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神童-尹希,8岁考入北京超常智力实验班,12岁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17岁读完五年制本科。在中国学成后去美国留学加入了美国国藉。面对网友的质问,他说:“祖国确实培养了我,但是现在无论美国有多混乱,我还是没有回中国的打算,我更喜欢国外的科研环境。”
2020年,任老决定鸿蒙系统生态课与西工大合作。他说:“自己养的鸡,怎能反过来对抗国人?让给他们把蛋下在祖国!我们辛辛苦苦培养的人才,学了点东西后,都去别人家下蛋了,这无疑是我们的巨大损失。
1983年冬天,尹希出生在北京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他的父母是中国地质大学的高材生。在父母的影响下,加上良好的学习环境。小小年纪就表现出惊人的学习天赋。在八岁,同龄人还在进行简单的加减乘除,小尹希就已经能够看懂大学的微积分以及线代课本了。在很多人把数学当成最难的学科的时候,他已经可以把这些繁杂的课本当做课外书来看了。到了9岁的时候,尹希考入北京八中智力超常实验班。能进入这个班级的人都是在年少时期表现出异于常人的智力,尹希当时空降到北京八中实验班的时候,是最年轻的,但他只用了三年就完成了原本需要六年才能完成的中学课程。从此,尹的学习生涯一帆风顺,让尹希发现他真正感兴趣的领域,那就是物理学。他的父母得知后,原本想让他报考北大物理系,但他报考了中科大少年班物理系。这一年,尹希才12岁。天才也需要勤奋的,在中科大的5年时间,尹每天早上六点起床,去教室学习。下晚自习后依然读到深夜。哪怕是周末也不会休息,一大早就赶去图书馆占座。无论是课程内容,还是课外与物理相关的知识,尹希都学了个遍。
1996年,年仅12岁的尹希直接跳级,参加高考,取得了572分的高分。也许这个分数按照现在的眼光来看并不高,但是在1996年,572分已经是属于全国高考成绩第一梯队。尹希也凭借高分顺利进入中科大96级少年班。即使在所有超级天才青年班里,尹希也是最耀眼的。在中科大的第三年,尹希各科成绩都在90分以上,每年都拿到丰厚的奖学金。
本科快结束的时候,尹希就开始考虑是在国内继续深造,还是出国去接触各个优秀领域的人。这个时候中科大想留住人才,给他提供了一个非常丰厚的奖学金,并表示希望他能在我校完成学业。但是最后尹希还是决定出国深造,因为他也希望学成归来后能像他的老师一样。为祖国和人民做出自己的贡献。尹希留学前,在与导师告别的时候,信誓旦旦地说:“我去哈佛学成之后,就会回到祖国,用先进的科技知识报效祖国,不会辜负学校与导师对我的培养。”
去了美国,尹希选择了哈佛大学,开学之初,尹全身心投入到知识的学习中,从没想过要不要留下来。当时他还年轻,觉得自己迟早要回国报效国家。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慢慢有了新的想法。他感受到了这所最高学府的魅力。于是他就想留下来了。其实若此时尹希回国发展,一定能在各大企业和科研机构找到好工作。但是尹希却做出了一个惊人的选择,放弃回国。而是继续读哈佛大学的博士后。此后尹希表现出来的物理研究能力令哈佛大学十分重视,向尹希发出了就职教授的聘书。这个时候的尹希年仅32岁,要知道能成为哈佛大学教授的人,其年龄大多数都是五六十岁左右。也正是在就读以及入职哈佛大学期间,尹希立刻更换了国籍,加入美国,放弃中国人的身份。最后更是娶了一名美国白人女性作为妻子。
2017年,尹希还获得了国际物理学新视野奖,奖金300万。被认为是未来几年最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的人。因为这个奖项长期以来被称为“豪华诺贝尔奖”,而尹希是当年唯一获此殊荣的中国科学家。他说过:“国内的科研环境无法与国外相提并论!”他也说“在哈佛有顶尖的物理学家,更能够互相交流。”他还说“虽然中国培养了我,但美国再乱我也不会回到中国,我更喜欢国外的科研环境。”此言一出,全国一片哗然,支持他的人也有,谩骂的人也有,其实对于他来说他已经做出了选择,也无需听这些所谓的道理了,人各有志吧!
无论是留在美国还是回国,任何舆论都无法改变尹希是一位优秀科学家的事实。只能说,作为中国人,我们希望越来越多的优秀力量涌入中国。但是作为普通人,我们都把科学家神化了。很多人觉得他们应该不求回报,把全部力量奉献给祖国。他们的待遇,他们的工作环境和条件都不重要。可以说,这是绝大多数中国人的想法。但我们忘了,科学家也是人,他们无法回避现实生活的压力。
对于尹希变国藉的做法,你怎么看呢?
那时候已经出来城市读,已经衔接4年级了,别人已经123过去读的物理,英语等等课程,我只感觉老师再讲的就是天文文书,无奈的我只能睡觉试卷随便填。[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