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是个不太平的年份。那一年,抗日战争正式打响,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中日全面开战,全国上下都卷入了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洪流中。
不过,今天要讲的,不是前线的炮火,而是发生在西北的一件真实事儿——耿飚在甘肃平凉附近的一个小镇上,发现了化装成商人的徐向前,忍不住喊了一声“徐总指挥”。

要说这事儿,得先从1936年讲起。那一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结束了艰苦卓绝的长征。
这可是个大事件,红军终于从国民党的围追堵截中喘了口气,在陕甘宁地区站稳了脚跟。会师之后,中共中央得想想下一步怎么办。
当时的形势是,蒋介石还在调兵遣将,准备在甘肃通渭一带跟红军决一死战,想把红军彻底消灭。为了打破这个包围圈,同时也为了给西北根据地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中共中央制定了一个“宁夏战役”计划。

简单来说,就是要拿下宁夏,打通跟苏联的联系,从苏联那儿弄点援助过来,壮大自己的力量。
这个计划听起来挺靠谱,但执行起来可没那么简单。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中央决定从红四方面军里抽出一部分部队,组成西路军,往西边打过去。

西路军是1936年11月成立的,总指挥是徐向前,政治委员是陈昌浩。部队主要是红四方面军的九军、五军、三十军,加起来大概2万多人。
徐向前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1924年考进黄埔军校,1927年加入共产党,后来在鄂豫皖和川陕苏区打了不少硬仗,是红四方面军的老大。陈昌浩也不简单,1925年入党,参加过北伐战争,后来在长征中当过红四方面军的政治部主任。
这两位搭档,带着西路军,肩上的任务是渡过黄河,进入河西走廊,占领宁夏,把西北根据地连成一片。

西路军的任务听着挺振奋人心,可实际情况却是一步一个坎儿。11月,他们渡过黄河,进了河西走廊。
这地方是个啥样呢?一条狭长的通道,两边是高山,中间是戈壁滩,冬天冷得要命,夏天热得要死,人烟稀少,想找点粮食都难。
更麻烦的是,这儿是马步芳和马步青的地盘。这哥俩是青海的军阀,手底下有好几万骑兵,装备不错,打仗也挺狠。虽说他们名义上归国民党管,但实际上就是土皇帝,谁的地盘谁说了算。
红军之前在长征时跟他们交过手,结下了梁子,所以马家军对红军是恨得牙痒痒。

刚开始,西路军还算顺利,占了永昌、凉州几个地方,马家军的进攻也被挡了回去。可没过多久,麻烦就来了。
先是补给跟不上,河西走廊这地方没法就地弄粮食,后方的补给线还老被马家军截断,部队很快就饿了肚子。
再加上地形对红军不利,这儿平坦得很,适合骑兵冲锋,可西路军主要是步兵,没多少马,碰上马家军的骑兵就吃亏。
还有,敌人太多,马步芳和马步青纠集了好几万人马,把西路军围得死死的。
到了1937年1月,情况更糟了。在高台县,西路军被马家军猛攻,红五军军长董振堂带着部队死守,最后全军覆没,他自己也牺牲了。

2月,在倪家营子一带,西路军跟马家军又干了一仗,双方都死伤不少,可西路军这边已经没粮食没弹药,撑不下去了。
3月,在梨园口,西路军试着突围,徐向前和陈昌浩带着剩下的部队往东撤。可这一路上,马家军追得紧,部队被打散了,好多人不是牺牲就是被俘。
三、徐向前突围后的艰难跋涉西路军彻底垮了之后,徐向前和陈昌浩带着几百个残兵,开始往回跑。他们得穿过敌人的地盘,回到陕北。这一路可不好走,马家军到处搜捕红军,国民党那边也在盯着,稍不留神就得完蛋。
为了活命,徐向前他们想了个办法,化装成商人,混在老百姓中间。衣服破破烂烂的,背个包袱,装成做小买卖的样子,低调地往东走。

这一路上,他们得翻山越岭,躲着敌人的哨卡,还要找吃的。
西北那地方,天寒地冻,戈壁滩上啥也没有,饿了只能啃点干粮,渴了就喝点冰冷的河水。有时候还得冒着被认出来的风险,去集市上换点东西吃。
徐向前那时候已经四十岁了,长征刚打完硬仗,又带着西路军吃了败仗,身体本来就虚,再加上这么折腾,真是苦不堪言。可他硬是咬着牙撑了下来。
到了1937年4月,他们终于走到了甘肃平凉附近。平凉这地方挺重要,在甘肃东部,离陕西不远,是陕甘宁边区的一个交通要道。
那时候,红军和八路军在这儿活动频繁,算是个相对安全的地带。徐向前他们到了这儿,总算能喘口气了。

就在平凉附近的一个小镇上,徐向前被耿飚发现了。耿飚是红一方面军的人,长征结束后在陕北待着,1937年的时候,他被派到西北来,任务是找西路军的残部。
那时候,西路军已经散了,中央也不知道还有多少人活着,所以派了不少小分队出来搜寻。耿飚带着一队人,在平凉一带转悠。
有一天,他看到一个穿得破破烂烂的老人,背着个包袱,走路慢吞吞的。开始也没多想,可越看越觉得不对劲,仔细一瞅,竟然是徐向前!他当时就激动得不得了,忍不住喊了一声“徐总指挥”。

徐向前听到有人叫他,回头一看是耿飚,也愣住了。俩人一碰面,那心情甭提多复杂了,既高兴又感慨。耿飚赶紧安排人保护徐向前,把他安全送回了延安。
这事儿后来在回忆录里都写得清清楚楚,比如《徐向前传》里就提到,1937年4月,徐向前在平凉被耿飚找到,两人见面后都特别激动。
《耿飚回忆录》里也说了,耿飚发现徐向前的时候,差点没认出来,后来确认了身份,高兴得不得了。

徐向前回到延安后,第一时间向中共中央汇报了西路军的情况。他把失败的经过仔仔细细讲了一遍,说了打仗时的困难,也说了突围时的艰辛。
毛泽东他们听完,都挺感慨,对徐向前能活着回来表示欢迎,还安慰他说,只要人还在,革命就有希望。

西路军为啥会失败呢?徐向前自己也反思了不少。他觉得,主要是上面定的战略有问题,想一口吃个胖子,打通苏联的计划太冒险了。
再一个,对敌人的实力估计不足,马家军的骑兵那么厉害,红军这边却没准备好。还有,河西走廊那地方太难打,补给跟不上,仗还没打完人就饿垮了。
这些拿命换来的教训,后来都成了红军改编成八路军打日本时的重要参考。

回到延安后,徐向前没闲着,很快又投入到新的工作中去了。他后来当了八路军129师的副师长,又在晋冀鲁豫军区干过副司令员,抗战和解放战争里都立了大功。
耿飚也是,后面在抗战和解放战争里干了不少大事,俩人都没因为西路军的挫折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