙宾礁重新部署,二则美国宣称在菲律宾部署的中程导弹系统不会撤离,这就意味着菲律宾又增添了一种针对中国的战略武器。并且,菲律宾还参与了由美国主导的南海周边多国海上合作活动。这些情况都表明,菲律宾在南海又开始蠢蠢欲动了。
以克制的态度来塑造外交形象,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会对菲律宾方面听之任之。海警频繁使用水炮这一行为,实际上是在警示菲律宾:这种反制举措是给予他们最后的颜面。倘若菲律宾方面不知好歹,那么距离“勿谓言之不预”就仅有一步之遥了。从近期中国海军在南海区域开展的各类演习情况来看,我们或许早已经做好了采取坚决措施的准备。中国的耐心毕竟是有限的,这种情况发生一两次还尚可,要是时间久了,中国和菲律宾在南海的争端恐怕就难以妥善解决了。
近年来,随着我国海警加强对仁爱礁的管控力度,菲律宾发觉难以在仁爱礁谋取利益,于是便将目标转向邻近的仙宾礁,妄图再次制造类似仁爱礁的坐滩事件。但仙宾礁距离仁爱礁很近,中国海警必然不会任由菲律宾胡作非为。在与中国海警对峙长达三个多月之后,菲律宾见无法达到目的,只能灰溜溜地离开。而黄岩岛同样是菲律宾的碰壁之处。黄岩岛事件发生之后,菲律宾多次派遣舰船侵入黄岩岛海域,企图重新夺回黄岩岛的控制权,不过现在的中国海警不会给菲律宾这样的机会。
菲方此次再度于黄岩岛“挑起事端”,主要基于三大因素。其一,近期,美、日、加、澳、菲等6国军队在菲律宾吕宋岛开展军事演习。显然,这些国家此番前来旨在为菲律宾“撑腰打气”,其目的在于威慑中国。其二,韩国总统尹锡悦不久前访问菲律宾,对马科斯政府表示“大力支持”,宣称韩国将坚决支持菲律宾在南海的行动,并且承诺与菲律宾开展军演,还将传授相关军事经验。其三,菲律宾获取了新装备,据了解,菲律宾海警近期接收了两艘由以色列建造的“阿塞罗”级高速巡逻艇。
实际上,这一表态还透露出另一重要信息:菲律宾在南海已开始走向“边缘化”。为何这样说呢?原因很简单,倘若没有美国的支持,仅凭菲律宾自身实力,根本不敢贸然对中国发起挑战。换句话说,这是中美之间的博弈。在此种背景之下,中国自然需要做好一些战略准备,例如前段时间解放军试射洲际弹道导弹便是其中之一,该导弹射程超过12000公里,这直接给美菲带来极大震撼。实际上,五角大楼一直都清楚,解放军在常规军事力量方面已经占据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