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骇人听闻的“充饥”方式,在中国历史上竟然比比皆是

江山社 2021-07-05 19:38:12

由于远古先民没有掌握保存火种的技术,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类只能以生食充饥。不过,由于捕猎的难度太高,所以古人获取肉食的难度非常大。

那么,在蒙昧的时代里,中国究竟有没有过“食人族”呢?

在《墨子》一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个典故:“楚之南,有啖人之国者。其国之长子生,则解而食之。”

这个典故说的是什么呢?

就是楚南有这样一个吃人的陋俗,哪户人家生了第一个小孩,必须把孩子杀掉,然后将肉分给邻里街坊共同品尝。此外,“美则以遗其君,君喜则赏其父”,如果孩子的肉比较美味,还要献给统治者品尝。如果统治者吃得欢,还会赏给这户人家的男主人一大笔钱财。

《南史》中也有类似的记载:“国法刑人,并于王前啖其肉”。这个典故说的是一个叫毗骞的边陲小国,这个国家在处理死刑犯时不但要将其杀死,还要吃掉他的肉。或许单单吃肉还不过瘾,“又取其骷髅破之以饮酒”。

《北史》中的“吃人现象”则更加野蛮:“国人好相攻击,收斗死者,聚食之”。说的是流求这个国家的人十分好战,每次还要将死去的敌人当作粮食吃掉。更可怕的是,就连十里八乡死了人,乡亲们也要来尝尝鲜,是为“人有死者,邑里共食之”。

从这些血淋淋的记载中我们就能看到,我国古代不但存在食人现象,而且数量有不少。不过,这种现象毕竟是个例,即便是存在食人陋俗的聚落,他们的主要食物也不是人肉。所以,这些都算不上是食人族。我国历史上能称得上食人族的文明,唯有羯胡一族。

《晋阳秋》中记载了羯胡人的残忍行径:这些人在外出打仗时从来都是轻装上阵,不携带辎重粮草。每洗劫一处汉人聚落,便将所有汉人女子全部掳入军营,将她们作为畜生来饲养,平时随意宰杀充作军粮。

不过,毕竟五胡时期汉人普遍痛恨羯胡人,所以这份记载或许并不详实。关于羯胡人喜食人肉的记载,史料中不胜枚举。例如,后赵皇帝石虎的儿子石邃,就是个“食人爱好者”,这家伙平时最喜欢的事就是“比丘尼有姿色者,与其交亵而杀之,合牛羊肉煮而食之”。

石邃不但喜欢吃人,而且还吃得颇为讲究,非女尼姑不吃。将女尼姑身上的肉割下,然后混合着牲畜的肉一块烹饪,然后还经常请部下吃人肉,让他们猜原料是什么。能将“食人”这种恐怖事件演绎成综艺节目,这种不人道的事历史上只有石邃这样毫无人性的家伙能做出来。

不过,即便是这样的现象,那也只能算是特例。毕竟,像石邃这样禽兽不如的家伙,历史上并不多见。石邃的食人行为,只能说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用句现在的话来说,石邃有可能是重度精神病患者,要么就是心理有缺陷的变态。

就拿他的父亲石虎来说,我们都知道这老头是个不折不扣的暴君,每天以杀人为乐。可即便是这样,也没听说石虎吃过人肉。由此可见,石邃的怪癖并不是遗传自老爹,只是他的个人行为。引申开来说,可见羯胡族的食人行为也有可能是特例,并不是一种风行全族的习俗。

除了羯胡之外,史料中还记载了氐族的食人史。

根据《晋书》的记载,前秦王苻登曾让手下的士兵们吃死人的肉充饥,拿敌人的血肉充作军粮。不过前秦军队之所以吃人事出有因,并不是因为氐人有食人的恶癖。

据史料记载,苻登出征那年,全国上下“岁旱众饥”。没办法,全国各地连一粒米都凑不出来,草根树皮都吃干净了,这支军队若不食人,根本没有活下去的可能。所以说,《晋书》中的记载,同样不能作为氐族喜好食人的证据。

因为在此之前,并没有前秦军队食人的记载。每个文明都是从蒙昧向开化进化的,没听说哪个文明倒退发展的。因此,在五胡十六国时期,能称作食人族的唯有羯胡人(这也要建立在史料为真的基础上),其他民族并没有将食人作为传统或习俗。

查了这么多史料,也没发现专门靠人肉为生的民族。虽然中国的“食人族”未必存在,但我国古代的食人现象却不胜枚举。

在古代,吃人这种事并不新鲜,史料中随处可见。

例如,晋代八王之乱爆发时,河间王手下的大将张方就曾“掠洛中官私奴婢万余人而西。军中乏食,杀人杂牛马肉食之”,这个典故出自《资治通鉴》。因为“军中乏食”而吃人的现象,在历史上多如牛毛。《晋书》中就有“北地饥甚,人相食啖”及“幽、冀大饥,人相食,邑落萧条”的记载。从这些记载中我们能看到,大规模的食人现象多出现在“饥甚”或“大饥”的情况下。

公元387年,“凉州大饥,米斗直钱五百,人相食,死者太半”。同样还是饥荒年代,粮食的价格已经卖到一斗五百钱,老百姓根本买不起粮食果腹,所以只能以人肉为食。公元403年,“姑臧大饥,米斗直钱五千,人相食,饥死者十余万口”,类似的灾荒再度发生,这一年的粮价上涨了十倍,一斗米的价格已涨到了五千钱。

连五百钱一斗米的价格都能逼得人类同类相食,更何况是五千钱呢?

显而易见的是,因为战乱或灾难,农业生产或畜牧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所以食物成了大问题。当饥饿威胁到人类的生命时,吃人也就成了一种无奈之举。

除了这种情况以外,史料中的部分食人事件或许是因为时人以讹传讹传出来的,并不属实。例如,公元374年,也就是前秦皇帝苻坚当政时,有人曾想劝皇帝干掉慕容氏。这个人来到大殿上对苻坚说了一句话:“鱼羊食人,悲哉无复遗!”

鱼类吃不吃人肉暂且两说,我们知道羊是草食动物,怎么会吃人呢?原来,这是一句文字游戏,所谓“鱼羊”说的就是“鲜”字,指代的就是慕容氏出身的鲜卑族。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慕容氏要造反,仅此而已。

至于慕容氏究竟有没有吃过人,史料中并无记载。可想而知的是,这句话一经流传,民间的老百姓肯定会将它错误解读为鲜卑人吃人,久而久之时人便都认为鲜卑人有食人的习俗了。

那么,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食人现象发生在什么时候呢?

目前史学界公认的一种说法是公元878年,也就是黄巢起义期间,主导者正是发动起义的黄巢。不过,笔者却认为这件事并不符实。

说起黄巢这人,也算是高产阶级,肚子里的墨水也不少,我们熟悉的那句“满城尽带黄金甲”就是此人的名句。然而,谁都想不到就是这样一位起义家,竟导演了一出史上最残忍的食人事件。《资治通鉴》及两《唐书》中都有关于黄巢“食人政策”的记载。

例如《旧唐书》中就记载了这样的情况:“贼围陈郡百日,关东仍岁无耕稼,人饿倚墙壁间,贼俘人而食,日杀数千。贼有舂磨砦,为巨碓数百,生纳人于臼碎之,合骨而食。”为了更加效率地处理人肉,黄巢命令士兵准备了几百个巨大的钵,每天将数千名无辜者塞进钵中,然后将人肉捣碎,充作军粮。

这种骇人听闻的食人方式,实际上是后人杜撰出来的。虽说黄巢的“食人政策”颇为吸引人的眼球,但这是说不通的。

首先,我们从史料中能看到这样的事实,黄巢兵败以后起义军所剩的粮草堆积如山。既然有这么多粮食,黄巢何必要让士兵们吃老百姓充饥呢?要知道,人是古代最重要的生产力,黄巢有必要思考战后的生产工作,所以根本不会滥杀生产力。

即便黄巢有一万个理由要吃人,那么吃人的方式千千万,为什么非要制作几百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巨型装置,将人捣碎成肉酱呢?既费力又没那个必要。像黄巢这种发动暴乱的起义家,通常会遭到史学家的丑化,所以食人事件有可能是后人杜撰出来的,并不属实。

还是那句话,我国历史上发生过的食人事件,大多是因为缺乏粮食而导致的,小部分则是因为像石邃这种变态的特例引起的。毕竟,人都是向文明开化进步的,没人会想重新过上茹毛吮血的野蛮生活,就连黄巢这样的起义家也不例外。

说起来,根据近年的科学研究,同类相食会让食人者感染朊病毒,疯牛病就是个例子。人类文明发展至今,已基本不会出现同类相食这样的情况了。就算世界其他地区尚有食人族的存在,但毕竟这种情况仍属特例。但愿在未来人类无需为食物发愁,类似的历史不会重演。

参考资料:

【《墨子》、《晋书》、《北史》、《南史》、《资治通鉴》】

14 阅读:16093