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70多的老光棍,拿着每月1000的五保金,最笑话老登山一年1000

以丹情情 2025-03-27 11:52:53

村里70多岁的老光棍们,如今都扬眉吐气,每个月领着国家1000多元的五保。冬天晒太阳夏天乘阴凉,道不尽的当年勇,笑不完的当今福。

他们有的也尝过荤腥,但为了跟上政策,娶了二婚三婚几婚老太婆的,都去把离婚证办了。

办归办了,还把五保金给老太婆拿着,中午驾着小三轮车去补助食堂领饭,一个人领,两个人吃尽够。

他们也笑话那娶妻生子,倒过得不如他们晚年的老乡亲。但笑话得有些心虚,毕竟人儿女回村的时候,你是笑不出来的。

他们明目张胆,可以高声阔论,最笑话的就是登山大爷。

老登山今年75岁,早在30岁时自己不娶媳妇不生小孩。

因为他在路边捡了3个人,一个从东北被家暴逃过来的女人,带着一双儿女。

她没有和东北的男人领过结婚证。

那天天快黑了,她和一双儿女在村口徘徊,两孩子饿得哼哼唧唧。

登山从地里回来,多了一句嘴:“大嫂,你们这是要饭的吗?跟我来家吃口吧,我家里有老母亲,她应该做好了饭。”

谁想人家仨人吃饱了不走了,那女人按着一双儿女跪下磕头,喊奶奶,叫爸爸。

那时候计划生育,他和人家办了结婚证,名下就有了一儿一女,自己就绝了后了。

看他为了养活这3人,供孩子读书,盖房子办嫁妆,呕心沥血大半辈子。

如今老太婆血栓3次,摔断腿一次,全瘫在炕上,却只能依靠儿女每人每年1000元的微薄赡养费度日。不是孩子们不孝顺,他们也有孩子要养,家庭底子薄,拿不出来更多。

有人问他后不后悔当初的选择?跟人家那些光棍比,人家每个月1000,你一年1000?

他只是沉默地望向院子里那棵已亭亭如盖的柿子树,那是孩子们小时候他亲手栽下的。如今重孙子重外孙都快要有了,他嘴角浮满了笑容,他的幸福,就藏在那些辛苦里。岂是那些漂浮人生光棍们所能品味到的?

在物质匮乏的环境中,这些老人展现出了惊人的精神韧性。他年轻时的一个善举,改变了3个陌生人流浪的命运,给她们的后代在威海安上了家,扎上了根。

他用45年时间证明,人生的价值不在于索取多少,而在于付出时的那份纯粹。

当他在建筑工地当小工挥汗如雨时,当他在田间地头辛勤劳作时,支撑他的不是对回报的算计,而是内心深处那份朴素的责任感。

这种精神品格,恰如泥土中的金粒,虽不耀眼却弥足珍贵。

登山的儿女每年1000元的赡养费,在物价飞涨的今天显然捉襟见肘。

但这背后反映的是整个农村养老体系的困境。

政府推行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每月仅百余元,“农村合作医疗”报销比例有限。

当“养儿防老”的传统模式遭遇现实冲击,我们需要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障网。

值得欣慰的是,一些地区已开始试点“孝善基金”,对履行赡养义务的家庭给予配套补贴,希望早点落实给这些朴实辛苦的老人家。

做人当然要努力,但努力的方向应是建设更完善的制度,让善良不再孤单,让付出得到尊重。

真希望政府能再出台新政策,让登山这样夯实的老人过上比浮闲光棍们幸福的晚年生活。

站在人生的黄昏回望,老登山的皱纹里镌刻着岁月的风霜,也沉淀着生命的智慧。

他或许从未想过什么是英雄主义,却用一生演绎了平凡人的伟大。

那些在村口乘凉时给孩子们讲的故事,那些在田间地头洒下的汗水,那些为瘫痪老伴熬药捶腿的夜晚,都是他交给这个世界的生命答卷。

老登山又被光棍们笑话了,可他站起来,骨皮肉还是紧紧在一起,不像那些散漫的光棍们,一点儿力气都没有。

他笑笑着说:“走,地里的庄稼咱照样有力气种下去。”这朴实的话语里,蕴含着光棍们永远不懂的人生哲理:生命的意义,就在于认真活过每一个当下。

1 阅读:1447
评论列表
  • 2025-03-28 10:46

    精神和物质都重要,在农村现在确实很多五保户比有后代物质上好很多。自己年轻时不用养家搞钱自己用,有后代的为养家穷尽一生,后代混好就好点,混不好全家更难。总体五保户生活水平更高,吃饭看病国家帮解决了。

  • 2025-03-28 12:15

    为啥现在年轻人不结婚了,看看还不如光棍!

  • 2025-03-28 14:30

    年轻时好吃懒做,不务正业的,到老也不该五保,这会影响当代年轻人。

  • 2025-03-28 15:18

    牛逼!每个月一千,这文章写得不错[点赞]

以丹情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